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專題>>人民教育為人民——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擔當全國教育改革探路者 上海教育現代化目標初步達成

2022年10月18日19:52 | 來源:上海市教育局
小字號

原標題: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擔當全國教育改革探路者 上海教育現代化目標初步達成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事關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事關改革發展成果全面共享,事關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教育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上海堅決抓好貫徹落實,聚焦辦好人民滿意、一流水平教育,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動上海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站到新的歷史起點上,已總體達成《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確定的教育事業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主要指標,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初步達成,教育的優質資源供給力、對國家和區域發展貢獻力、國際影響力和輻射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十年實踐讓我們深切體會到,推進教育現代化需要在思想上、行動上、方法上踐行六個方面理念:

  推動教育現代化必須扎根中國大地,這是方向保証。我國有獨特歷史、文化和國情,隻能走自己的教育發展道路,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校。上海始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行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更好把革命傳統、紅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學﹔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有效破解院系黨建“中梗阻”,建強教工和學生黨支部,“雙帶頭人”專任教師黨支部書記配備率達到97.3%。

  始終堅持用好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豐富紅色資源服務育人,建設全國首個高校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研究中心,把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課教學。用活用好全市657處革命歷史遺址遺跡、329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資源,打造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的紅色教育研學實踐線路和紅色教育實景課堂,厚植學生紅色基因。

  始終堅持扎根中國大地借鑒國際經驗,代表國家連續參加國際學生學業質量評價(PISA項目)和國際教師專業發展素養評價(TALIS調查),測評成績居全球前列,展示了我國高水平基礎教育。堅持“以我為主、填補空缺、補弱增強”,舉辦176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設立上海紐約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上海洛桑酒店管理學院、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等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面向國際推廣上海數學教學模式,支持9所高校在14個國家開展海外辦學,創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引駐國際戲劇協會總部,設立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WTO亞太培訓中心等,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上海智慧。

  推動教育現代化必須強化主動擔當,這是光榮使命。上海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始終以擔當全國教育改革探路者和試驗田為己任,主動對接國家教育發展目標任務,著力在無縫銜接中精准定位上海教育改革著力點、貢獻點,爭做可移植的“苗圃”,不當供欣賞的“盆景”,持續增進改革溢出效應。

  十年來,上海勇擔全國教改試點任務,相繼承擔教育綜合改革、高考綜合改革、“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等國家教育改革試點任務,探索形成的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高考“兩依據一參考”、高校“課程思政”、高校分類評價、培訓市場綜合治理機制等一批改革制度成果在全國推廣輻射。堅決落實中央教育對口合作任務,以一城教育之力對口支援“七省二十地州市101個縣市”,分類施策、重點攻堅,在開展經濟幫扶、政策幫扶的同時更注重智力幫扶﹔在開展“輸血”的同時更注重“造血”,圓滿完成了中央交辦任務。

  牽頭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教育協同發展,構建了多層次立體化的基礎教育協同機制,促進了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擴大了在區域間學習成果互認、大學生校際流動與培養互認以及長三角地區教育人才招聘、培養與發展全過程協同聯動,提升了以聯合攻關核心關鍵技術為抓手的區域創新策源能力,打造了長三角教育領域科技創新共同體,推動“三省一市”朝著共建亞太地區教育新高地的目標不斷邁進。

  推動教育現代化必須落實立德樹人,這是根本任務。“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始終是教育首要問題。十年來,上海以建設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區為抓手,著力通過“三圈三全十育人”機制推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取得扎實成效。

  主要做法是:在橫向上,構建以學生為圓心,由內圈、中圈、外圈組成的育人同心圓,形成協同育人圈層效應,其中:內圈聚焦課堂教學主渠道,以思政課為核心,以課程思政為抓手,推動所有課程都承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承擔育人職責,實現全員育人﹔中圈聚焦第二課堂素質教育、第三課堂網絡教育,把思想政治引領貫穿到學校課程、科研、實踐、管理、組織、服務、文化、網絡、心理、資助等10個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重點環節,使校內所有單位和全體教職員工都參與育人,加強從學生入學到畢業、從網下到網上的思想引領,實現全過程育人﹔外圈聚焦“開門辦思政”,吸引各行各業骨干人才協同育人,用好社會資源服務育人,實現全方位育人。

