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2700亿!上海,开局就是决战 起跑就是冲刺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谢卫群 沈文敏

2021年01月05日09:09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1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十四五”开局首场活动很有分量:上海展览中心主会场和7个区分会场同步举行,全市6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过2700亿元。

上午9点不到,开工现场便热闹起来。约9点20分,沪东中华长兴基地项目、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项目、中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杨高路改建工程项目、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拓展项目一一报告准备完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一声令下:“开工!”

顿时,大屏幕上64个项目工地机器轰鸣,场面震憾!应和了上海关于“起跑就是冲刺”“开局便是决战”的誓言。

一声令下,64个项目同时开工。谢卫群摄

推进重点产业率先起步成势,重大产业和科创项目达52个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仔细察看这64个项目,耐人寻味。

规模大、能级高、潜力足、预期好——上海着力贯彻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推进重点产业率先起步、主动起跑,有利于“十四五”期间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效应和战略支撑作用。

开工项目中,既有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的前瞻性项目,也有着力建设“五个中心”的科创、金融、贸易等领域的产业链高端项目。

其中,重大产业和科创项目52个,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在线新经济、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和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基础设施、租赁住房等重大项目12个,涉及杨高路改建工程、海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等重要民生工程。

上海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先锋队”,加快推动创新型产业从“跟跑”向“并跑”“领跑”发展。高质量项目是其核心驱动力。

集成电路,围绕高端芯片、关键器件、先进和特色制造工艺、核心装备和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去年以来,积塔半导体项目建成投产,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顺利组建,电子化学品专区规划建设和运营。

生物医药,聚焦创新药物及高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关键环节、产业服务新模式等重点领域,着力构建“1+5+X”市级特色产业空间布局,汇聚国内外生物医药优质资源要素,提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全球市场竞争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上药集团在浦东投资75亿元,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孵化服务及产业化平台,打造创新孵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抗体产业化平台。

人工智能,上海围绕基础理论、算法、算力、数据、应用技术,加快攻关突破,在制造、医疗、教育、交通、城市管理、工业制造等领域,加强场景应用,微软、商汤、依图、明略、达闼、平头哥等一批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华为生态创新中心、壁仞科技、百度飞桨等3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

作为上海改革开放龙头,浦东新区集中启动15个项目,总投资848亿元,占全市1/3。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表示,浦东将发挥主导产业带动、有效投资拉动的重要作用,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拿出大作为、促进大发展、展现新气象。

在临港新片区,一批集成电路企业开工建设。这是部分企业建成后的示意图。(临港新片区提供)

点亮在线新经济,为特色产业打造“新空间”“新舞台”

重大工程集中开工仪式很短,约20分钟,但有个环节印象深刻。

上海市市长龚正为两个园区揭牌:“长阳秀带”和“张江在线”生态园。这个动向值得关注——标志着上海正式启动建设以“在线新经济”为特色的世界级创新地标,向数字经济奋力转型。

“十三五”以来,上海持续深化“四个论英雄”,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累计实施5153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园区单位土地产值从67.4亿元提高到75亿元/平方公里。

去年3月31日,上海对外推出26个特色产业园区面向全球集中招商,总面积近110平方公里,规划产业用地超过60平方公里,其中可供产业用地增量空间超过25平方公里,可租售物业面积超过1400万平方米。一年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提速,确保“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截至去年四季度,26家特色园区意向签约项目635个、投资额超过1940亿元;当年落地项目超过60个、投资额超过990亿元。

数字新经济蓬勃发展,上海拿出更多发展资源和空间,打造产业发展新载体,为领军企业提供广阔舞台。

据了解,“长阳秀带”和“张江在线”两大生态园总规划面积超过1100公顷,今后3年有望形成超150万平方米新产业载体,引进15万产业从业人员,新增产业营收2000亿元,全力打造数字新经济的产业首选地、人才蓄水池、业态创新炉、集成应用场、制度先行区。目前,美团点评、字节跳动、哔哩哔哩、盛趣游戏、阅文集团等一批企业已计划入驻。

