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當AI遇上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最新特展與公眾見面

2024年11月05日17:43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上海博物館最新特展的視覺總監並非人類

AI遇上博物館,會帶來什麼改變

層層疊疊的絲綢帷幔從展廳中央垂下,倒映在湖泊般的鏡面上﹔展櫃裡以白瓷雕刻而成的各種花卉,與色彩繽紛的珠寶相得益彰……這些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江南風物和展品特色的展陳設計,竟然是由AI設計完成的。

昨天上午,即將在上海博物館東館第一特展廳與公眾見面的“滿庭芳菲:卡地亞的藝術魔力”展揭開神秘面紗,展出卡地亞典藏珠寶、鐘表、檔案等298件珍品及34件與之對話的中國文物,共計332件展品。展覽由藝術家蔡國強與團隊開發的AI模型cAITM擔任展覽場景與視覺總監。

當AI走進博物館這樣保存人類歷史文明的殿堂,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跨越物種的合作

走進上博東館第一特展廳,觀眾的目光立即會被展廳中央頂上垂下的絲綢帷幔所吸引。層層疊疊的帷幔相互掩映,如同中國水墨山水中濃淡不一的山巒。這一裝置正下方的鏡面如寧靜的湖泊倒映出上方的帷幔,虛實相依。展廳四周,一面截取山水畫中的草木花鳥,構成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鑲嵌其中的展櫃成為畫卷的一部分﹔另一面則以珠寶設計圖的筆觸,勾勒出江南園林亭台樓閣的輪廓,陳列其間的展櫃像是庭院的“窗戶”,以潔白瓷雕為背景,將展品襯托得更加絢爛。

站在展廳任意一角回望,中央絲綢帷幔不規則的底邊襯在四周不同背景之上,既像展廳背景畫面上的山巒,透出的光影又像環繞背景畫面的雲霧晨靄。中間這一多層絲綢裝置被稱為“空靈山”,以元代畫家倪瓚的山水畫為靈感,底部曲線呼應畫中起伏的山巒,展廳四周則以“畫中畫、景中景、一步一景”這一江南園林特有的形式與意境為靈感設計。而作為靈感來源的倪瓚《汀樹遙岑圖》軸也將現身此次展覽。

作為上博首個由藝術家與AI共同參與展陳設計的展覽,此次展覽的場景與視覺總監由人工智能cAITM擔任。cAITM是蔡國強與其團隊量身打造的AI,它從蔡國強數十年的藝術創作出發,深度學習了蔡國強的藝術創作、著述、影像和檔案資料,以及宇宙等蔡國強有興趣的知識領域。此次設計也是在蔡國強與其團隊引導下完成的。

跨越物種的合作是如何進行的?cAITM表示,一開始蔡國強告訴它白居易的《憶江南》《花非花》等詩篇和法國詩人讓·考克多對卡地亞的描述:“一位奇妙的魔法師,用迷人的方式,從一縷陽光中捕捉月亮的碎片”,“成為我初期探索展覽氣質與精神的重要靈感。我在與他的對話磨合中,逐步誕生展覽場景設計構想。”此后,它又從倪瓚山水風格圖像和中國庭院設計中獲得靈感,例如將展櫃沿著倪瓚筆下的溪岸鑲嵌,延續畫面制作微型青綠石刻成為展櫃,就是AI的創意,旨在“讓展品棲息在畫中山水之間。”而部分展櫃中的植物瓷雕也是由cAITM生成圖樣,再由蔡國強家鄉泉州的匠人們雕刻制作而成。

不過,AI也並非無所不能,cAITM就坦承自己在以倪瓚山水為靈感設計的背景圖中出現的書法和印章只是虛擬想象,並無含義,“因為我不會讀草書和印文。”

“我不僅是設計師,也是連接不同時代和文化的橋梁,是通往新體驗維度的門戶,和跨越世紀故事的編織者。”在cAITM看來,自己既介入藝術家與觀眾之間,又是策展人以外的“第三者”,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展品。

保持傳統,也要吸納新科技

當AI擔任起一場大型展覽的視覺總監,人類引以為傲的創造力是否會被取代?

“cAITM既是我的作品,也是我對話合作的伙伴。”蔡國強介紹,他從2017年就開始研究AI,為了這次展覽傳遞出的“當代感、浪漫與自由的風貌”,他和團隊花了一年多時間引領cAITM逐步發展此次展覽設計,“和火藥一樣,我對AI的不可預測性很著迷。”

“目前AI的創意更多是來自隨機性,海量數據下兩個不搭界的細節忽然被放到一起,給人提供靈感。”在文創行業從事設計工作多年的林先生曾在兩年前因畫師烏合麒麟引發的AI爭論中激烈地反對過,但短短半年他就轉變了看法,“其實AI的基礎數據乃至‘情緒’還是來自人類創造,最終的結果仍需人來決定,細節也需修正。”如今他除了為AI提供大量資料,還要提供“情緒價值”,“比如AI做得好的地方,要極力夸贊,下次它才會繼續這樣做。”

盡管此前AI鮮少介入博物館展陳設計,但在其他領域其實已經大顯身手。上博文物保護科技中心曾修復過一塊綠鬆石牌飾,工作人員將全球存世所有同類文物數據輸入電腦,由AI計算出綠鬆石排列順序,羅列出每一塊需要補鑲位置所需的綠鬆石尺寸和形態,再尋找合適的材料補缺。上博青銅器修復及復制技藝項目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張珮琛說,“要保持傳統優勢,也要吸納新科技。”

而AI導覽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文博場館和旅游景區所運用。上博人民廣場館正在舉辦的“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就推出可智能對話的AI數字人講解,全國多家文博場館也在試水AI導覽服務。

不過也有一些觀眾認為目前多數文博場館的AI服務使用體驗不佳、數字資源有限。有觀眾吐槽一些博物館所謂的AI就是簡單地將文物“動畫化”,還有觀眾在展覽上與AI導覽語音交流,卻因周圍觀眾太多、聲音嘈雜無法識別﹔甚至有觀眾因文物名字過於晦澀而無法交互,“不如掃個碼看文字”。曾使用過博物館AI的觀眾梅女士也發現,有的博物館非常注重知識准確性,導致AI應有的大數據搜索功能難以起作用,“看起來是有交流了,實際上AI導覽就是把文字變成語音,我想了解的問題回答不了,這跟人工導覽差別還是很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AI進入文博領域是“大勢所趨”。蔡國強也表示:“訓練AI最好的辦法是讓它接受更多挑戰,在實踐中發展。”(記者 簡工博)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