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在沪交付

【查看原图】
全球首艘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在沪交付。沪东中华供图
全球首艘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在沪交付。沪东中华供图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2020年09月22日17:49

人民网上海9月22日电(葛俊俊) 9月22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作为联合卖方为世界著名航运公司——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世界首艘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达飞雅克·萨德”号,在上海长兴岛造船基地命名交付。

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长399.9米,型宽61.3米,货舱深度33.5米,甲板面积达到23978平方米,相当于3. 5个标准足球场,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还要长60多米。该船一次能装下23000只标准集装箱,可承载22万吨货物。

为了满足巨大的装箱量,沪东中华研发制造了当今集装箱船领域最先进的绑扎桥,型式多达21种。最大堆箱层数高达24层,相当于22楼的高度,堪称海上“巨无霸”。该船集一人桥楼、无人机舱、抗横倾自动平衡、全船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自动检测报警等一系列智能化、安保化自动控制系统于一身,可抗10级风力,26名船员即可轻松驾驭。按照当前世界先进设计标准,航行中可抗10级风力。

为减少环境污染、避免生态破坏,该船采用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最大功率的双燃料动力W12X92DF型主机,既能使用燃气又兼顾燃油,无论远海航行还是近海航道航行,均可依靠天然气来提供动力。为满足双燃料动力,该船特别安装了18600立方米的MARK Ⅲ型薄膜式燃料舱,用以装载LNG,为船舶提供 “绿色动力”。

据介绍,航行中,安全可靠的燃气供给系统全面工作,将液态天然气(LNG)输出、气化、调压,提供给主机和发电机燃烧获得充沛动能。18600立方米LNG转化为动力,可确保23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航行20000多海里,轻松覆盖一次欧洲到远东的往返航程,接近于沿赤道绕行地球一圈。在超大型集装箱船上使用LNG为主燃料的双燃料动力系统,在全球是首创,其最大优势是能满足全球最严格排放标准,与传统燃油集装箱船相比,可减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排放,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017年9月19日,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轮船签署9艘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达飞雅克·萨德”号是该项目首制船,还有8艘姊妹船分别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和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法国达飞集团将该船视为“旗舰”,并以集团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称赞该船优质交付开创了国际造船新纪元,是中法双方友谊长存、合作共进的生动展现。

作为船舶行业唯一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国内唯一的大型LNG海上储运装备制造商,沪东中华造船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良表示,今天是一个载入造船史册的日子。这艘船舶自签订合同以来,一直吸引着国际航运界、造船界关注的目光,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代表了目前造船业的最高水准和发展趋势。它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我们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 “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分享到:
(责编:葛俊俊、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