崇明区:激发“一网统管”效能 办好服务群众实事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崇明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运用“一网统管”平台赋能基层治理,探索建立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长效服务机制,让城乡“大脑”更聪明、更智慧。
做强管理平台 夯实政务服务基础
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按照“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的要求,发挥好区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枢纽支撑、乡镇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处置实战的功能,促进“一网统管”架构完善、功能优化、应用拓展。协调联动赋能基层治理。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总平台基于“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的逻辑架构,全面升级建设事件协同、空间管理、安全管理、融合指挥、泛感知、城市体征、视频应用、12345热线分析等8大基础赋能中心,全面掌控城市运行生命体征和各类事件态势,建立与各部门、各乡镇的协调调度机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实现与市城运平台、乡镇城运平台的互联互通,完善物联感知发现、数据分析研判、人机协同处置的闭环全流程,提升智能化派单水平,保障城市有序、健康、稳定运行。数据共享提高反应速度。从群众需求出发,依靠城运体系实时数据打通,条块相互呼应配合,提升应急反应能力。比如,今年台风“烟花”“灿都”期间,区城运中心指挥调度外场各网格员重点聚焦井盖、大面积积水等问题,内场平台信息员优先受理防汛防台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案件。12345热线启动紧急事项处置机制,第一时间转至相关部门、单位办理,全程跟踪、及时反馈。值班人员利用5000余路视频资源,通过视频轮巡和重点点位抽检方式,对全区范围内相关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做好视频会商技术支撑,确保市、区、镇相关防汛精神和指令传达通畅。技术赋能深入服务群众。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动态开发应用场景,提供更有针对性、更优质高效的为民服务。比如,“12345热线智能感知系统”构建一人多诉、多人多诉、持续蒸发、重复来电、敏感诉求、突发热点等六类数据模型,立体精准把握各时段、各区域、各类型案件的变化趋势,形成信息报告,科学预警预判,落实闭环处置,快速有力服务社区居民。“瀛洲e管家”随手拍小程序,哪里有问题,用手机“一拍一传”,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做深党建引领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以崇明区党建“叶脉工程”为载体,将“一网统管”有效融入党建“微网格”管理中,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建立线上智能管理平台。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打造崇明区党建“叶脉工程”智慧管理平台,将党建“微网格”的“人、地、事、物、组织”等数据核心搬上了“一网统管”平台,形成电子“作战地图”,并与公安、水务、环保等信息系统全面对接,推动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实现一网归集、一口上下、一体运行,进一步放大网格治理的效应。建立线下联勤联动机制。依托崇明区立体式党群服务体系,推动区、乡镇、村居、网格党群服务阵地形成联动,提高网格内市容环境、社会治理等问题的全覆盖快速巡查、发现和前端处置的效率。同时,在微网格内探索运用视频智能分析系统,以党员和群众骨干为主体,通过管理团队、工作团队和志愿团队职责全岗、联勤联动,确保网格内快速解决问题。增添社区治理的温度。为了方便村民动态掌握党建“叶脉工程”提供的各类服务,利用“一网统管”手机终端,探索设置“我有话对组织说”“我有事找组织办”等百姓需求征求栏目,全天候听取意见建议,定期做好汇总分析,把准群众需求的脉搏,着力打造有温度的社区。
做好盛会保障 放大服务群众效应
第十届花卉博览会在崇明举办期间,崇明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党组积极谋划,聚焦“观管防”有机统一,保障花博会有序、稳定运行,有效提升广大游客群众的游园体验感。加强花博数字化赋能。在“1+8+X”智慧花博(总平台、智慧交通、智慧票务、智慧食安、智慧环卫、智慧安防、智慧气象、医疗防疫、应急指挥)框架体系基础上,打造“一网统管”服务保障花博平台。综合运用视频会商、单兵系统、无人机、对讲系统、电子监控、物联感知等信息技术分析研判和闭环处置,实现花博会情况的实时调阅、实时分析和实时指挥。开展群众诉求专项治理。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花博会 “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热线服务进花博”主题实践活动,针对花博会一般工单,如票务政策、交通政策等,建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原则上当天处置、当天答复、当天办结,一般案件处置784件。针对较为复杂、涉及多部门、不满意的群众诉求,建立清单式管理机制,通过召开协调会、现场查看等方式,督促部门及时妥善处理相关问题27件。助力社会面安全有序。为确保花博期间社会面的安全稳定,建立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发“消防安全”政务微信小程序,落实各乡镇网格力量重点对沿街店铺、居民小区、村民自建出租房、厂房仓库等场所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最大程度地将火灾隐患发现于萌芽状态。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