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主動種“苗”,保護脆弱人群!筑起戰勝疫情關鍵屏障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姜泓冰
2022年12月06日16: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2月5日傍晚,上海發布“我市繼續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的公告。

公告說,自12月6日零時起,除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醫療機構、學校(含托幼機構)以及密閉娛樂場所(包括KTV、棋牌室、密室劇本殺、網吧)、餐飲服務(含酒吧)場所等有特殊防疫要求的場所外,上海其余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証明。同時,保留全市常態化核酸檢測採樣點,繼續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對7天內無核酸檢測記錄的不再賦黃碼。

前一天,上海發布“我市優化調整疫情防控相關措施”,宣布從12月5日零時起,乘坐市內交通工具、進出公園景區等室外公共場所,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証明。

兩則公告寥寥百來字,許多市民紛紛轉發,熱望熱議。

走小步,不停步,上海不斷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同時,更多市民認識到要“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為健康去接種疫苗,共同努力提高整個城市的疫苗接種率。

然而,還有一些人對疫苗有種種疑慮。大江東工作室綜合梳理近日各方專家意見,盤一盤重點人群接種疫苗的必要性、重要性與安全性,希望為更多人解疑釋惑。

重要!下階段關鍵在於保護重點人群、脆弱人群

“走出疫情的關鍵,在於對脆弱人群的保護,建立免疫屏障。未來對新冠病毒流行的控制,可能不在於核酸清零,而是將病毒的致病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12月3日,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在中華醫學會2022年醫學病毒學大會上說。

12月1日,華山醫院感染病學科團隊公布聯合多個合作單位開展的系列疫苗研究成果:“普遍的疫苗接種與加強針接種,加上及時有效的重症患者救治,將是我們下階段的工作重點與挑戰。”

“即便新冠病毒毒力減弱,在短期內還會對脆弱人群造成損害。全球所有走出疫情的國家,在老齡化人群的保護方面都達成了共識,高齡與有基礎疾病者需要注射疫苗以應對可能的流行。”這個結論值得一讀再讀。

12月4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回應“老年人平時接觸的人不算多,是否沒必要接種?”時表示,老年人雖然活動范圍相比年輕人較為局限,但也會通過家裡的小輩、周圍接觸的人感染到病毒。近期國內疫情中出現了不少老年病例。而老年人感染后,發生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遠高於年輕人和兒童。在全球范圍,新冠重症和死亡比例有所不同,但共同特征是,沒有接種疫苗的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重症和死亡比例較高。

同一天,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在一次醫療行業醫院感控培訓活動中提醒,上海市有85歲以上老人45.8萬,當前應加強對新冠脆弱人群的識別與防護,如養老院、康復機構的老年人,以及血透、腫瘤等免疫能力低下的患者群體。

如何跑贏奧密克戎的傳播,防止醫療救治壓力過大,當務之急是擴大接種疫苗人群比重,強化重點人群、脆弱人群接種。普通百姓如你我,提前做好疫苗接種,不做病毒傳播中的“短板”“窪地”,就可以避免大家擔憂的醫療資源擠兌,這是上選,也是你我保護自己、家人乃至這座城市的應盡責任。

有效!“保護力”包括防感染和防重症、降低死亡率

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家強調,根據我國開展的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以及我國依法依規在自願知情同意前提下開展的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經過驗証。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疫苗在預防感染,尤其是預防重症和死亡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86歲的汪品先院士、91歲的新中國第一代勞模黃寶妹都已完成疫苗接種

為什麼有人在接種新冠疫苗后,依然發生病毒感染?

專家介紹,在接種無論2針還是3針疫苗后,28天內病毒中和抗體都會提升,接種加強針(滅活疫苗的第三針)更能達到較高中和抗體水平﹔6個月后,免疫力和保護效果會顯著下降、削弱,可能出現再次感染現象。但華山感染團隊的一項研究証實,第三針加強針(無論是同源還是異源)接種6個月后的抗體滴度顯著高於2針滅活疫苗6個月后的水平。因此,目前國內外都在推薦新冠疫苗的加強免疫。

專家們強調,對新冠疫苗“保護力”的理解,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預防感染,二是預防重症及死亡。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極大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張文宏團隊針對今年3-4月上海疫情的一項研究發現,2針全程接種或第3針加強免疫相較於未接種疫苗或僅接種一針疫苗的老年人,可降低76%的患者進展為重症。在2022年中國香港疫情中,接種2針疫苗和第3針(無論是滅活還是其他疫苗)加強針之后,患者死亡率分別降低12倍和32倍。

