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這個居委收到一封感謝信

2022年11月23日16:21 |
小字號

“感謝廣中路街道培養這些好干部,讓我們看到年輕干部的共情能力、引領能力、協商能力……”

近日,同心路1035弄一戶獨居老人的家屬向廣中路街道八字橋居委會送來了一封手寫的感謝信與一面錦旗。在感謝信中,家屬們還原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馮老是一名獨居老人,年過七旬,長期患病,身體衰弱。兒子仍在上班,且無條件與其共同居住。近幾個月來,馮老外出鍛煉、就醫時多次摔倒,遭遇險情。

“一次是近40度的高溫天,他在居委會對面的健身步道摔倒,是居委會工作人員護送他安全到家。這次,他在家裡摔倒爬不起來,所幸居委會及時發現,避免了進一步的傷害。”馮老家屬介紹。

“關心轄區內的高齡、獨居老人,這是我們的工作職責,是我們應該做好的。”八字橋居委會主任宋正宏說,“巧就巧在,馮老就住在居委會辦公地所在的樓棟,不管是發生了險情,還是疫情期間用餐問題,我們都能及時照應。”

八字橋居委會所轄的幾個小區老齡化程度都比較深。為服務好、關心好孤老、空巢老人,居委會採取了“1+1+1”的助老服務制度,即1位樓組長、1位小區“塊長”、1位老齡條線社工,“每周至少上門一次”,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居家養老互助網絡。除此之外,小區還有18位“老伙伴”志願者與高齡老人結對,以“小老人”關心“老老人”的方式,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每位‘老伙伴’與4-5位老人結對,不僅經常去敲門、為他們訂愛心餐,關心老人的人身安全、生活情況,也會和老人聊聊天,排解孤單。”老齡條線社工小孟向記者介紹。

王芝蘭阿姨便是與馮老結對的“老伙伴”、住在他家隔壁的好鄰居。馮老摔倒在家、做飯燒糊了鍋,都是她第一時間發現異常,“馮老喜歡獨居,但年齡大了難免有一定風險。我和他是二十多年的鄰居了,有能力肯定要多關心,經常敲敲門,看看情況如何。”

“作為基層服務工作者,我們要為轄區內老人的居家養老‘兜底’,讓家屬們更加安心。”居委工作人員說。

(來源:上海虹口)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