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凉路街道53、54街坊旧改征收居民房屋价格评估正式拉开帷幕。为帮助居民协调处理好家长里短,平凉路街道司法所“老韦调解工作室”也在两天后进驻旧改基地。
当居民遇到各种难题矛盾时,
就是这支“老娘舅”团队出马的时刻,
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根据前期排摸,所涉基地因各种原因需要变更房屋承租人,或者存在各种矛盾需要调解的家庭就有近60户。征收时间紧、任务重,来自“老韦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们加班加点、马不停蹄,三天就约谈了近50户居民家庭。与此同时,联手律师和经办人,耐心听取每位调解对象陈述要求,进行相关政策解释,指导相关家庭成员早日达成共识,把属于家庭的“大蛋糕”开心捧回家。
记者了解到,“老韦调解工作室”由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标兵、优秀人民调解员韦登义生前创立,共聘用专职人民调解员5名,均具有丰富的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经验。2012年挂牌进驻平凉路街道司法所后,原本矛盾频发的旧改基地里总能看到一家人从激烈争吵转变为冷静协商,再到当场达成协议的场景。
为把人民调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街道司法所在辖区的17个社区设立了17个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政府与居民之间,传递各类法律文件精神,调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区和谐快速发展,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调解委员会不仅肩负着调解民间纠纷的任务,而且还肩负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人袁英介绍,在矛盾调解中,如果当事人知法明理,矛盾很容易解决,如果当事人胡搅蛮缠、拿着明白装糊涂,矛盾就很难解决。
为打好矛盾调解的基础,调解委员会一边抓好社区居民的普法学习,利用集中培训、板报、标语、网络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邀请法律顾问现身说法,为社区不同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讲解典型案例,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做到“月月有内容,时时有教育”。同时,抓好调解人员培训,让他们首先成为法律“明白人”。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有关调解知识和理论,积极交流各自在矛盾调解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调解人员熟知政策、掌握技巧。
平凉路街道司法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司法所将继续积极搭建平台,整合人民调解员、律师、社区法官、法治专员等专业力量扩充到调解队伍中,在旧改征收工作中跨前一步、主动作为,做到有矛盾化解矛盾,有隐患消除隐患,为街道旧改工作合法有序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