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闭幕!真知灼见留下宝贵科学财富

2021年11月05日09:54 |
小字号

科技引领未来

历时3天,131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28位中国两院院士、132位国内外顶尖青年科学家参与,举办14个板块近100场会议及活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虽于昨日闭幕,但科学家们留下的真知灼见却会永远散发光芒。

在这场科学盛会上,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种不同见解,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为科学人才的培养、公众科学素养的教育、科学对社会的推动等带来了启迪。

培养顶尖科学家要从娃娃抓起

在论坛的第一天晚上,一场关于顶尖科学人才培养的讨论举行。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塞尔日?阿罗什与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迪迪埃?奎洛兹,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对培养下一代顶尖科学家的看法。

阿罗什认为,要培养未来的顶尖科学家,首要的就是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开拓他们对科学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可以对一个年幼的孩子解释,让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作用力,和让苹果落到地面的作用力是同一种力;向他们展示观察与构建解释性模型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阿罗什和奎洛兹都提出,应该适当照顾初入科研界的新人。奎洛兹尖锐地指出:“大多数人都在年轻的时候富有创造力。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给职业生涯即将终结的教授们付这么多的钱,却给前途光明、未来会有研究成果的人付这么少的钱。”

奎洛兹建议,重新审视现行的博士和博士后制度,让它以人为本、更有效率。

在论坛第二天的一场讨论中,另外一些科学家同样聚焦了年轻科学家群体。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盖姆通过个人故事的分享,呼吁资深科学家给予年轻的一代更多的鼓励和认可。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夫拉姆?赫什科同样从自身经历出发,强调想象力、严密思维和耐心对于科学家的重要性。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偶像”概念,通过科学偶像的培养,以电视和科普书籍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科普,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

更加包容的环境有助于年轻学者在与社会公众沟通中施展拳脚。2018年菲尔兹奖得主阿莱西奥?菲加利认为,目前科学领域依然以男性为中心,鼓励更多的女性科学家加入行业或许能够为整个大环境做出一些改变。

公众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

在去年因疫情暂停的线下莫比乌斯论坛,今年得以重现盛况。现场,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与其他顶科协会的科学家,以及两名中科院院士和10名青年科学家一起就不同的科学话题展开讨论。

其中,对公众的科学教育成为一个热议话题。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很多重大的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新冠疫情和其他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各国一起解决。解决这些问题,过去只需要知识就够了,现在需要根据科学来做决策。而一个国家必须有大多数的人口来支持这个决策,我们的科学才可以进行正确的决策。”

他提醒大家,很多的人已经不再看期刊或者是报纸了,他们获得信息或者是获得错误的信息,往往是来自社交媒体的。所以需要找到新的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大众,让大家提高科学素养。那可以如何去做呢?他认为可以从简单的,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科学开始。

罗杰.科恩伯格指出,在对公众进行科学教育时遇到的问题或者挑战之一,是科学本身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如果人们不了解科学语言,怎么去把这个事给说清楚呢?哪怕是最简单的科学道理,如果对方不理解这个语言你也沟通不了。所以如果说一开始,尤其是能够教会青少年科学的理念,帮助他们理解,可能在他们成年以后一切都会不同。”

他打了个比方:“孩子放到外语环境里面,三个月就可以学的很好,如果过了青春期就没有办法像小孩子一样学习语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习,我认为科学也是一种语言,为什么不教小孩子科学语言呢,教他数学的逻辑和思考,比如说分子的语言、原子的语言、化学动力学的语言、快速的变化和慢速的化学反应、地质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值得教。”

所以,他认为,必须要关注儿童的教育。“我们希望当儿童成人了以后,他们具有科学素养,至少年轻一代的科学家会受益于更加有科学素养的公众。”

以开放科学推动可持续发展

全球可持续发展正面临诸多的科学问题与社会挑战。开放科学的兴起正在改变科学实践,推动知识创新,增进跨界合作。作为科研创新的策源地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大学在推动开放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并如何利用开放科学来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针对这些问题,世界顶尖科学家大学校长论坛进行了热烈讨论。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表示,面对全球挑战,大学应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部分重点领域的数据开放获取,制定公开、透明、平等、包容的规则,充分尊重国别与学科的差异性,促进信息、数据和科学成果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

香港大学前校长徐立之强调了共享与信任在开放科学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全人类的利益,我们应该分享和提供我们所知道的,以帮助加速新的科学发现,这些科学发现也将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解决方案。”

针对“以开放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校长亚瑟?科恩指出,大学间知识共享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他介绍,希伯来大学设立了可持续发展中心,通过多学科、跨学科的教育科研,引领地方、国家和全球活动,不断提高知识产出与共享。

2017年图灵奖得主约翰?轩尼诗指出,大学在开放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必须扮演重要角色,推动跨学科合作以及与政界、国际组织、商界等的跨界协作,加快政策制定和技术转化。他表示解决全球重大问题,需要中、美以及世界各国更加紧密的合作。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秘书长王侯在总结发言时表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每年汇聚顶尖科学家、青年学者以及相关各界领袖交流互鉴,共探重大问题解决方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开放教育模式的全新尝试。

(来源:浦东发布)

(责编:陈晨、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