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改善住房環境 靜安打通裉節破解城區"二元結構"

2023年06月02日11:30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推進零星舊改、“美麗家園”建設、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

靜安打通裉節破解城區“二元結構”

民生投入中改善住房環境居首位,今年,舊住房改造建設投入超14億元,零星舊改投入近200億元

■本報記者 唐燁

建造於上世紀60年代的蕃瓜弄小區,一片低矮舊房在高樓大廈的環抱下顯得尤為扎眼。歲月更迭,小區硬件早已破敗,居住空間逼仄,而且沒有獨用廚衛。今年,這裡成為上海中心城區最大舊住房改造基地。前不久,蕃瓜弄迎來了舊住房改造項目二輪簽約生效,將在原址拆除后,重建獨門獨戶、有獨用廚衛、有電梯的新房。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上海最有國際范的城區——靜安區,因種種歷史原因,存在“二元結構”矛盾。在流光溢彩的南京西路、蘇河灣集聚帶背后,靜安區還有著相當數量的零星二級以下舊裡、不成套老舊住房、沒有電梯的多層住宅以及居住擁擠的裡弄住宅。住在裡面的居民有著諸多不便,老房煥新成為他們心中最大的期盼。

近年來,靜安區各級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調研,直面老百姓改善住房環境的需求,以大力度的資金投入,加快推進零星舊改、舊住房改造、小區“美麗家園”建設、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工作,努力破解城區“二元結構”矛盾,讓老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體面。

“多一分財力增長,就多一點民生投入”

靜安有全市排名第一的繁華商圈,也有大量亟待改善居住條件的居民,上海1/4的非成套房屋分布在這裡

最近的蕃瓜弄小區一片忙碌景象,家家都在打包行李。“大家都想盡快騰出房屋,好讓改造早點進行。”42歲的居民陳瑜興奮地說。

陳瑜出生在蕃瓜弄,在這裡結婚、生子。家中總共19.1平方米,一個大房間套著半個小房間,俗稱“一室半”。大房間裡住著陳瑜70多歲的父母,她與先生帶著14歲的孩子擠在小房間。一張沙發白天貼牆放,晚上拉出來就是孩子睡覺用的小床。一家人還要與其他兩家鄰居合用廚房、合用衛生間,洗澡要到外面的公共浴室,很是不便。60多年的老房子,漏水、滲水是經常事,修繕了多輪也修不好。

在靜安區,有全市排名第一的繁華商圈,有數量眾多的億元樓、百億樓,但同時也有大量亟待改善居住條件的居民。

共和新路730弄,一片“三角地”內總共有485平方米建筑,住著16戶居民,戶均僅30平方米,房屋有著上百年歷史,居民家家都要拎馬桶﹔位於新閘路1124弄的沁園村,11幢建筑也有百年歷史,紅瓦灰磚尤顯當年風採,但走進樓內,頓覺昏暗、破敗,絕大多數居民還在合用廚房與衛生間……

“麻將牌”一般的零星舊改地塊在靜安區有47塊,涉及5000多証居民。區域南面集中了大量的裡弄民宅,需要定期修繕維護,提高環境品質。

像蕃瓜弄這樣的非成套房屋,靜安區目前有62萬平方米,住著1.7萬戶居民。上海1/4的非成套房屋分布在靜安區。

“如果輪不上政府出資的改造項目,我們無法靠自身力量改善居住條件。”陳瑜說出了很多老房居民的心裡話。

“經濟發展的落腳點是民生改善。政府多一分財力增長,就多一點民生投入。”靜安區領導說。歷年來,靜安區用在改善居民住房環境的投入都居於民生投入的首位。2023年,靜安區舊住房改造建設計劃投入超14億元,涉及房屋修繕等的小區“美麗家園”建設投入4億元,零星舊改投入近200億元。

