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焕然一新!这家社区商业中心改造提升后“圈粉”无数!

2021年08月16日11:01 |
小字号

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各种各样的社区公共空间出现,它们的外观形制不一而足,从内容看,却有这样一条共识:关注百姓的市井生活,尽可能保留“小修小补”等便民服务。

在杨浦,市光一村小区内的勤海社区商业中心,就是“柴米油盐”“诗与远方”并行不悖的社区商业典范,让我们一起近距离了解一下吧~

社区工坊让王师傅重新“上岗”

葱油饼在铁板上滋滋作响,大块爆鱼酥脆金黄,还有香酥鸡排、鸡蛋灌饼……街边一间挨着一间的门面房就像是“社区厨房”,一道道舌尖美味丰富了附近居民的餐桌;菜鸟驿站、生鲜超市,丰富的业态也极大满足着附近居民的生活需求。这就是勤海社区商业中心。

双手翻飞,神情专注,眼前的机芯咔哒咔哒规律地发出声响。王师傅先是抿嘴一笑,接着发现手中修理的物件还是“不对劲”后,忙又仔细收拾起来。旁边,一盏翠绿色的台灯伴随了王师傅二十多年。

王师傅今年54岁,20多年风里来雨里去,在附近做着配钥匙、修手表的小生意。用邻居们的话说,“老王好手艺,小物件修一修,零件坏了换一换,谁家想买台新钟表怕是都没机会。”大家在市光新村片区生活了二十多年,早就成了熟悉的亲人。有事没事都爱在王师傅的铺子上转悠一圈。

以前,王师傅的小摊就摆在老菜场——勤海菜市场的旁边,两年前老菜场改造,周边一些散户经营者都各自找起了新摊头,为此,王师傅还一度担心自己要“失业”了。没想到社区商业中心一开业,自己就受到邀请,和隔壁裁缝铺的师傅一起,进驻了里面的“社区工坊”,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台。

作为公益项目进驻商场,王师傅的维修价格也算实惠。有年纪大的老人不方便过来,他还会上门服务,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十几单活,收入也能过百。

如今,王师傅每天7点多来上班,晚上5点多下班回家,他告诉记者:“现在真是稳定太多了,大家依旧来捧场,每个月的摊位费不要钱,只有300块左右的水、电之类的杂费,我心满意足了。”

多重业态,邻里互动更便捷

勤海社区商业中心前身是运营了数十载的勤海菜市场。一轮微更新后,千余平方米的空间重新分割。

社区商业要“圈粉”,就要让生活于此的人们感到舒适、惬意,由此愿逛、爱逛。改造之初,勤海项目设计总监许异带着社区老照片反复在居民区里辗转、逗留,就是为了挖掘出本土居民喜爱的元素。“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地区的过去、现在,才能设计出本地居民更钟意的空间。”便民业态“社区工坊”就是在居民需求调研基础上而定的。

相较于传统菜场,勤海社区商业中心包含了生鲜超市、餐饮和“邻里会客厅”等不同的功能业态。这里的服务人群以市光新村片的居民为主,商业中心的西面是市光新村第一小学,南面是杨浦区慈心敬老院、市光一村幼稚园等,周边社区生活氛围浓郁。以前配套服务设施陈旧的窘境如今迎刃而解。

受疫情影响,中心里面的商户偶有更新。空闲出来的屋子,运营部门就会挑选合适的空间,给附近居民用做跳操、排舞的场地。

共享厨房里水、电、微波炉等一应俱全,睦邻氛围十分浓厚。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里非常的小巧,比起大商场,我们老年人更喜欢这里。不用远走,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我们邻里之间有什么事儿,在这里碰碰头,商量商量蛮好的呀。”

记者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商业中心内部打造了一条 “中心街区”,供大家日常休闲。两端一面是生鲜超市,一面是“大食堂”。前一段时间原商户搬离,大食堂也关闭了一阵子。就在本月底,新的经营商户就要进场装修,届时大食堂也会重新热闹起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老菜场升级改造后,变成附近的网红打卡地。不得不让人感慨,时光渐老,生活常新。

(来源:上海杨浦)

(责编:沐一帆、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