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興調查研究 | 實現“家門口”就業!普陀這裡破解特殊人群就業困境

2023年06月02日15:58 |
小字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長期以來,就業就是國家和社會都十分關注的問題。但我們在關注就業問題時往往會忽略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導致身體或智力上一定程度上的殘缺,這些在找工作時會面臨各種客觀和主觀上的困難。如何破解殘障人士就業困境,幫助殘障人士就業?甘泉路街道工作人員摸排走訪,深入每家每戶調查,通過黨建引領多方聯動,多措並舉助力殘障人士就近就業。

特殊人群就業困難:

就業形勢嚴峻,企業有顧慮

家住甘泉路街道的郭先生已至不惑之年,因為一場意外導致手腳的輕度傷殘。“我以前在企業上過班,也曾自己創業。”談及自己的經歷,郭先生說道:“疫情前至疫情后這段時間我就一直待業在家,家裡還有兩個小孩兒在上學,經濟壓力很大。”疫情期間,郭先生主動承擔起樓組長的重任,為社區居民無私奉獻。疫情結束后郭先生也曾嘗試找工作,但最后沒能找到如意的工作。

除郭先生外,甘泉還有許多待就業的殘障群體。“其實許多輕度、中度殘障人士完全能夠勝任一部分崗位,但很多企業還是有很多顧慮。”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像郭先生這樣負責任、善良、樂於助人的殘障人士無法找到工作,我們覺得很可惜。”

陽光咖啡吧

為解決殘障人士的就業問題,破解特殊人群就業困境,街道通過信息數字化精准分類、點對點高效幫扶、搭建政企校社四方合作平台等方式,多措並舉持續推進“1+4”的“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示范圈”建設,讓特殊群體實現“家門口”就業,給人民群眾交出一份甘泉的“答卷”。

尋求破解之法:

打造十五分鐘公共就業示范圈

“十五分鐘公共就業示范圈項目重點聚焦的是社區殘疾人等就業困難群體,通過搭建政企校社四方合作平台,探索創新殘健融合的就業創業服務模式,將職業介紹、技能培訓、政策咨詢等‘全鏈條’服務融入其中,讓居民群眾在家門口體驗高質量的就業服務。”街道工作人員介紹道。

為詳細准確地收集甘泉路街道失業人員信息,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通過一家一戶扎實地摸排調查,深入了解不同失業人員的情況后,運用“幸福甘泉智慧社區民生數字雲平台”建立失業人員標簽、細化信息模塊,夯實失業人員就業意願,並根據需求,有針對性地找崗位,為居民提供用工信息、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和政策咨詢等服務。甘泉還持續跟蹤回訪就業狀態,對明確有就業意願的群體定向推送崗位信息。與此同時,發動各居委會全面開展就業服務,通過社區公告欄、樓組微信群等發布招聘信息,鼓勵失業人員多渠道就業。

社區工作人員摸排走訪

2023年,甘泉路街道在甘泉苑“陽光夢工坊”設立陽光就業實踐點,為就業困難群體,尤其是殘疾人群體提供學習烘焙的場所和實踐崗位,現在,已經有16名學員在陽光夢工坊接受培訓、學習技能。郭先生經過前期的培訓后也在“陽光夢工坊”的咖啡吧工作,郭先生表示:“我家就在夢工坊附近,每天通勤時間很短!街道這個項目切實為我們殘障人士提供了就業上的幫助,我很感謝街道工作人員作出的努力和付出。”

為能讓殘障人士更好融入社會獲得就業機會,甘泉根據轄區殘障人士求職意向,積極與有多元化用人意願的企業聯系、洽談,通過建立政府、企業與殘障就業者三方可持續的融合就業模式,與上海盒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英盾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和上海雲集養老院等企業,進行崗位開發、職業訓練、融合培訓等合作。項目初期就已培訓兩人至“盒馬”工作。

據悉,街道還攜手甘霖初級職業學校在陽光就業實踐點安排學生就業實踐。並根據甘霖職校學生所學的專業,有針對地與英盾等相關企業進行溝通,為特殊學生量身定制崗位,並以崗位技能需求為培訓內容,幫助特殊學生掌握有關技能,走上崗位。同時,依托街道“社校融合”社會實踐項目,在學校組織開展就業指導、公益講座等就業服務活動,不斷深化“社校”互動,推動“社校”融合。還引入了上海申倫技術培訓學校推動面點、咖啡制作等技術增能活動﹔引入上海佛肚軒竹文化創作中心,以竹編技藝為載體,幫助殘障人士習得居家就業增收的技能......目前,佛肚軒竹編技能培訓項目已培訓25人,就業2人。

甘霖職校技能培訓

“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通過我們的項目找到了工作。今年截至目前,已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26人,其中殘障人士8人。”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后續我們將加大力度持續推進,讓殘障等就業困難群體就近就快地走上工作崗位,讓人民群眾滿意!”

(來源:上海普陀)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