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比肩輝瑞的國產新冠藥物VV116,是這樣研制和臨床試驗的
北京時間12月29日清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發表一項中國產新冠藥物3期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其結果表明,對於有高危因素的輕中度新冠成人患者,在至持續臨床康復時間方面,國產新冠藥物VV116是4天,非劣於輝瑞帕羅韋德(Paxlovid,奈瑪特韋-利托那韋)的5天,兩者的藥物風險比為1.17,且VV116的不良事件更少。
這項試驗由上海瑞金醫院趙任教授、上海仁濟醫院皋源教授和上海瑞金醫院寧光院士牽頭,在瑞金醫院、浦東醫院、上海公衛中心、仁濟醫院、曙光醫院、同仁醫院,華山醫院等7家上海定點收治新冠患者的醫院開展,是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期間首個針對新冠患者開展的國產口服抗病毒藥物“頭對頭”3期臨床試驗。VV116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研發的一種新冠病毒RNA復制酶小分子抑制劑。
這是NEJM發表的首個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冠創新藥臨床試驗,其在今年3-5月的上海疫情極度困難時期高質量完成,尤為難能可貴。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聽他們講述這款藥的誕生由來,以及這項高難度的臨床試驗是如何完成的。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發中國產新冠藥物VB116的3期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成果
醫學界第一學刊認可國產新冠藥的臨床試驗成果
什麼是“頭對頭”試驗?研究成果在NEJM上發表又意味著什麼?
“頭對頭,就是將臨床上已經使用的治療藥物或治療方法作為對照進行的臨床試驗,可看作是兩種藥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的直接比較。Paxlovid是目前全世界治療新冠的第一藥物,敢於在這個時期拿國產自研的藥物和Paxlovid直接比療效,本身就是一種大膽挑戰和突破。”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外籍研究員徐華強解析。
呼吸重症專家、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曹彬教授在解讀這項臨床試驗時指出,VV116和Paxlovid組各招募384和387受試者。受試者中,僅有23.4%未接種新冠疫苗﹔92.1%屬於新冠輕型患者。結果表明,VV116 組中位症狀恢復時間為4 天,Paxlovid組症狀恢復時間為5天。抗病毒藥物距離發病的使用時間,是影響藥物效果的關鍵因素。發病時間5天內使用抗病毒藥物兩組間無明顯差異。VV116與Paxlovid在臨床症狀恢復時間方面相當。在新冠病毒(鼻咽拭子)檢測轉陰方面,兩組也保持了相當的水平。
他認為,在安全性方面,VV116與Paxlovid也表現出類似良好的安全性,甚至在某些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低於Paxlovid,尤其是味覺障礙。Paxlovid是奈瑪特韋和利托那韋的復合制劑,其中利托那韋因通過肝臟的CYP3A4酶代謝,與眾多藥物存在相互作用。對部分無法停用基礎用藥的患者十分不便。因此,在安全性和用藥方便性方面,VV116可能更為良好。
VB116的3期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顯示,兩種藥物在給藥后不良人群對比
那麼,研究成果登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有多難?在美國有近30年科研經歷的徐華強說:“在美國科學界有一種說法,從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走出來的醫生可以獨步天下,作為麻省總醫院創辦的NEJM,是獨一無二的醫學學術第一權威刊物,我們熟悉的《柳葉刀》也隻能排全球第二位。學界一致公認,發Science難、發Nature難,發NEJM是難上加難。”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是由美國麻州醫學協會出版的評審性質醫學期刊和綜合性醫學期刊,創刊於1812年,是全球影響因子最高的醫學學術期刊,世界上每天都有數不清的臨床試驗成果,如此嚴苛挑剔的NEJM為什麼會選中VV116的3期“頭對頭”臨床試驗結果呢?徐華強認為,這充分說明這項試驗研究富有成效、成果有無比珍貴的價值,NEJM的評審都是國際權威醫學專家,絕大部分都不是中國人,他們超越國界,不帶任何的偏見,以科學的目光判定來自中國的研究成果,難能可貴。
瑞金醫院的醫護人員夜間查房,查看昏迷重症病人的瞳孔反射
新藥將有助抗疫
據曾參與VV116臨床前研發工作的徐華強研究員回憶,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著名藥學家、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蔣華良院士召集所裡的課題組,請大家把手頭的課題都先放一放,一起攻關這一關乎全世界人民健康的緊急難題。2020年1月19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成立了抗疫攻關小組,300多位科研人員放棄假期,發揮各自的科研優勢,聯手攻關。
一周后,蔣華良院士與清華大學饒子和院士領導的攻關團隊在全世界率先測定新冠病毒3CL水解酶(Mpro)高分辨率晶體結構,並將這一結構毫無保留地向世界公開。
知道病毒長什麼樣了,下一步就要搞清楚它是如何復制的,如何突破人體的免疫防線,怎樣才能限制它的復制。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RNA復制酶作為新冠病毒轉錄復制的核心組件,其功能在病毒變異中高度保守,如果能把病毒的RNA復制酶限制住,活性降低了,那麼不管它怎麼變異,都很難在人體內復制、存活。而且,我們發現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核苷類藥物,在抑制新冠RNA復制酶上同樣有效。”徐華強說。
經過46天的日夜奮戰,徐華強團隊成功解析新冠肺炎病毒RNA復制酶單獨結構以及結合RNA和抑制劑瑞德西韋復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闡述瑞德西韋等核苷類藥物抗病毒的精細機制,該成果2020年5月發表於國際頂刊《科學》上。
