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人口专家:新一代人口生产力提高将对冲人口老龄化
人民网上海9月30日电 (葛俊俊)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国人口受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可以抵消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将教育纳入人口预测是否靠谱?带着疑问,记者联系到了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副教授及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人口与公平社会项目研究员Guillaume Marois。
“如果只从年龄结构来看未来人口趋势,人口老龄化的确是个问题。但从另一方面看,受教育程度的大幅提高,将极大地改变未来劳动者的构成。”Guillaume Marois指出,将教育纳入人口预测,会对未来的一些人口挑战,例如人口老龄化等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近年来,中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据第七次中国国内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水平。该数字一经发布,引发网友热议。更有人断言,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可能会制约中国经济和未来的发展。
今年8月20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正式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人口老龄化的担忧实际上都来源于对过时的人口年龄结构效应的简单假设。”Guillaume Marois解释到,通常情况下,人口学家会用人口抚养比指标来衡量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抚养比,指的是儿童(15岁以下)和老龄人口(65岁及以上)数与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背后逻辑是指儿童和退休人口通常被认为需要依赖劳动年龄人口抚养。如果劳动力参与率保持不变,那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有越来越多老龄人口需要依赖年轻劳动年龄人口抚养。然而,这种假设并没有考虑到劳动力参与率是变化的以及每个劳动者的生产力并不完全相同。
Guillaume Marois和同事用 IIASA开发的一种新方法分析了人口和经济的潜在发展,这一方法除了考虑人口的年龄和性别外,还考虑了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如劳动力参与和教育水平。通过对人口结构的多维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可观。特别要指出的是,这是因为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更有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
在这项研究中,文章合作者、香港科技大学老龄化科学中心主任Stuart Gietel-Basten说:“我们发现,随着新一代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超过退休人口,新一代的生产力也会大幅上升,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口会逐渐代替受教育不足的老年人口,而这可能可以抵消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虽然劳动力总数将在2025年之前开始下降,但因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比退休的老年人受教育程度高得多,所以受良好教育的劳动人口会越来越多,他们具有较高生产力,这意味着中国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一定会制约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可能可以给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思路,但前提是中国教育水平提高的趋势要继续保持。
维特根斯坦中心创始主任、IIASA 人口学专家Wolfgang Lutz说:“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人口老龄化的负面经济影响并非不可避免。除了实施提高生育率举措外,确保当代和后代接受良好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关键。”
作为人口学领域研究人员,Guillaume Marois表示,在清楚地看到中国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举措确保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能够转化为更高的劳动参与率,进而提高生产力。这需要确保当前的教育体制,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技能的民众;经济和社会有序发展,确保发挥民众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潜力;增加总体投入,提高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质量和普及度,尤其是在农村以及城乡地区,这也是确保每一个儿童能够接受教育的关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