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拒绝躺平!青年科学家和上海一拍即合

 黄晓慧

2021年06月08日14:49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这几天,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或浦江创新论坛主会场,有股蓬勃的青春力量扑面而来。十几位杰出青年科学家的照片被蓝色聚光灯照亮,醒目而提神。他们在会场、展馆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发出真实、迫切和最直接的声音。大江东发现,这是面对内卷、拒绝躺平,面对困惑、敞开心扉,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勇于揭榜挂帅的一群人。

“青年,历来是浦江创新论坛关注重点。”浦江创新论坛主席、中科院院士徐冠华引出2021浦江创新论坛最热话题之一——青年科学家的生存状态。

5月31日开场的浦江创新论坛,仿佛延续了全国两院院士大会的余绪。这个高规格科技论坛走到第14个年头,青春朝气,不遗余力,把年轻科技工作者推上竞技前台。无论是办了四届的科技创新青年峰会,还是今年首次尝试的院士与青年科学家对话会,都围绕年轻科研人员的关切,让他们有活力、有创造性的见解,交流碰撞、擦出火花。

减负松绑,让青年科学家专心致志做科研

6月3日上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和两位年过八旬的院士徐匡迪、徐冠华,领衔院士“天团”,与一众80后、90后年轻科学家面对面,倾听他们成长的烦恼——

“有的项目组几百万元的国家下拨经费,可在经费管理、审计验收等方面效率过低,影响企业参与国家项目的积极性”。

“大科学装置与其他科研不同,是科研和工程的结合。我们既做科学家、工程师,又兼项目经理,目前还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我们的科研产出”。

……

30位青年科学家代表,分别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最年轻的29岁。有的正在攻克相关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有的在冷门学科开拓创新,立志要把冷板凳坐热。他们畅所欲言,开诚布公。

面对他们的困惑,80岁的徐冠华院士颇有感触:“你们很幸福,也很迷茫。一年不知要填多少表,申请这个评比那个,消磨了大量时间。今天科技部、高校领导在这里,能不能下个决心,想想办法,让年轻人省出精力多做一点科学事业。”

85岁的徐匡迪院士直言不讳:“我担任上海市市长时就反复强调,尖端科学人才不要都做系主任、校长。对人才的运用要考虑使用效益,让他们集中精力把科研做好。”

他认为,一线的年轻科技工作者也要客观面对各种评价。“当年,爱因斯坦得了诺奖,还有几个著名物理学家和他辩论,不同意相对论。直到有了航天以后,一些观念才改过来。现在,国家发展这么快,需求这么迫切,希望大家集中所有注意力,安下心来做好科研”。

王志刚则一一回应年轻科学家的提问。他勉励他们以积极心态不负时代使命,研究"四个面向"的真问题、大问题。

“科技体制改革正不断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深化改革也将继续推进。”他透露,科技部正联合相关部委梳理名目繁多的考评项目,要真正减下来。“科技创新靠年轻人,我们要在法律政策、服务支持等多方面创新,让中国科研工作者更温馨、更方便”。

6月3日,2021浦江创新论坛举办青年科学家座谈会。

不论“土鳖”还是“海龟”,鼓励青年人揭榜挂帅

“我是土博士,毕业时也有海外研究机会,我还是选择留在上海。我可以用项目和成绩证明,和海归相比,没有发展的差别。”在科技创新青年峰会对话环节,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田野的一席话,引起在场年轻科研人员的共鸣。

田野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专业,兴趣驱使他“追光”。到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超强激光——一个相对狭窄而且枯燥的领域。他对光的热爱和坚持,终是迎来了国家在上海部署发展大科学的“曙光”。近10年里,大批国之重器、大科学装置落户上海。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的建设,为田野们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科研高地。他们可以模拟极端的研究条件,比如宇宙环境,去探索只有仰望星空时才能遐想的科学问题。一些新技术、新装置,还可以用于肿瘤治疗。

“国家、上海市、中科院,都在鼓励青年人揭榜挂帅,不唯学历,不论出身,只要有能力,只要敢接任务,就可以独立攻克科学难题,这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平台。”田野道。

29岁的西湖大学博士后白蕊在青年科学家座谈会上分享了成长经历。6年前,她师从施一公攻读博士,接手新课题,颇为忐忑,没有信心向结构性生物学领域的世界级难题发起挑战。

“施教授说,我们清华人要做就做世界级难题,我被深深震撼,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她潜心研究利用结构生物学手段,探究RNA剪接的分子机理,博士期间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8篇,引用次数600余次,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

“上世纪80年代,我大学毕业不久就被推荐担任一个90多万元经费的课题组组长,组里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都是1960年以前的大学生。副总工程师还是前苏联留学生,他说,让王志刚当组长,出了问题我们担责任。”王志刚认为,为年轻科研人员壮胆、撑腰,宽松的科研环境能够激发其创造力。

“科技部、自然基金委都有专门的青年项目,这还不够,还要加大支持力度。”王志刚表示。

青年科学家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上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及创业经历。

“理想之城”,青年科学家最爱哪座城

说到创新,有人戏谑,比起活力四射的后起之秀,上海更像一位优雅的中老年人。甚至有人认为,上海经济结构转向以金融、贸易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在硬科技产业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方面,已经被一些城市超越。优雅的上海,还能吸引年轻人,尤其是从事高尖端科研人员么?

浦江创新论坛发布的《2021“理想之城”——全球青年科学家调查》,给出肯定回答。

这份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开展的调查报告披露,上千名全球一线青年科学家的评价是——在20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中,上海对全球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排名第四,居中国城市之首,充分体现上海的科技创新开放窗口和网络枢纽地位。特别是对全球3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上海位居所有20座城市之首。

受调查青年科学家根据自身体验,提名了最能体现所在城市特征的关键词。上海的科技、创业两大概念最为凸显。多元化、国际化、创新和机遇等城市特色,也在上海获得鲜明体现。

上海是青年科学家心目中的多元发展之地、科技创业之都,是他们留下来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城”。

另一份调查报告《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20》也给以佐证。“在科创板效应和营商环境改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创投行业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上海企业募资金额位列第一,2020年上海企业A股IPO募资金额以1197亿元位列第一,中芯国际在科创板上市募集金额超过532亿,成为2020年A股最大IPO项目。”

“目前,上海聚集了全国50%以上的5G人才,4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人才,30%以上的人工智能人才,20%以上的创新药人才,越来越成为青年才俊点燃梦想、收获成功的创新热土。” 上海市委副书记于绍良说。

“这些年,一直在讨论大数据怎样为我们服务。但别忘了,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你有再多数据、再强算力、再好算法,没有人才也没用。”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以复旦未雨绸缪于5年前成立国内第一个大数据学院为例,阐明人才培养、人才储备要与科研创新同步推进的观点。

“我们研究院每年吸引100多名优秀本科生、研究生,累计培养六、七百人。”他很自豪。

于绍良表示,上海将倾力打造创建连接全球创新的一流平台、完善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营造宜居宜业宜创的良好生态,助力科技创新人才更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获得创新资源,找到合作伙伴,让科技人才在上海生活无忧,创业无忧。

2021浦江创新论坛主会场,以“青年力量”为主题的照片墙,展示十几位青年科学家的照片及他们的科研成就。

(图片均为主办方提供)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