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长宁新造好的这块“大屏幕”竟然接入1万多个摄像头,到底能派啥用场?

2021年09月23日10:18 |
小字号

长宁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近日正式对外发布,这块大屏幕接入了长宁1万多个摄像头,可以有效管理492名市容协管员,市容环境管理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反映,进行分析,协调处理,真正实现“一屏观全域,智慧管全区”。

今年年初,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项目之一,长宁区市容环境“一网通管”被提上日程。想要实现“一屏观全域,智慧管全区”,最重要的是将涉及市容环境的人和案件有效管理起来。

首先要做的就是管好人。长宁共有492名市容协管员,他们分布在10个街镇,又因为工作职能不同,分别属于街镇管理办、城运中心等不同部门管理,这些辅助人员日常的工作就是及时发现、处置市容环境问题,所以管理调度好这些辅助力量对于路面问题的发现至关重要。

以往这些工作人员的管理费时费力,遇到案件处理,人员调度也不够灵活。因此,在开发市容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时,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在辅助力量模块投入了较大精力。

通过打通各部门之间的壁垒,信息系统中接入了城运地图和GPS定位功能,这样通过大屏幕,市容协管员每日的打卡考勤、实时定位、现场连线,工作运动轨迹都一目了然,这样,市容协管人员就能被有效地管理起来。

9月初,长宁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试用,辅助力量模块的优势很快在日常工作中得以体现。

在程家桥路,两位市容协管员巡查时发现,一家店铺门口有堆物,还停放了一辆电动车,随即通过手机端的系统进行上报。很快,后台管理人员得知情况,由于堆物不多,令两位协管员与商家沟通,协助将堆物搬进室内。

仙霞西路的市容协管员发现,一处共享单车停放点停放了太多单车,数量超标,影响行人通行,需要进行处理,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协管员通过系统请求支援。后台管理员迅即点击系统中的“语音通话”功能,与该名协管员取得联系,询问停放单车的大概数量以及所需的支援力量,掌握初步情况后,立即通过系统调动周边协管员及相关力量赶来共同处理。

将问题处理完毕后,协管员可反馈处理后的结果,还可以上传照片,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形成“有始有终”的闭环管理。通过辅助力量模块的有效应用,协管人员的调动更灵活了。

随着一个个案件被处理,信息系统积累的案件也会越来越多,系统还会自动采集市、区、街镇三级市容环境案件信息,形成案件处理数据库,以此形成案件统计模块。这些案件经过统计分析后,会生成热力图模型。在大屏幕上,点击热力图,可以知晓哪些路段是市容环境问题的高发区域,哪些问题总是反复出现,数据积累足够多以后,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就可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做出相应对策,从而为建设公众满意度更高的城区摸索有效路径。

辅助力量模块管好了人,案件统计模块管好了事,在大屏幕中,“城区之眼”模块的力量也不容小觑。这里可以调取长宁全区1万多个摄像头,实时查看某个特定区域的市容环境状况,以便调动力量快速处置问题。比如,在即将启动的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期间,长宁区绿化市容局提前在活动区域周围进行巡查,并在系统里对重点区域进行定位,活动举办期间,工作人员会通过摄像头,加强重点区域巡查,协助市容协管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除了以上模块,信息系统的“市容满意度测评”模块也很重要。这里收录了5年来长宁市容环境公众满意度测评结果,并且清晰地展现道路环境、公厕管理等13大类指标的满意度得分,可通过横向时间轴、纵向变化对比数据,为管理措施决策提供参考。

中心城区,人多车多,路面情况复杂多变,想要保持整洁的市容环境并不容易。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谢艳平表示,“长宁区绿化市容局期望运用这个智能大屏幕,通过一个个市容环境治理的应用场景,推进现代科技与市容治理的深度融合,通过准确地提取、辨别市民‘急难愁盼’的市容环境需求,不断为行业精细化管理提供‘新武器’、注入新动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懈努力。”(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