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寶山的她榮獲首屆上海司法行政“十佳青年”稱號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展示廣大司法行政青年在新征程中奮發有為、奮勇爭先精神狀態,近日,首屆上海司法行政“十佳青年”評選活動舉行。
活動現場,經過多輪比拼從全系統各條線各領域中脫穎而出的24名候選人,通過1分鐘VCR視頻展示、5分鐘現場演說和1分鐘回答評委提問,多角度進行個人展示。由市局各單位各部門各區局等相關負責人組成的評委進行現場評分,最終評選出10位首屆上海司法行政“十佳青年”和14位首屆上海司法行政“十佳青年”提名獎。其中,來自寶山區司法局依法治區秘書科的曹捷獲得首屆上海司法行政“十佳青年”稱號!
曹捷,女,1990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漢族,復旦大學法學碩士,上海市寶山區司法局依法治區秘書科青年。
作為辦公室負責人,她致力於圍繞中心工作,將一腔熱情和勤奮努力付諸筆端,執筆起草綜合文稿200余份,主動謀劃推動司法行政重點工作任務落地見效﹔作為機關團支部書記,她帶頭開展青年大建功,策劃舉辦“我與榜樣面對面”等活動,服務青年成長成才。2019年度榮獲“寶山區青年五四獎章”(個人)稱號。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評選會現場演講實錄)
2017年,我作為一名“新上海人”加入了上海市選調生的隊伍。我感慨於上海這座城市的卓越和包容,也願意為之奉獻青春和力量,踐行司法行政人的職責和使命。
文字的力量
工作五年多,可能有一半的時間我都在從事文稿的撰寫工作。
我堅信,我的文字是有力量的。比如在辦公室期間,作為外宣和公眾號的具體負責人,我一直相信宣傳是無形和強大的力量。我細心挖掘一線素材,下筆前反復推敲,隻為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我認真學習制作視頻、海報等新媒體工具,制作的《非常時期 非常女神》《見屏如面 平安過年》等短視頻,以及策劃制作的《我與榜樣面對面》欄目,以創新性視角展示了寶山司法行政系統的感人事跡、先進典型,獲得多方好評、轉載。每位同志的付出需要認同,宣傳就是一種支持。
寫文字的我也是充滿力量的。寫材料這件事情對我而言大致可以用“不太擅長、但沒退路”來表述。剛接手這個活,我們主任對我的要求就是“能寫出來寫出來,寫不出來也要寫出來!”在他的指導下,我也慢慢起草了局裡調研報告、總結計劃、發展規劃、簡報專報等大大小小的文字材料好幾百篇。但我每一篇動筆前,都會反復問自己,這篇材料需要解決什麼問題,能不能為領導的決策起到參考作用。在這種反復追問下,我開始對司法行政業務工作有了自己的思考。
回頭看看,在一件事情上孤注一擲、毫無退路,其實是非常鍛煉勇氣的。
肩上的重量
在組織的關懷和幫助下,也是創業路上的磨礪和淬煉中,我逐漸成長為一名部門負責人,肩上開始有了整個團隊的重量。
面對辦公室事務繁雜,人力有限的現實情況,我帶領部門人員順利承接“行政許可科”工作職能,協調推進“一網通辦”工作任務,網辦率從2020年20%提升至2022年的100%。立足“辦文辦會辦事”,協同領導、帶領同志們做好大型會議活動統籌協調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業務辦理規范化、精細化水平。立足“督查督辦督導”,配合完成區政府目標管理、區委績效考核等重點任務,常態化跟進領導批示辦理情況,確保全局的中心工作和上級交辦事項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同時,我曾擔任寶山區司法局團總支委員、機關和法律援助中心團支部書記,與團員青年們一道,在服務保障寶山科創建設中建功立業。
當奔跑的“我”變成了“我們”,這份重量更是幸運和感激。
青年的能量
今年疫情期間,我先后下沉沈巷村村委會、江楊市場,協助工作組完成人員轉運、拔點攻堅等各項任務,實現了“清零”的目標。這也讓我相信,當我們投入去做一件事,可以爆發大能量。
下半年,我從辦公室調整到了依法治區秘書科的崗位上。深感組織信任、倍加振奮的同時,也感受到擔子更重了。健全依法治區體制機制,科學開展法治評估,指導推動基層法治工作提質增效。設立“科創寶山”法律服務驛站,組建基層“法治觀察點”和“法治觀察員”隊伍,實現“法治為民”辦實事見真章。很自豪,在法治上海建設中,發揮了我的一份能量。
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寫道:“年長而勿衰。”大抵意思是,年齡增長,卻不囿於已知,勇敢面對未知。在新的職責、新的賽道中,我將與大家一道同探索、共前行!
(來源:上海寶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