用心用情為民生實事探新路

靜安區有11222個無電梯多層住宅門洞,為了破解很多老人“等不起、等不了”難題,率先在全市推出了“規模化加梯”模式。連續兩年,靜安加梯總數走在全市前列

“每戶人家的面積為什麼不能多增加一些?”一度,蕃瓜弄居民對房屋內部改善的程度“吵翻天”。“老百姓的聚焦點,是對環境現實的急難愁盼。我們要直面這些,深入調研,找准問題的關鍵,拿出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區領導說。 下轉 5版

(上接第1版)用心用情,把民生保障實事辦好。靜安區房管局與天目西路街道組織設計師,從居民使用角度出發,前后優化了20多稿方案,基本做到“一戶一策”。“原來的房屋隻有四成房間朝南,居民期盼能住上朝南的房子,改造后,我們讓‘朝南’成為每戶的‘標配’﹔每套房屋增加的獨用廚房與衛生間,盡管增加面積不大,但確保居民有足夠位置擺放需要的設施﹔改造后的小區有完善的服務配套,完全可以媲美新建商品房小區。”靜安區房管局負責人說。改造方案切中了居民的真實需求,最終成為蕃瓜弄舊住房改造項目超高比例簽約的關鍵。

在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梯工作中,靜安各級黨員干部走進“懸空老人”家中,了解情況,聆聽居民與居委干部對破解加梯難的建議。最終,率先在全市推出了“規模化加梯”模式。

“靜安區有11222個無電梯多層住宅門洞,適合加裝的有6521個門洞。如果按照過去的加梯工作模式,以零星單點項為主,這麼大量的門洞實現加梯,速度將很慢。很多老人是等不起、等不了的。”靜安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所謂“規模化加梯”,就是整小區、成片推進,該模式推出后,連續兩年,靜安區的加梯總數走在了全市前列,達到802台。

在小區“美麗家園”建設中,經過六年建設,全區的老舊住房基本都“增光添彩”了。但居民對生活環境改善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各級黨員干部傾聽居民的新想法、新意見。於是,“美麗家園”2.0版將美化從小區延伸到街區,3.0版打造了集聚人氣的“微更新”項目。如今又在推進4.0版,將在美化更新改造中融入歷史文化特色。

多元籌資創新舊改資金保障機制

目前,靜安多家區屬國企都參與到零星舊改工作中。資金難題解決了,零星舊改的速度自然提上去

解決民生難題,需要為民服務的情懷,更需要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打通裉節。

彭浦新村街道的彭三小區,被稱為上海居住條件改善程度最大的舊住房改造項目。其中一大創新之處就在於原來低矮的五六層樓,改造后變成了多層、高層的電梯房,由此騰出了更多空間,可以為老百姓打造小區花園、社區食堂、文化中心等便民服務設施,提供更大的改善空間。“在舊住房改造方面,靜安區已探索多年,在市相關部門支持下,從設計、審批等多方面解決了很多大城市中心城區拆除重建項目的難題,走在全市前列。”靜安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靜安區推行的“規模化加梯”背后,涉及一系列流程的變革,特別是對政府內部審批流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靜安區探索規模化審批流程,並聯和縮短了房管、規劃、安監、建設等多部門審批流程。“加梯審批從耗時兩年縮短到兩個月內。目前,我們可以實現上百部電梯同時審批完成。一幢樓的居民隻要達成加梯意願,電梯馬上就可以開工建設了。加梯工作由原來的‘人等電梯’變成‘電梯等人’。”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零星舊改方面,靜安區積極拓寬多方籌措渠道,落實舊改資金保障機制。除區級財力投入外,堅持多元扶持、多元籌資。目前,靜安區屬國企大寧集團、蘇河灣公司、新靜安集團、靜投集團都參與到零星舊改工作中。資金難題解決了,零星舊改的速度自然提上去。截至目前,靜安區已啟動29個零星地塊舊改,完成19個地塊,“十四五”以來讓1082戶居民通過零星舊改受益。靜安區還建立起對零星地塊的分析研判制度,重點就地塊規劃調整優化、基地疑難問題等進行專題研究討論,形成了“一地一策一方案”,讓寶貴的中心城區地塊盡快被使用起來,為民生改善、城區發展服務。

(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