“长阳秀带”在杨浦滨江沿岸,有杨浦知识创意与互联网文化跨界融合加持,以文创资源为引领,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预计总用地面积746公顷,总建筑面积达796万平方米。“张江在线”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依托国家科技创新策源地,以硬核科技为底色,孵化新技术、新产品,规划总用地面积410公顷,总建筑面积560万平方米,先期开发9.6公顷。

张江在线”和“长阳秀带”揭牌亮相。谢卫群摄

借力加快推进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东风,上海市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行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补短板、拉长板,促投资、拉消费,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形成新经济发展动能。

2020年4月,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在线新经济快速发展并激发巨大活力。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667.1亿元,增长13%,居各行业之首,成为稳增长“新引擎”。拼多多、哔哩哔哩、叮咚买菜等领军企业加速成长,在部分细分领域全国领先,占据全国第三方支付60%市场份额、全国网络文学90%市场份额、全国网络游戏30%市场份额、全国本地生活服务70%市场份额。

上海正充分挖掘潜力,把存量变流量,促存量转增量,打造产业定位鲜明、空间布局紧凑的千亿级特色产业集聚区,成为经济新动力的承载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实现从“平方”变“立方”华丽转变。

打造投资促进“强磁场”,让企业近悦远来

当天开工项目,央企、民营、外企三分天下。产业类项目几乎都是外企,彰显了外资持续看好中国、深耕中国、投资上海的信心。

开放包容是上海最可贵的城市品格。上海着力构建覆盖全所有制、全规模的企业服务体系,为各类企业提供宝贵发展空间,坚持做制度创新“高地”,不做优惠政策“洼地”,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汇聚全球优质资源,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功能高地。

2020年初,上海发布营商环境3.0版改革方案,对企业关注度高、反映集中的事项系统施策,加大改革力度。2020年4月,《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经市人大审议通过施行,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部综合性、基础性法规。一系列改革,正形成吸引企业、汇聚人才的强劲“磁吸效应”。

加强统筹协调和精准服务,上海通过政策谋划“超前一公里”、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疫情期间,招商项目签约由“见面签”变为“线上签”,由“面对面”变为“屏对屏”,做到投资促进工作速度不慢、热度不降、力度不减,确保项目及时落地、及时开工、加快建设,坚定了企业在沪投资发展信心。在户籍、住房等方面,解决重点项目落地后顾之忧,带货主播李佳琦等成功落户。

项目的高效率落地推进,得益于跨前服务,以及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围绕政策服务、诉求处理,上海面向全规模、全所有制、全生命周期各类企业,提供全覆盖、精准性、兜底式服务。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说:“上海高效、专业、周到的政务服务让美的印象深刻,深信投资上海是我们立足国内、走向全球的正确选择。”

本次重大项目集中启动,是上海全力以赴抓招商、引项目、促投资而结下的累累硕果——立足国家战略和自身优势,瞄准重大产业需求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紧盯大项目、好项目,加强统筹协调,持续推进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落地。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长龚正等领导与企业家们亲切交流。陈正宝摄

政府企业合拍共鸣,展现项目建设“上海速度”

细察上海市“十四五”开局启动的首批重大项目,难能可贵的是,其中约三分之二是在2020年3月31日重大产业集中签约活动上签约,短短几个月后便开工,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开工的“上海速度”。

上海制造业投资已连续12个季度33个月两位数增长,这是一批重大项目持续高强度投入、高效率推进的结果。

上海市有关部门紧密对接项目需求,强化预审批、压程序、减环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优化本市重大建设项目、重点产业项目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从规划、土地、施工证许可、竣工验收、装配式建筑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简化审批措施,疏通堵点、激活全盘。

2020年以来,上海遴选两批产业能级高、产业链带动性强的百亿级项目19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按特斯拉项目模式推进。各部门围绕“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协调推进、竣工投产”等全流程,形成全生命周期推进体系,协同推进,让“特斯拉经验”从“特事特办”变为常态服务,让“特斯拉速度”在更多项目上得到体现。

开工只是起点。上海正一手抓项目开工,一手抓项目竣工,全力保障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通过建立重大“两个一批”工作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全年共推进确保新开工项目213个,确保竣工验收项目167个,全部按计划如期推进。

(责编:陈晨、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