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年多修繕歸來 上海衡山賓館重現歷史風採

市住建委、市歷保中心介紹,衡山賓館自20世紀30年代落成之日起就是上海重要的城市地標,歷經歲月洗禮而始終屹立。秉持著忠於歷史原狀、精於保護技術、凝於城市風貌,以匠人之心,琢時光之影的理念,歷經一年多的修繕,今年,衡山賓館以歷史風採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天際線條錯落,裝飾藝術復興
1
項目重難點
衡山賓館經過歷次改造后,建筑現狀與初建成時的歷史原貌有較大差異,主要體現在立面空間風格、外立面材質和細部裝飾要素等方面。
△2021年修繕前的衡山賓館
1930年代畢卡第公寓建成時,建筑以其突出的體量和簡練的裝飾風格成為衡山路上靚麗的風景線。裝飾藝術派的風格、極具空間韻律的天際線與虛實交替的立面構圖,無不展現了建筑獨特的歷史風韻。
△ 1930年代初建成的畢卡第公寓
△20世紀80年代衡山賓館
歷經幾十年的歲月滄桑,建筑的諸多歷史特征在多次改造中被改變。
△修繕前的外立面
△ 修繕前的內立面
△ 修繕前的底層雨篷
△修繕前的浮雕裝飾
因此,此次修繕立足於歷史研究和現狀查勘,重塑南立面塔樓的歷史特征,優化其立面空間風格,恢復立面的歷史材質和細部的裝飾要素,提升整體的建筑空間氛圍,引領區域風貌特色。
2
建筑修繕設計
在外立面修繕中,設計恢復了牆面的大面深色水刷石和局部淺色水刷石,同時一、二層立面恢復黑色小方磚的歷史材質,恢復腰線、雨篷及門頭的淺色斬假石,從而完整地展現歷史建筑的厚重感和滄桑感。
△ 歷史上的南立面
△ 修繕后的南立面
修繕設計根據歷史原狀去除了多余的裝飾,拆除了雨篷立柱,按歷史風格恢復了懸挑的雨篷和入口處有裝飾藝術特色的燈具。
△ 歷史上的入口
△ 修繕后的入口
修繕設計按歷史原貌進行恢復,結合功能需求對雨篷高度整體提升,從歷史風貌的一層提升至二層並按歷史風格恢復懸挑式樣。
△ 歷史上的雨篷
△ 修繕后的雨篷
在外立面修繕中,設計恢復了牆面的深色水刷石和局部淺色水刷石,在一、二層立面恢復黑色小方磚的歷史材質,以及腰線、勒腳、雨篷及門頭的淺色斬假石,從而完整地展現歷史建筑的厚重感和滄桑感。
△ 修繕后的牆面深色和淺色水刷石
△ 一、二層恢復的黑色小方磚歷史材質
△ 淺色斬假石雨篷和門頭
3
城市風貌提升
衡山賓館作為近代上海重要的城市地標,見証了城市的歲月變遷,承載了城市的空間意象和歷史記憶,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社會價值。
△ 修繕后的衡山賓館鳥瞰
修繕設計立足城市區域風貌,將衡山賓館的立面空間風格作為其重要的城市歷史特征,以歷史的考証和專業的技術重塑其街角景觀意象,提升區域的整體空間品質。
△ 修繕后的衡山賓館
衡山賓館地處城市多條道路交匯處,其折線的外形為城市提供了街角花園,其錯落的天際線構成了城市空間立面。保護修繕從建筑單體出發,落腳於城市風貌提升,以建筑空間喚起城市記憶,以歷史風韻鑄就城市精品。
△從酒店露台俯瞰梧桐葉雕塑區
修繕后的衡山賓館重新在城市空間節點中綻放其歷久彌新的建筑風採,與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一同成為上海城市的靚麗風景線。
△ 修繕后的衡山賓館城市意象
資料:市住建委、市歷保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