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想“圍爐煮茶”? 來虹口!

今年秋冬,繼露營之后,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很多年輕人開始喜歡上了“圍爐煮茶”。即使你還沒有嘗試過,但多半在網絡上已經對“圍爐煮茶”有所耳聞。無論是在朋友圈,還是短視頻平台,圍爐煮茶這一話題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光是短視頻平台上的播放量就高達29.2億次,並且其熱度仍然在快速增長。
“圍爐煮茶”為什麼會這麼火呢?帶著這份好奇,記者在虹口足球場附近,找到了一家可以在室外“圍爐煮茶”的茶舍,下面就讓我們先跟隨鏡頭去近距離體驗一下,圍爐煮茶的氛圍感。
慢火煨茶湯、瓜果伴一旁。在一方小院裡,大家暫且忘卻煩惱、卸下焦慮,從快節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閑”,這正好符合當下年輕人對於鬆弛感的追求。
現場一位年輕的顧客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喝茶,但是平時快節奏的工作中,更多的還是選擇喝方便快捷的咖啡提神,所以到了周末真的非常需要喝杯茶來放鬆自己,養養生。並且現在出去旅游的機會並不是很多,能在城市中找到這樣一處有樹林、有陽光、有煙火氣的地方,感覺自己仿佛已經置身於山野林間,讓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慢下來,喘口氣,非常舒服。
其實“圍爐煮茶”,乍看十分新穎,但早有淵源。現場茶藝師告訴記者,早在唐代,茶聖陸羽就在《茶經》中記錄煮茶的過程。時至今日,許多地方的人們對這種形式並不陌生。比如在雲南,“火塘烤茶”早已融入當地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
並且,由於圍爐煮茶一般是用炭火慢煮,所以最好使用發酵茶,例如熟普、紅茶、黑茶,也可以用年份茶,例如老普、老白茶、老岩茶,但綠茶類的就不太適合煮茶了。
而圍在陶罐身邊的紅棗、桂圓、柿子等茶配,主要是不能跟茶水搶味道,並且烤的時候要盡量放在鐵網邊緣,這樣不容易烤焦。
人在草木間、浮生半日閑。在如此極具暖冬氛圍的環境下,搭配上水杉林的自然環境,這種返璞歸真的場景,不僅讓人放鬆,拍照還非常的出片,感興趣的小伙伴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當然,也有不少市民想要自己在家體驗“圍爐煮茶”,但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為即便使用帶有通風口的圍爐,也無法避免炭火不完全燃燒產生一氧化碳,再加上室內通風條件有限,很有可能產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風險。因此,例如此類茶舍等室內空間都是選用電陶爐替代炭爐,確保顧客安全。
最后,請廣大市民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外出規范佩戴口罩,盡快接種疫苗,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來源:上海虹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