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全市GDP約13%,從業人員人均產出170萬元,上海文創產業為什麼強

2022年上海文創產業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約13%,文創從業人員人均產出達170萬元,凸顯產業發展的韌性和活力。昨天(3月29日)舉行的2022年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工作會議上,這組數據令業界振奮。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去年獲評“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上海風語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獲評“全國文化企業30強提名企業”,8個項目入選國家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庫(第二批),9家企業入選工信部重點培育紡織服裝百家品牌名單……在上海,一批創新引領的文創企業、品牌勇立體驗經濟、數字經濟的潮頭,高質量發展成為文創產業從業者的共同追求。
文創園區引領,文化金融創新
上海張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上海8號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上報·解放源、申報館……去年,上海制定支持文創園區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修訂《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示范樓宇和示范空間管理辦法》和評定標准,完成新一輪評定,160家市級文創園區(含24家示范園區)、20家示范樓宇、36家示范空間在會上得到授牌。集聚文創企業的文創園區、樓宇、空間,本身已經成為點亮城市創意、承載美好生活的新地標。
位於寶山區蕰川路的智慧灣園區,一館、一場、一橋,遠近聞名。一館,即中國3D打印文化博物館﹔一場,即與京劇名家史依弘合作的依弘劇場﹔一橋,即世界最大規模的3D打印混凝土步行橋。園區還聯合行業標杆企業打造VR-AR體驗館、藝術之橋空間、材料美學館、3D數智制造中心等文化與科技融合場館,科技創新、設計創新讓這塊過去的倉庫用地成了名副其實的“智慧灣”。自2016年起,智慧灣園區已完成六期開發建設,連續三屆獲評上海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園區,去年獲評國家旅游科技示范園區。在上海智慧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劍的藍圖中,智慧灣的未來是一個“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小鎮”,為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和上海文創產業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新認定的13家上海市銀行業文創特色支行在會上正式公布,覆蓋本市10個行政區和臨港新片區,構筑“一區一特色支行”服務網絡,推動文創金融賦能區域產業。近年來,上海文化金融服務不斷創新,“文金惠”專項服務、“文創接力貸”專項產品持續優化,去年服務中小微文創企業超1200家,為276家企業放款13.59億元,其中“文金惠”貸款企業數和放款金額同比增加145%和138%。市級文創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全年投入30128.4萬元,扶持777個文創項目,重點向數字化轉型等新興領域和中小微文創企業傾斜。當“元宇宙”“虛擬數字人”等數字文創項目,助力“設計之都”建設的新興項目,潮流、綠色、健康、智能的時尚消費成為重點關注對象,在業界看來,文創資金起到的不只是扶持作用,更是引導效應。
文化消費升級,數字文創發力
如果說促進文化消費升級是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點,“核爆點”則是抓住產業數字化發展機遇,搶佔新興產業賽道。“武康路、安福路、愚園路等街區聚集大量中小線下特色商家,2021年7月開館的浦東美術館在小紅書上已有2萬多篇筆記,上海蓬勃的文創產業和豐富的文化生活是小紅書‘種草’經濟的來源。”小紅書研究院院長湯維維感慨,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企業,小紅書的發展得益於這座城市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獨特的城市文化。
小紅書的“招式”是讓傳統文化、數字經濟、創意玩法與消費內容相互交融,制造出有效觸達年輕用戶的精品文化消費IP﹔去年獲“上海文化企業十強”的七貓則在多業態開發IP衍生價值。以原創網絡文學為核心的七貓去年正式發力影視業務,探索企業第二增長曲線,在中短劇賽道上“跑”出了一定優勢。平台上260余部作品完成影視劇授權、改編,60余部作品出版實體書,1100余部作品完成有聲改編,300余部作品完成動漫改編,60余部作品完成游戲改編,近50部作品完成數字藏品授權,還有360余部作品完成IP海外輸出。
“去年上海創意設計產業總產出達1.64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時尚創意產出2143億元,數字設計產出6789億元。”上海市時尚之都促進中心主任卞向陽報出細分領域數字。上海時裝周的活力指數進入國際前五,成為亞洲最大訂貨季。在服飾尚品、化妝美品、精致食品、運動優品、智能用品、生活佳品、工藝精品、數字潮品領域,上海涌現出一批特色鮮明的時尚消費品產業聚集區、時尚品牌和設計師、時尚活動和時尚地標。以長寧區為例,將時尚創意產業確定為區域重點產業和核心文創產業,與城市更新結合打造時尚“名地”,目前,區內集聚文創相關領域企業4300余家,業務涉及時尚設計、全媒體、娛樂演藝、影視服務、會展、IP授權和管理和時尚載體等細分領域,新認定時尚創意企業150余家,16個文創載體獲評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示范樓宇和示范空間。
充分發揮文創產業的先導帶動作用,今年,上海將進一步推動文創資源向生產要素轉化,加大西岸傳媒港、東方智媒城、金山樂高樂園、網易上海國際文創科技園等重點項目推進力度,發揮國際節展集聚功能,推出更多首發、首展、首演、首秀活動,讓市民成為城市文化發展的“主人”,讓文化更好地為城市發展添彩增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