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智能社會,如何從“幕后”來到“台前”?來看楊浦怎麼做→

2023年06月05日16:36 |
小字號

去年9月,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上海楊浦),與其核心機構之一的上海市人工智能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同步揭牌。區校強強聯合,全力探索未來智能社會治理的“楊浦方案”。

數字賦能,全民共享,如今,高科技的應用領域早已不局限於后方,逐步從“幕后”來到“台前”,體現於醫療、養老、出行、旅游等與居民密切相關的生活場景。楊浦將持續推動數字空間、智能養老、智慧醫療等多領域數字場景建設,正如人工智能的英文縮寫AI與中文“愛”字的拼音相同,基於科技打造的智能社會,始終將“人民”二字“置頂”。

等候公交車不必望眼欲穿,城市“智慧”變遷,不變的是科技與生活的“同頻共振”

一邊走,一邊看,一邊拍照留念,5月23日,68歲的王建強在今年4月開館的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體驗館流連忘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公交車等候顯示屏,講解員講解的時候,我馬上說,這個我知道,真的很便利!等車時,隻要看到這個顯示屏上的時間,我就覺得心定了。看來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智慧城市的受益者。”王建強說。

當天,楊浦區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系列活動之“楊浦公民數字體驗行”舉行,活動由楊浦區委網信辦主辦。王建強主動報名參與了這次體驗,他表示,這一趟來得很值得。

在公交車站等車,不必望眼欲穿,身后的電子屏上就顯示著下一趟車的到達時間﹔去政府窗口辦事,不必來回跑腿,手機輕輕一點就能上傳各類文件……當前,上海正在織密大數據網絡,以數據“上雲”的形式,讓市民的日常生活日益便利。“數字賦能 全民共享”,在這次“楊浦公民數字體驗行”中,參與體驗的市民代表和王建強一樣,最為感同身受的,就是生活與科技的“同頻共振”。

如今,大數據的應用領域早已不局限於后方,而是體現於醫療、養老、出行、旅游等與居民密切相關的生活場景。居家養老“一鍵通”、電話亭出租車呼叫等功能,讓市民代表們直呼方便,而見到國內自主研發的康復智能機器人等科技進步成果時,大家又感到養老生活品質有保障。

王建強笑著說:“這是能讓人開拓眼界的活動,我剛才拍了很多照片,打算回去讓老伴兒和朋友們也學習學習。”

工業元宇宙+折疊工廠、黑科技數字人制作……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體驗館共分為兩層,圍繞“經濟、生活、治理”三大領域,系統展示了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規劃布局、重大項目、標杆場景,以及各行業企業、相關單位、各區、示范園區的特色實踐。

記者了解到,本次楊浦區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期間,楊浦結合數字學習、數字生活、數字工作、數字創新四大主題,陸續推出“講好楊浦數字創新故事”“數字創新周”“長者數字生活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動。

近日,來自雲南的王震偉在黃興公園與“電影明星”來了一次親密接觸。穿上“機械外衣”后,他輕鬆舉起了一包重達30公斤的物品。“感覺它會對我的腰有一個明顯的助力,剛剛沒怎麼用力,就舉起來了。”王震偉告訴記者。

王震偉身上的“機械外衣”,來自2023年楊浦科技節的“走近流浪地球”展台,是傲鯊智能為電影《流浪地球2》提供的機械外骨骼機器人。

2023年楊浦科技節以“悅享科技、智創未來”為主題。當天的活動現場,區域內23家單位集中展示了科創成果和科普魅力,令人稱奇的硬核科技帶領市民踏上科幻之旅,趣味性與互動性兼備的科普小游戲則深受孩子們的歡迎。青少年科技創意夢工廠攤位前,周家琪小朋友用3D打印的格斗機器人,與對手進行了激烈比拼。“感覺很好玩,要選擇合適的小車,才能把對方掀翻。”

近年來,楊浦積極打造百姓“手機上”的科普館,努力實現“打開手機就能暢游科普場館”的夢想,新建完成的上海共青森林公園數字科普館也於當天正式上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楊浦還推出了科技節線上展示平台。線上科技節利用網絡三維,在虛擬現實技術的基礎上,把實物的視覺效果經過3D數據化在手機端上展示,市民動動手指,掃描二維碼,即可縱覽科技節全貌。

“在單位通個視頻”就能辦事,“我要上市”在“指尖”跑出“加速度”

日前,在楊浦工作的張先生想辦理出版物經營許可証,令張先生沒想到的是,“在單位通個視頻就辦下來了。”通過這次辦理,張先生了解到,原來,楊浦已經推出線上虛擬綜窗服務模式,“我們不是專業人士,網上提交材料也不知道對不對,一路咨詢下來,楊浦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像我們這種情況,在‘人工幫辦’服務的基礎上,可以通過線上綜窗來辦,服務專員一對一,直接遠程受理。”張先生告訴記者。

楊浦線上虛擬綜窗運用“邊問邊辦”的沉浸式引導,將辦理事項快速定位、材料証照“免於提交”、屏幕同步共享、發起電子簽名簽章、紙質文件物流遞送、服務“好差評”等環節貫穿整個服務過程,將大廳的窗口人員“帶”到屏幕前,極大降低辦事成本,且服務線上線下同質。

工程師徐晨介紹:“楊浦線上虛擬綜窗不僅能遠程指導經辦人填表,還能直接把收件數據推送到‘一網通辦’辦件庫,避免企業多次登錄、多次投遞,最終結果証照郵遞寄送到家,真正實現足不出戶就把事辦好。”

