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將三點八萬家單位納入排污許可監管體系

一証式管理,守護天藍水綠(傾聽)

本報記者 田 泓
2023年01月05日09: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從2017年核發第一張國家版排污許可証,到2020年實現排污許可管理全覆蓋,5年來上海大力推進排污許可制改革,實施污染物排放一証式管理,探索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取得積極成效,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實踐。

 

  冬至以后,上海人的微信朋友圈裡“晒”起了一波夕陽紅。人們在下班途中,被絢爛的晚霞打動,紛紛停下腳步舉起手機。剛剛過去的2022年12月,上海創下了近年來當月僅一天輕度污染的歷史新紀錄,圓滿完成2022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目標。

  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率為91.8%,環境空氣質量6項指標連續兩年全面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生態美、環境優,排污許可制改革功不可沒。”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環評處副處長徐易偉說。

  2017年,《上海市排污許可証管理實施細則》出台,在全國率先明確將廢水、廢氣、固廢、噪聲等納入綜合許可,推進一証式管理。利用3年多時間,上海摸清了固定污染源底數,完成了排污許可管理分級。截至2020年12月底,上海共排摸5.2萬家排污單位,將3.8萬家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實現了排污許可管理全覆蓋。

  2022年,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建立了固定污染源信息庫,結合排污許可日常發証登記情況實施動態更新,並與執法部門執法對象庫實現了統一。同時,制定了《上海市固定污染源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辦法》和相關配套文件,結合排污許可管理類別,對固定污染源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探索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取得積極進展。

  收嚴排污標准,倒逼企業整改

  “以前進行環保管理,要參考各種標准法規,還難免挂一漏萬。現在,一本排污許可証把要求寫得一清二楚。”上海華誼涂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雲鵬說。

  華誼的這本排污許可証,詳細記載了企業廢氣、污水、噪聲、固廢等各類排放限值和自行監測、環境台賬記錄要求,以及主要產品、原材料和污染治理設施等信息。“排污許可証把原先分散在各項法規中的排污要求集中起來,為企業厘清了相關的責任和義務。”徐易偉說。

  排污許可証不僅是“說明書”,也是“助力器”。通過收嚴污染排放總量控制要求,上海倒逼企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實現改善環境質量的目標。

  針對冬季大氣擴散條件不佳的情況,上海對320家大氣重點排污單位提出要求:從11月到次年2月,月度排放量要在全年平均值基礎上減排30%。這項冬防管理要求被載入排污許可証,通過跟蹤評估和監管督促,將年度減排目標落實到位。

  華誼涂料過去採用活性炭處理廢氣,處理效率低、費用高。發証審核期間,金山區生態環境局建議企業對末端治理設施進行改造。企業投資640萬元引進有機廢氣治理裝置,處置效率從60%提高到96%。

  “雖然投資不小,但是花得值。”康雲鵬說,再也不用擔心排放超標,生產調度更加穩定,員工職業健康安全也更有保障。

  隨著排污許可制度的推進,上海逐步淘汰了一批無法滿足排污許可發証條件或沒有落實按証排污要求的企業。2018年至2021年期間,全市關閉停產或轉型的排污單位超過1.2萬家,而地區生產總值保持逐年穩健增長,有力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提升服務意識,優化審批程序

  上海雄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曾兩次申辦排污許可証被退回。公司總經理許進索性帶著電腦和資料,在區生態環境局“排污許可專用工作室”,跟著工作人員逐條填報。“自己動手填一遍,讓我對每個環節的排污要求和主體責任有了更深理解。”許進說。

  寶山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大隊長葉林介紹,轄區內排污企業多是中小企業,治污能力有限。開展排污許可証核發以來,他們每年都會派出工作人員,同第三方技術單位人員一起,到企業現場深度核查,發現並指導企業整改各類環保問題1000余項。

  在推進排污許可制改革過程中,環保部門服務意識不斷提升,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部分規范標准和自行監測操作難等問題,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對納管企業在線監測和雨水口、鍋爐監測頻次要求進行了優化調整,監測頻次由每月一次調整為每季度一次,一年無異常可放寬至半年一次,減輕了企業負擔。

  從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技術評估到環評審批,再到排污許可証的核發,常規流程要走4個月左右。2020年7月,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出台規定,明確臨港新片區的建設單位在辦理環評審批的同時,可同步申領排污許可証,“兩証合一”廣受企業歡迎。梅賽德斯—奔馳零部件制造服務有限公司利用新政,僅40多天就走完了全部流程。

  去年,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又向國家申請了開展排污許可制與環評制度銜接試點,進一步將“兩証合一”政策范圍拓展到閔行、青浦、奉賢以及上海化工區和24個重點行業,讓更多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徐易偉說,“兩証合一”試點實施以來,全市已有近30家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審批時間較常規流程減少2/3,大大緩解了企業投產前“取証”的焦慮。

  搭建信息平台,管理有跡可循

  到了企業自行監測的時間點,華誼涂料質量環安部專員楊渝杰來到廢氣排放口,用手機掃描標識牌上的二維碼,相關數據信息一目了然。與此同時,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總隊通過排污許可証証后管理系統,也收到了企業上傳的信息。

  目前,上海總計核發帶有二維碼的標識牌2萬余張,通過掃描排放口標識牌二維碼,實現排污許可証、監測和監管等信息的快速查詢。近年來,上海著力建設“一個平台,兩個翅膀”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平台,並於去年升級為固定污染源綜合監管信息系統,將信息化前移到排放口,前移到執法、監測現場,借助信息化手段,環境管理效能持續提升。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躍介紹,通過“一個平台”——排污許可証証后管理平台,企業排污和政府監管過程同時呈現在一個大屏幕上,清晰有據,大大提高了監管效能。

  “兩個翅膀”指的是現場監測移動端和移動執法系統。“一個平台,兩個翅膀”聯動,記錄了持証單位的監督管理過程,實現了對持証企業監管、監測、監察聯動的閉環管理。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總隊六大隊二級主辦李金婷說,過去,企業有時會對執法規范提出疑問。現在,執法的每個環節都在平台上有跡可循,讓監督工作同樣置於監督之下。“信息化讓執法行為更加精准、科學和依法,提高了監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5日 07 版)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