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手记 | 宝山这块中心城区的“大衣料子”,该如何精心“裁剪”,才能气度不凡?
在市委“南北转型”战略部署下,宝山区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国家战略,明确高水平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新定位,加快吴淞创新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本次调研中,面对吴淞创新城9平方公里区域的规划沙盘,区委书记陈杰深刻体会到,这块上海中心城区为数不多的“大衣料子”,只有充分思考、长远布局、精心“裁剪”,才能气度不凡。来看他的【书记手记】→
加快吴淞创新城建设
树立科创主阵地新标杆
宝山区委书记 陈杰
今年,我们区启动吴淞创新城国际方案征集,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规划理念,高起点打造城市副中心形象。为此,我们展开调研,深入思考入围方案的设计理念,系统谋划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规划,全面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力争将吴淞创新城打造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和城市更新的示范区、国际创新创意产业功能的集聚区。
强化复合功能
打造“热带雨林”的创新生态
吴淞创新城是上海北部城市副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彰显复合功能。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生命体,在打造吴淞创新城这个生命体时,要注重各类资源的融会贯通,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策源力。
在调研中,一方面,我们强调引进主体的多元性,既要引入大企业,又不能忽视小企业;既要吸引创新创业类企业,又不能忽略科技金融服务类企业。唯有多元的资源要素在吴淞创新城融合,形成“热带雨林”的生态条件,才能助力企业从“种子”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
近年来,我们注重扩大高校“朋友圈”,汇聚创新资源要素,11月24日,复旦大学8个重大创新项目入驻吴淞创新城,推动科创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另一方面,我们强调空间布局和功能的多元复合,形成科技、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规划未来城市建设时,除了体现硬实力,更要注重软实力,文化的浸润能让区域发展更有生命力、更有温度。
率先落子吴淞创新城的项目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它给老工业基地注入文化的元素,对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具有极大作用。
上大美院西侧广场效果图
注重人地互动
打造“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
吴淞工业区外部交通便利,调研数据显示,区域内汇聚了已建成的3号线、建设中的18号线和规划中的19号线共14个轨交站点,未来轨交站六百米覆盖率达到65%,已接近中心城区的水平。未来还将打造两座横跨蕰藻浜的大桥,助力吴淞地区交通品质的提升和区域整体环境面貌的改善。
交通规划既要注重外部交通衔接,又要满足老百姓15分钟生活圈的生活需求。在吴淞创新城的前期规划中,我们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回归尺度宜人的小街区,构建层次丰富、结构立体的慢行交通系统,实现公共交通和个人出行的有机协同。通过提高路网密度、提升交通复合功能,丰富吴淞创新城的“毛细血管”,增加小街区道路的可达性和可步行性,促进绿色交通、低碳环保。
交通规划看似是路和路、楼和楼之间的连接,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交流。人们交往的时候,如果不需要等很多红绿灯,不需要过很多马路,很容易就能见到对方,那么他们沟通的意愿会大幅度提升。
我们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彰显人文关怀,在节奏愈快的城市生活中提升慢行交通的品质,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人与人、人与地块的互动。
坚持生态先行
打造兼具“面子、里子”的海绵城市
环境优先,生态先行,对首发地块的开发和吴淞创新城整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政府批复同意的《吴淞创新城建设规划》,吴淞创新城生态绿地空间占比不小于25%。
调研中,我们规划打造560公顷的中央钢铁公园,强化吴淞创新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改造,强化中央钢铁公园保存历史文脉记忆的功能。中央公园北面是上大美院,通过活化利用以前的生产空间,改造建设文创基地,把更多的生活和休闲空间留给市民、留给学生。
中央钢铁公园效果图
宝山区地处长江下游区域,每年都可能会受到台风、雨季的影响。在城市未来发展当中,我们要把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走在前面,始终把海绵城市理念贯穿始终,形成系统效应。既不浪费资源,又要兼顾景观性,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打造绿色低碳转型样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现代宜居美丽城市。
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全市面积最大的成片转型地区,吴淞创新城是上海中心城区为数不多的“大衣料子”,只有充分思考、长远布局、精心“裁剪”,才能气度不凡。
我们现在完成了吴淞创新城国际方案征集,接下来要有往前看的意识,站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的长远角度来考虑吴淞创新城的打造,朝着建设“产业耦合、环境融合、功能复合、空间叠合、机制整合”的开放式、多功能、生态化、智慧型创新城区的目标奋勇迈进,为建设功能突出、要素活跃、人才汇聚、产业高端的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树立新的标杆!
(来源:上海宝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