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血壓易波動,請為家中老人做好這“五要”

氣溫下降,給老年高血壓人群帶來的不僅是寒意,還有更高的疾病風險。由於天冷的刺激,血壓升高及波動,高血壓患者更易發生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或心梗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為做好相關預防,市健促中心特別列出了老年高血壓患者日常應做好的“五要”,一起來看↓
01
要做好監測,規律用藥
高血壓患者要遵醫囑按時服藥,尤其老年患者,一定要做好家庭血壓監測。
一旦發現原有藥物不能有效降壓或血壓反復升高,應知道這是冬季血壓正常反應。
但當血壓持續升高在20毫米汞柱以上時,切記不可盲目調藥或停藥,請及時就醫,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合理調整藥物,以免因血壓反復波動帶來心腦血管疾病加重,引起嚴重的並發症。
每日測量血壓,建議在6時、12時半、16時左右及睡前。
6時測量,了解血壓狀態﹔12時半測,了解藥效及藥物半衰期﹔16時測,了解下午血壓高峰時血壓值﹔睡前測血壓非常必要,既可為晚間服用降壓藥提供依據,也對夜間血壓做到心中有數。
02
要合理飲食、戒煙限酒
堅持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減少鈉鹽攝入,平均每人每日應少於5克。
限鹽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尤為重要,含鹽量較高的調味品、腌制品等也要控制。
宜多吃新鮮蔬果、低脂優質蛋白、富含膳食纖維的全谷物等。
其中,芹菜、薺菜、菠菜、蘿卜、胡蘿卜、蘆筍具有降壓作用。
戒煙限酒,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的飲用量應分別少於每日50毫升、100毫升和300毫升。
03
要防寒保暖,規律起居
注意防寒保暖,在寒潮過境的大風雨雪天氣盡量不要外出,以免寒冷刺激﹔出門一定要採取可行的保暖措施。
避免過度疲勞,保持規律作息,早睡晚起。
老年人晨醒時血壓升高,起床過猛會增加心腦血管風險,因此起床前應靜躺兩分鐘醒神,再緩慢起身。
也不可過度屏氣或用力排便,以免導致腹壓增大,血壓升高。
此外,情緒激動可導致血壓波動大,進而誘發心肌梗死和腦卒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務必舒緩情緒、平衡心態。
04
要適當運動,控制體重
老年人要堅持適當且適度的運動,根據自身體質和病情選擇合理的鍛煉方式,比如太極拳、八段錦、跑步、快走等。
鍛煉前要做好熱身保暖工作,如果室外溫度過低,可以選擇在室內運動。
需提醒的是,早上6點至10點是心梗的高發時段,應盡量避免劇烈運動。
冬季易囤積脂肪,老年人也要適度控制體重,推薦成年人體重指數(BMI)維持在25以內,腰圍維持在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
05
要重視危害,規范隨診
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合並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腦卒中、慢性腎功能不全、肥胖症等。
這些疾病會反過來影響血壓控制,疾病之間的藥物相互作用也極大影響高血壓治療效果,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
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要重視合並性疾病帶來的危害,規范隨診尤為重要。
資料:市健促中心、上海市同濟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劉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