  在縱向上,整合上海教育系統內外力量,強化屬地聯動,構建了大中小學一體化推進機制,通過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基礎教育學區(集團)內思政育人資源共建共享等措施,促進了各學段思政教育和育人工作有機銜接。在輻射上,遴選和布局建設“三全育人”示范校、示范院系、共享基地、示范項目等,促進育人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由點到面及時輻射推廣。

  推動教育現代化必須守牢公平底線,這是根本前提。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推進教育起點公平、過程公平、結果公平是辦好教育的底線。上海圍繞落實“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促進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均衡,實現學校建設、設備配置、信息化建設、教師配置與收入標准、生均經費等標准“五個統一”,優化了學生學習生活環境,對接了課程教學改革所需,發揮了校園設施設備育人功能,提升了學校管理效率。

  創新義務教育內涵發展機制,圍繞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重點建設了一批“不靠政策靠創新、不靠生源靠師資、不靠負擔靠科學”的普通公辦學校,遴選128所相對薄弱公辦初中實施“強校工程”,補齊短板﹔加強城郊師資隊伍建設,落實特級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向郊區薄弱校流動﹔圍繞縮小校際辦學差距,出台緊密型學區和集團建設實施方案,多措並舉推動學區和集團內師資力量、課程教學、校本教研、學校管理等共建共享,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跨校流動﹔圍繞縮小區域差距,由中心城區優質品牌學校托管郊區薄弱學校,實現了學生成長、教師發展、教學質量、學校管理、文化建設等快速進步。

  強化教育公平熱點難點問題改革攻堅,推行義務教育“公民同招”和民辦學校“超額搖號”,“公民同招”全面覆蓋九年義務教育,優化了義務教育整體生態﹔有力落實中央“雙減”政策,作業設計與實施更加科學高效,100%義務教育學校建立作業管理和公示制度,落實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等舉措,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佔96.6%,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數量由3093家壓減至265家,壓減了91.4%﹔促進民辦義務教育規范發展,把政府購買學位作為優化結構主要路徑,形成公辦學校、基金會辦學(購買學位)學校和民辦學校三類義務教育學校協同發展格局﹔平穩落實中考招生改革,把優質高中招生名額直接分配到每所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對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形成了牽引。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接近100%,近90%學前幼兒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比例近50%。

  推動教育現代化必須聚焦質量提升,這是永恆主題。過去十年,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取得飛躍性進步,一條重要經驗是始終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核心任務,貫穿改革發展和人才培養全過程。上海現有各類普通學校3432所,大中小幼在校生301.06萬人,教職工33.42萬人,這一規模在國內外城市中首屈一指,推動如此體量教育趕超世界一流水平,任務艱巨。

  上海以建設教育綜合改革國家試點區和創建教育綜合改革國家示范區為抓手,推動改革不停步、發展不鬆勁,持續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現了基礎教育整體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並且具有相應的國際影響。著力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實現職業教育學制縱向貫通、人才培養產教橫向融通,更加緊密契合了產業發展所需。強化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專題組協調城市,協同全球100余個城市開展實踐探索,加入“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獲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習型城市”,終身教育發展全國領先。

  抓住“雙一流”建設契機,強化高等教育服務能力建設,15所高校、64個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重點產業領域人才供給能力明顯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持續領先全國。一批教書育人典型不斷涌現,於漪老師獲全國基礎教育領域唯一的“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吳蓉瑾老師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推動教育現代化必須提升服務能級,這是重大使命。推動教育現代化不能搞教育系統“小循環”“自循環”,必須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大循環”,引導高校自身發展“小邏輯”服從經濟社會發展“大邏輯”,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海高校牽頭建設了6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個集成攻關大平台、5個國家前沿科學中心和46個國家級科研平台。上海高校獲國家科技“三大獎”數佔全市總數約70%,佔全國高校獲獎數約10%,年均獲“國自然”資助項目近4000項。依托高校布局上海數學中心、李政道研究所、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設新一代集成電路技術集成攻關大平台、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免疫治療創新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台,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創新策源作用持續彰顯。同時,哲學社會科學構筑形成了新優勢,依托上海高校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布局建設的一批新型智庫,在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決策咨詢作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重鎮地位持續鞏固。

  新時代新征程,上海將堅定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勇擔全國教育改革探路者,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主要指標達到全球城市先進水平,加快發展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