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小店,申請材料堪比“集龍珠”?閔行向這個環節“動刀”,實現不見面、不跑動
兔年新春第一個工作日,上海再度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並出台優化營商環境“6.0版”行動方案,明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優化方向。
從“1.0”到“6.0”,上海營商環境經歷數輪優化,多方面的流程再造、優化升級,讓企業辦事更便捷。其中,閔行區以簡化住所登記材料、規范住所登記表述、有效遏制住所虛假登記為目的,開啟住所登記改革的破冰之旅,破解登記中“住所使用文件”提交難點問題,讓住所劃分與証明申請不見面、不跑動。
上午網傳材料
下午食品經營許可就批下來了
在上海,開一家小店,要往政府部門跑幾回?
以往,企業辦理經營許可証、營業執照等相關証照,都離不開住所登記材料提供環節。申請人至少要往房屋產權人處、出租人處、房產交易中心等地方跑5次,還不一定可以集齊符合要求的幾份乃至十幾份材料,其難度堪比集齊“七龍珠”。
然而,讓LaLa station蓮花路商場內上海市第二食品商店負責人沒想到的是,上午在辦公室裡網上交材料,下午一看電腦,新店的食品經營許可就已經批下來了!
如此“神速”,得益於閔行區市場局與區大數據中心共同建立的閔行區標准企業住所庫——“閔址匯”。
“閔址匯”通過各部門之間數據互聯共享,把場所地址進行標准化,再通過系統功能歸集房屋劃分、出租方、承租方等信息,建立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的住所庫,最終實現通過住所庫一鍵打印“住所使用証明”,替代產証復印件、租賃合同、劃分圖、劃分說明等材料。
像LaLa station這樣的新建商業綜合體,一旦有新商戶入駐或更改設計,原有的單元平面分隔圖就需要去監管部門更新、報備。但進行地址標准化后,商場內商戶隻需通過“閔址匯”,調用相關信息就能生成住所登記証明。
由“閔址匯”開具的“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証明”,可在個體工商戶開業申請等行政審批事項中作為經營場所証明材料使用,並且自動調用出租方信息、房產証等電子材料,申請人無需再耗時耗力准備繁雜材料。
逐步推廣
“閔址匯”將在全區應用
2022年,“閔址匯”的入庫申請和住所証明申請均獲批成為區公共服務事項。目前已有168處1.6萬余個標准住所申請入庫,1970余份住所(經營場所)使用証明已打印交於經營戶。
從產權(管理)人申請到登記部門審核,再到打印住所証明,“閔址匯”實現全環節網辦,做到了住所入庫不見面申請、審核意見線上反饋、智能選房打印証明。
對產權(管理)人而言,可以登錄一網通辦閔址匯,上傳住所材料、劃分房屋、管理入駐企業、變更入庫信息,登錄隨身辦閔址匯申請打印住所証明(包含一址多照住所証明),全部功能均可全程網上辦理。
與此同時,大數據的運用也讓政府部門的審批、監管更加有序高效。
企業住所登記和監管會涉及到規劃、建設、規資、房管、公安、環保、安全監管等多個部門。過去各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容易出現監管“脫節”的情況。通過“標准住所庫”,可以有效地將住所登記信息推送給相關職能部門,實現登記與審批、監管間的有效銜接。
對登記部門而言,通過“閔址匯”與區市場局“智慧監管雲中心”的對接,完成在線審查劃分申請材料、分派現場核驗任務、反饋現場核驗結果﹔通過“閔址匯”與區行政服務中心系統的對接,窗口受理人員可以通過住所証明的編號或二維碼查詢住所劃分結果,核實住所証明真實性。
下階段,閔行區將逐步推廣“閔址匯”在全區的應用,依次從市場、商業綜合體,推廣至辦公樓宇、沿街店鋪。據了解,區市場局一方面將深化標准住所改革,擴大簡化住所材料的地址范圍,惠及更多申請人﹔另一方面有效整合區域住所資源,拓展住所庫數據分析在一網統管領域的作用,助力靶向監管,優化住所資源配置。
(來源:今日閔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