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感乡情之召唤 筑乡村之振兴

2021年09月09日11:11 |
小字号

近日,中组部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沃土厚植万木兴,匠心耕作百才聚。”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学习会议精神,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育”字当头,厚植乡村“振兴根”。村景因人而变,乡村因人而兴。乡土人才的培育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根基。时代楷模王传喜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带领代村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从落后村到先进村,一个人改变了一个村。因此,要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崭露头角,走向台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最大限地释放乡村本土“发展动力源”,书写乡村振兴的美丽华章;要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从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发挥“主心骨”作用,深化农村改革、壮大农村经济、推动乡村建设;要严把驻村人选的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让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者扎根农村、奉献基层。

“产”字强基,盘活乡村“振兴源”。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推进乡村的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能够有效盘活乡村振兴源头。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借助红薯种植基础好、规模大的资源优势,前端研究育种育苗,后端紧接深加工生产,使当地红薯卖得出去且卖得出好价钱。因此,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认真研究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交通设施等发展要素,找对发展路径,因势利导,找出科学的产业发展方向;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专业化、组织化水平,推动乡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迈进,实现高品质的特色农业产业;要不断拓展、优化、完善相关政策举措,注重全面性和综合性,充分发挥乡村特色优势,提高帮扶实效。

“文”字托底,熔铸乡村“振兴魂”。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过,泥土是乡人的生命。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上世纪80年代,一群反映丽水特有山水画家的到来,让丽水“古堰画乡”因画而生、因画而名。2014年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越来越多的画家慕名而来,当地抓住契机升级建设,用软实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因此,要将农村宝贵的文化财富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熔铸起牢固的乡村振兴精神之魂;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内涵,传承发展仁爱孝悌、克勤克俭、敦亲睦邻、笃实诚信、守望相助、谦和好礼的人文精神,建设好乡村的精神家园;要建立系统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激发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全社会参与热情,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农,天下之大业也。”农村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放眼未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一个个时间坐标标注着乡村振兴的远大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农村这篇充满希望的田野必将上演更多奇迹与辉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景象。

(来源:嘉定区马陆镇 黄柳)

(责编:沐一帆、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