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新能源稟賦匱乏的上海,如何在“雙碳”賽道上彎道超車?

2023年01月06日09:17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近年來,在“雙碳”戰略引領下,能源行業發展已邁入新階段。《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30年全市非化石能源佔比力爭達到25%,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達到80%以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脫碳。 

然而,上海卻面臨著新能源稟賦匱乏的現狀,地勢平坦缺少水電及抽水蓄能,光伏發電受限於市域面積而新增有限。如何持續為城市核心功能正常運轉提供清潔電力和燃氣?以申能集團為代表的上海能源企業,通過多元發展清潔能源、提升火電能效、加強燃氣產供儲銷全產業鏈建設等方式優化電源結構、發展綠色燃氣,同時提早布局氫能產業賽道,構建“三縱三橫”的氫能全產業鏈,在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獲得了先發優勢。

加快布局,產業鏈全覆蓋

業內普遍認為,傳統能源行業屬於資源密集型行業,高度依賴資源礦藏,而新能源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與知識密集型產業,依靠的是制造業發展與技術水平。上海雖然能源資源不足,但智能制造水平較高,具備“彎道超車”的優勢。 

早在十幾年前,上海已在積極探索發展可再生資源,並開始在風電、光伏領域進行探索布局。2010年世博會期間,申能集團參與建設的世博主題館光伏項目,一舉成為當時亞洲單體最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電站,目前,申能集團布局了一批風力、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分布在長三角、青、蒙、新等多個省市自治區。截至2022年11月底,裝機容量達到400萬千瓦。 

近日印發的《上海市推進重點區域、園區等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范建設的實施方案》還提出,實施組織“光伏+”專項工程,加快近海風電開發,推進深遠海風電示范試點,因地制宜布局陸上風電和地熱能項目。鼓勵大容量風電、光伏建筑一體化、農光互補等技術創新和項目落地。 

在能源低碳轉型成為全球共識的當下,氫能產業已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這一全新賽道,申能集團提早起步,打通氫能發展“制取—儲存—運輸—應用”等關鍵環節堵點,推動行業加快由導入期向產業化發展,當前,申能集團已經形成了氫能發展的“三縱三橫”戰略布局。 

申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迪南介紹,“三縱”著眼高端制造領域,布局氫氣制備、儲運設備、燃料電池三大產品,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裡”。目前,多家企業均已發展成為產業鏈相關環節的頭部企業,如浙江藍能、上海氫晨、鯤華科技、蘇州擎動等,其中不乏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的小巨人企業。“三橫”聚焦應用場景,推動三大縱向產品在示范應用場景落地,實現氫能應用完整商業閉環。 

目前,上海的氫能布局已經覆蓋氫能產業鏈各大環節。上游氫源供給方面,申能集團旗下上海申能能創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申能能創)、液化空氣集團與上海化學工業區將建設上海規模最大的氣氫和液氫充裝中心,其上游原料全部為化工區企業的副產氫,再經過提純后成為燃料電池汽車可使用的高純氫。 

燃料電池電堆及材料方面,燃料電池電堆研發制造企業上海氫晨科技已完成A+輪融資,申能能創還與億華通合作,將在氫能生態項目建設、氫能產品開發、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開展合作,以北京、上海為突破口,促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京津冀蒙和長三角地區商業化運營。 

《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表示,到2025年,上海要建設各類加氫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獨角獸企業,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突破1萬輛,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降低煤耗,服務國家“雙碳”戰略

當下,新能源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裝機規模和發電量結構佔比仍相對較低,同時,我國電力需求仍在穩步增長當中。在保障能源安全的戰略目標下,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稟賦決定了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仍將持續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提出,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因此,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顯得尤為關鍵。 

“申能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從參股電廠到控股電廠,再運行管理電廠,一直追求清潔高效。”黃迪南告訴記者,2008年投產的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申能外三發電”)就是典型代表,被稱為全世界煤耗最低、效率最高的電廠,保持國內外領先地位十年之久。2021年,申能集團控股供電煤耗282.7克/千瓦時,較全國平均水平低近20克/千瓦時。 

通過持續推進技術革新,讓火電廠的發電效率越來越高。申能外三發電被國家能源局授予全國唯一的“國家煤電節能減排示范基地”,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臨港燃機一期項目也是國內最先進的“環保調峰”電廠之一。 

黃迪南表示,“十四五”期間,申能集團將更積極融入國家“雙碳”戰略,服務國家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大局大勢,堅持海陸並進、集中式與分布式並重,推動煤電和新能源優化組合,積極布局儲能、CCUS等新興業務,打造綠色先鋒電力版圖。

筑牢底線,完善燃氣產供儲銷體系

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前提是要堅守能源安全的底線,天然氣作為最清潔高效的化石能源,在上海能源結構中扮演重要角色。

為了保証城市天然氣供應,在過去近20年時間裡,申能集團構建起了上游多氣源、中游一張網、下游多元銷售的“X+1+X”的天然氣產業鏈, 實現了上海管道燃氣的全天然氣化,有力地服務了上海能源結構優化、保障了城市燃氣安全供應。上游建立了“6+1”路的氣源,力圖避免單一路徑的風險,每年為上海匯集近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資源,中游是堅強的一張網,長度超過2.7萬公裡,如毛細血管一樣遍布全市。而下游是多元化銷售,為超700萬戶燃氣用戶提供優質服務,能源保障水平已日益完善。 

2022年,上海LNG(液化天然氣)站線擴建項目經滬浙兩地聯合核准正式開工,燃氣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國內首艘江海聯運型LNG運輸船“傳奇太陽”號交付投運,提升了天然氣資源保障和調配能力。目前,申能集團液化天然氣儲備能力54.7萬噸,氣化外輸能力達到214萬立方米/時,儲氣調峰能力全國領先,為全市燃氣保障供應夯實了底氣。 

另外,長三角作為我國能源消費集中地,近年來,申能集團積極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通過練塘首站向浙江反輸天然氣,以及滬蘇聯絡線開工,進一步夯實了長三角管網互聯互通、資源互濟互保基礎。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