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悠然國慶長假后,上海開啟全球約會季
國慶假期,各大博物館、演藝中心、郊野公園成為上海市民游憩的熱門去處。街角的咖啡館、門口的口袋公園、紅色電話亭變身的小巧書店……這些人們因平日腳步匆忙不曾細品的城市“微更新”,為假日的慢生活注入詩意。首次發布的“最上海”旅游指數(2022年度)報告顯示:近五年來,上海在各大互聯網平台持續活躍的文旅場所、點位多達1030處。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因為有了人的活動,城市的風景才有了靈動的注腳。如何讓市民游客“游”好上海?上海雕琢城市,始終秉持人民城市的理念,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的主基調。近年來,上海陸續在黃金地段開放諸多公共空間,老廠房、老建筑、新公園如繁星勾連起城市之美,為老百姓增添了許多“家門口的好去處”。前段時間,靜安區唯一一個沒有公園的街區——曹家渡街道,充分聽取居民意見、反復調整改造方案,將一塊處於三區交界的綠地改造為口袋公園。把居民需求感受放在考慮問題的首位,哪怕只是一個一千平方米見方的口袋公園,也要做到讓居民喜歡、願意為之駐留。
上海“可期”還體現在這個假期的消費市場。9月30日至10月6日,上海全市線下消費金額407.7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成﹔線上消費金額約254.8億元,同比增長2.9%,首店首發成為拉動消費的“火車頭”。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新增首店703家。近年來,上海著力培育全球大賣場,創新零售商業模式,增強消費場景體驗感。上海的努力不僅讓自己的櫥窗裡充盈許多全球首發的國外品牌,也讓國潮品牌從這裡走向全球市場。
文匯報報道上海十一黃金周旅游
長假最后一晚,上海以一場全球對話開啟一年中最忙碌的“約會季”。第34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舉行視頻會,李強、龔正與來自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位企業家在“雲端”共話上海發展。
解放日報報道第34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
汲取外部治理智慧和國際經驗,是上海多年來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成功密碼之一,也是上海以國際都市的姿態參與全球治理的自信表現。上海既有海納百川、大氣謙和的胸襟,又有追求卓越、開明睿智的眼界,不僅著眼於自身發展遇到的現實問題,更思考著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應如何服務全國、經略全球。在全球發展不確定性加劇的形勢下,這樣傾聽世界、好問決疑,務實而珍貴,讓全球市場主體始終相信上海“可期”,也為即將在本季度登陸上海的第五屆進博會、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等全球盛會暖了場。
“相信中國,看好上海”,是國際企業家在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上向全球投資者傳遞的共識。這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接下來的約會季裡,上海將釋放出更大的磁力和魅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