王福生院士在國務院聯防聯控發布會上指出,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和加強接種的60歲以上感染者,進展為重症的風險分別降低89%和95%。

張文宏教授最近表示,新冠病毒從原始毒株開始突變后,每一波進化速度非常快﹔然而,啟動疫苗接種后,對患者體內進行監控發現,病毒變異有所收斂。“目前病毒的變異局限在奧密克戎家族中,這說明接種疫苗或者在重復感染后,體內的免疫壓力對病毒的突變造成了很大約束。”

楊浦區江浦路街道在宣傳老年人接種疫苗知識

安全!國內外大量科學研究實証不良反應“比例非常低”

有些人、特別是患有慢性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對疫苗接種的安全性保持懷疑,擔心與正在進行的其它治療有沖突,或者引發某些“后遺症”。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日發布《關於印發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了接種禁忌判定標准,包括:

①既往接種疫苗時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

②急性感染性疾病處於發熱階段暫緩接種﹔

③嚴重的慢性疾病處於急性發作期暫緩接種,如正在進行化療的腫瘤患者、出現高血壓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發作、自身免疫性神經系統疾病處於進展期、癲癇患者處於發作期﹔

④因嚴重慢性疾病生命已進入終末階段。

12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王貴強接受採訪時表示,應由醫務人員科學判定接種禁忌。此外,重點人群都應積極接種疫苗,為自己的健康護航。

對於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上海市衛健委相關專家都建議接種新冠疫苗﹔腫瘤、術后患者則參考臨床醫師建議,結合患者健康狀況和相關指標,如病情尚不穩定,可暫緩接種。

另據國家接種指南,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與其他疫苗接種間隔至少14天﹔18歲及以上人群可以同時接種滅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發生一些特殊情況需要應急接種其它疫苗時,可不考慮間隔問題。

設在上海社區老年活動室內的一處疫苗接種點

全球多項研究已証實,無論針對老年患者、免疫抑制人群、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或具有合並症(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患者等,新冠疫苗接種都有較好的安全性,WHO的SAGE專家組(免疫戰略咨詢專家組)也推薦各類疫苗在上述人群中注射。

華山醫院感染學科團隊針對感染病學領域常見疾病進行的多項隊列研究提示,在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臟腫瘤等患者中,國產疫苗導致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均為0。他們與華山肝移植科牽頭的全球最大樣本量肝移植人群滅活疫苗安全性研究也顯示,對於移植后人群,疫苗接種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坊間流傳,疫苗接種后有很多不良反應。該怎麼看? 

華山醫院感染學科團隊解釋:短短兩年,全世界完成了130多億次疫苗接種,全中國超過90%人口完成接種。這一極高的全球接種率,意味著大量罹患各類疾病的患者,同時接種了新冠疫苗,導致了較多的偶合反應報道(即疫苗接種過程中,受種者正好處在一個疾病的潛伏期或者發病前期,疫苗接種后巧合發病)。偶合反應不是疫苗接種引起的,與疫苗無關,也不屬於接種后的不良反應。

也有部分患者不良反應發生在疫苗接種后1個月內,臨床上判斷和疫苗接種高度相關。國務院聯防聯控發布機制發布會顯示,截至今年5月30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超過33.8億劑次,累計報告預防接種后不良事件238215例,總體報告發生率為70.45/100萬,低於每年常規接種的疫苗,相對於龐大的接種基數“比例非常低”,不應影響疫苗總體安全性的評估。

12月4日,楊浦區平涼路街道黨建服務中心新冠疫苗接種點,不少市民嘗試吸入式疫苗接種

必要!實現共同願景更要共同努力

“全世界從未有一種疾病的疫苗,被全世界科學家們在一年多時間裡進行了如此完整和大樣本的探索。”華山醫院感染學科團隊在研究報告中寫道。

持續三年,眾多科學家與醫務人員全力投入這些科學數據的搜集、研究和展示,可以讓醫生和公共衛生領域工作者更好推廣和評估疫苗,讓群眾更全面了解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

感染學科專家指出,疫苗的廣泛接種是構建群體免疫屏障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對脆弱人群的保護,將是降低醫療擠兌、戰勝這場疫情的關鍵。

12月1日,醫務人員通過嚴格防護流程為楊浦區殷行街道久安養老院的15位老人上門完成第一針疫苗接種

“通過疫苗接種、藥物的治療,我們已進入到對病毒馴化、控制的階段了。”張文宏教授說。為提高疫苗效力,他還建議,在接種第三針加強針時選擇異源接種,並呼吁未來開展第四針疫苗接種。

(本文圖片分別來自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公眾號“滬小康”和上海楊浦融媒體中心)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