上海藥物所沈敬山團隊研究核苷類藥物已經有近20年的時間,徐華強團隊的這一成果為他們送來了重要的作戰線路圖,“相當於把新冠病毒的可能靶標找出來了,把鎖畫出來了,提供給沈敬山老師的團隊去尋找開鎖的鑰匙。”
沈敬山團隊在100多種候選小分子化合物中,夜以繼日地試驗、篩選,終於找到了幾種候選藥物,進而又進行改良,把通常作注射劑狀的藥物改良為口服藥物。“主要是根據新冠病毒攻擊人體上呼吸道、肺部的特點,進行藥物改良。”
據介紹,VV116在體外對新冠病毒原始株和已知突變株都表現出顯著的抗病毒作用﹔在小鼠模型上,低劑量的VV116就可將肺部病毒滴度降低至檢測限以下,可顯著改善肺組織病理變化,表現出較強的抗病毒功效。臨床前的藥代動力學等研究結果顯示,VV116具有很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其口服吸收后,迅速代謝為母體核苷,並在體內組織廣泛分布。2021年底,VV116在烏茲別克斯坦率先獲批用於新冠治療。
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教授點評VV116時指出,RNA復制酶是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發的重要靶標之一,針對此靶標研發的抗新冠病毒藥物不易受病毒變異的影響。臨床前研究和1期臨床研究,已經確証了VV116抗新冠病毒的活性和安全性,該項VV116與Paxlovid口服治療新冠比較的臨床研究,進一步驗証了VV116治療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丁健教授還表示,抗新冠病毒藥物是有效應對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我國在疫情有效防控取得積極重大成果的基礎上,出台二十條優化措施和疫情防控新十條,實施疫情更加科學精准防控,更加需要加強抗新冠藥物的研發、生產和儲備。口服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藥物具有使用方便、可及性好等方面的優勢,將在當前和今后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醫護人員關心關愛病房中的老人,將他們推送到窗邊感受陽光
疫情重壓下的高標准試驗
臨床前的研發歷盡千辛萬苦,藥物真正進入臨床后又是一道又一道的難關。在VV116孕育誕生的3年裡,蔣華良院士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他和參與VV116研究的各個團隊、上海各大醫院的專家團隊一輪又一輪地商討方案,就在2022年12月23日他驟然離世的當天上午,他開了兩個小時的線上協調會,籌備VV116藥品上市許可申報事宜。
據瑞金醫院相關研究團隊介紹,這項研究是今年上半年大上海保衛戰中完成的。在今年3月起,瑞金醫院不僅在48小時內完成定點醫院的轉換和陽性感染者的收治,派出21支醫療隊參與各定點醫院和方艙救治,完成核酸檢測等多重任務,更是在繁忙的臨床救治之際,全力以赴、保質保量完成了VV116的三期非劣效性觀察者設盲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
瑞金醫院歷來重視從臨床發現問題、通過科研解決問題、再回到臨床造福病人的轉化研究。尤其2019年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投入試運行后,這個5.4萬平方米,設有300張研究型病床的中心,圍繞國家創新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已經建設起標准化臨床生物樣本庫、臨床資源深度分析與挖掘平台、生物標記物與藥物研發及新藥創制平台、診斷試劑與儀器開發平台、分子病理與影像技術研究平台和臨床研究型病房六大平台,成功構建了臨床研究、平台運營體系。而基於轉化醫學中心的建設,也形成了與科研機構、研究院所、生物醫藥企等緊密、融合的開放與合作機制。同時,培養出一支優秀的、高效運行的研究團隊。
“入組的新冠病人來自於瑞金北部定點醫院以及瑞金醫院負責運營管理的各大方艙以外,還獲得了上海多個定點醫院和方艙的大力支持。”瑞金醫院副院長趙任介紹,“基於瑞金醫院總院發熱門診和病毒實驗室強大的臨床接診能力和實驗室檢測能力,為VV116臨床試驗對象的順利入組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VV116的臨床試驗中,入組對象主要設定為有症狀且進展風險高的輕中度新冠成人患者,這類患者多數具備基礎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本身基礎疾病有進一步加重的風險,同時服用VV116或對照組藥物后,也可能會有一定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這些都需要臨床上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給予積極有效的救治。”瑞金醫院醫務處長高衛益說,瑞金醫院在定點醫院配置了多層級的診療團隊,包括醫院專家組和由多學科組成的臨床診療組,負責臨床試驗對象的臨床觀察和救治,確保醫療安全。專家組由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瑞金醫院黨委書記瞿介明親自挂帥,帶領院級專家團隊共同“望聞問切”,借助遠程對話、床邊會診可視化系統,指導新冠危重症患者救治。多學科診療組由臨床醫、護、營養、心理等多學科醫護團隊共同組成,兼顧試驗對象的身體照護和人文關懷,幫助他們平穩度過感染期的生理不適,同時緩解焦慮情緒,全程配合順利完成臨床試驗過程。
當時,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院長寧光領銜指揮團隊,連續3個多月駐守醫院運管指揮中心,白天進行全院人員、物資、設備、空間等所有醫療資源的統籌調配﹔每天晚上科研討論如期舉行,每晚8點的VV116臨床試驗進展線上會議雷打不動。
“正是所有同道全力以赴,我們才能順利完成這項研究。”寧光說,“如今中國疫情政策轉向,國門即將打開,我們這項研究不僅為全球抗新冠小分子藥物的研發和臨床應用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經驗,也將為中國抗疫事業做出貢獻。”
曹彬教授評價,在面對疫情重大壓力下,仍堅持高標准開展新藥臨床試驗的困難可想而知,我們向所有在疫情期間開展嚴謹科學研究的團隊和受試者及家屬表示敬意,感謝他們為新冠患者診療進步所做的努力,不斷積累可靠循証依據,保障患者的臨床獲益。
(圖片均由上海瑞金醫院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