如今,網絡傳輸文件的“斷點續傳”功能已被廣泛應用,而楊浦線上虛擬綜窗可實現“斷點續辦”。

“線上辦理不同於線下窗口辦理的一個特點就是,辦事人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隨時有可能會離開對話窗口。”區“一網通辦”專班工作人員朱女士說,“為了方便辦事人隨時繼續辦理,線上虛擬綜窗採用斷點續辦模式,對歷史辦件情況和材料信息進行記錄,用戶在備好材料后可繼續辦事,降低時間成本和溝通成本。”而且,全過程錄音錄像保存辦件,服務全程可追溯。

張先生表示:“當場和工作人員邊音視頻互動邊辦事,就像在現場一樣,很放心,有什麼問題也不擔心,人就在單位,缺什麼材料直接就能准備好。”

據介紹,通過與線下大廳排隊叫號系統的對接整合,楊浦線上虛擬綜窗具備靈活的號池管理和調度能力,自動分配視頻接入的用戶,避免出現幫辦窗口忙閑不均的情況﹔對於已實現“全市通辦”的事項,可進行跨物理大廳調度﹔用戶還可預約辦理,在預約時段內享受“即時接入”服務,辦事零等待。

企業上市,一般需經過八個階段——中介介入、盡調調查、企業股改、上市輔導、申報受理、審核注冊、發行上市、上市經營,聽來仿佛“持久戰”,最近楊浦卻讓企業上市跑出了“加速度”。

張先生的公司目前正籌備在“新三板”上市的計劃,“政務部門工作效率越來越高,對企業的服務越來越到位”,是張先生的切身體會。“隨申辦”企業雲楊浦區旗艦店已經開設“我要上市”專區,張先生使用起來熟門熟路,打開App,搜索楊浦區旗艦店,在腰帶位置就看見了上市專區,他表示,也可以在“營商互動”頻道點擊進入楊浦區旗艦店。

楊浦企業雲匯聚了企業上市相關的16條現行政策,並附上詳細圖解,便於企業查詢。其中,上市訓練板塊為擬上市企業提供深度診斷,解決企業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有梯度、分層次的培訓輔導等服務。

“我要上市”分類展示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三大証券交易所的上市條件,便於企業評估是否滿足條件及需要改進方向。同時,針對企業上市的八個階段,楊浦企業雲明確各階段需完成的工作,指明上市相關規則和流程,幫助企業度過上市前的沖刺階段。

此外,“我要上市”在服務板塊側邊欄設置了“我要咨詢”按鈕,上市過程中如存在其他問題,企業可點擊“我要咨詢”,填寫基本信息和訴求內容,提交反饋至相應部門。

目前,楊浦線上虛擬綜窗已上線10個委辦局的104項事項情形。楊浦后續將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試點的基礎上,向全區推廣這一辦事模式,將12個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和其他政務服務網點全部納入。未來,楊浦還將進一步聚焦企業上市早期的共性問題、中后期的個性問題,優化升級“我要上市”專區,逐步構建線上線下泛在可及的全新政務服務體系。

“大牌球星”在大屏幕上大秀球技,體育打響“科創牌”

大屏幕上,“法國隊”和“葡萄牙隊”鳴鑼開戰。開場不到15分鐘,“葡萄牙隊”的C羅秀了一波球技,果斷的大力抽射直接拿下第一粒進球。隨后,“法國隊”一直緊逼“葡萄牙隊”禁區,不過都被強硬的防守阻擾……最終,比分定格在3:1,“葡萄牙隊”獲勝。

電競足球比賽的真實感,讓觀賽的龍頭老年俱樂部隊長武一明無比新奇:“我踢足球幾十年了,看電競比賽還是第一次,很新鮮。電競足球的魅力也許就在於很多現實中隊員受限於體能、技術不能完成的動作,在比賽中都能一一展現。”

“體育+科技”是今年楊浦足球超級聯賽的一大亮點。以球會友,促進科創企業間的互聯互通,進一步加強大創谷聯動輻射效應,本屆賽事旨在探索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園區活動的新路徑。

近日,“大創谷”杯楊浦足球超級聯賽電競足球決賽與創新楊浦·體育科技嘉年華,在長陽創谷同步開展。本次嘉年華引入了清華大學團隊最新研發的體感科技體驗,參與者無需佩戴任何設備,可直接通過手機接收數據,享受體感游戲的樂趣。時下風靡的無人機足球、越來越逼真的電競足球、體適能測試等“體育+黑科技”活動,吸引了眾多青少年及其家長的參與。

在楊浦,體育與科技不斷碰撞出絢爛的火花。

日前,楊浦的智慧長者運動健康之家和“來滬動健身地圖”智慧體育雲平台,入選國家2022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

智慧長者運動健康之家開發門店與雲端兩級的智慧物聯系統和運動健康數字化平台,集成門禁、體測、運動、心率監測等設施設備,實時在設備間分享數據和分發指令,為老年人提供智能檢測評估、器材鍛煉、運動處方服務、數據跟蹤、動態分析、結果反饋等全鏈條數字化服務。

自2016年至今,尚體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在全國12個城市打造60多家智慧長者運動健康之家,為300多家康養機構打造老年人運動促進健康應用場景。

上海天健體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的“來滬動健身地圖”智慧體育雲平台,以主流渠道(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雲閃付小程序)+“隨申辦”為載體,市民可通過“來滬動健身地圖”小程序快速查找身邊的體育健身設施,享受場館預訂、地圖導航、體育消費券領用、社區體育設施“一鍵報修”等服務。

“來滬動健身地圖”探索體育公共服務點上突破,匯聚上海市體育公共服務資源和服務能力,並通過健申碼的生成,實現“一碼健身”。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