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國產大飛機C919取証了,大飛機“人”的故事都在上海這棟樓裡

2022年10月09日09:12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C919取得型號合格証,成為國產大飛機事業的又一裡程碑,在這背后,許多人為之全力奮斗了十幾年,留下了無數感人故事。為充分展示上海市高端裝備制造的最新成就,展現“航空強國、四個長期、永不放棄”的大飛機創業精神,上海市總工會、中國商飛公司黨委共同策劃舉辦“一定要把大飛機搞上去——中國C919大型客機研制群英譜影像展”,自10月7日至11月6日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宮展出。

現任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技能大師胡雙錢,曾創下“0.024毫米”傳奇。2014年5月,C919首架機結構總裝正進入沖刺階段,胡雙錢當時所在的鉗工一組接到一個價值上百萬元鈦合金特制件的特急任務,加工尺寸各異的36個孔,要求孔徑精度0.024毫米,不到頭發絲直徑的一半。能不能實現這一“苛求”?在場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有人擔心精度達不到要求,給公司、國家造成巨大損失。關鍵時刻,作為組長的胡雙錢站了出來勇擔重任。“不試試怎麼能說不行?”他拿到零件和工裝樣板后,立即反復比對探索加工方法。考慮到鈦合金加工性能不穩定,他採用紅油配合壓縮空氣冷卻,同時採用圓柱銷定位的方法。在胡雙錢穩重的操作下,僅憑一雙巧手和傳統的銑鑽床就完成了加工,且產品一次通過檢驗。

C919大型客機外場試驗隊副隊長、C919型號副總設計師趙克良則是一位一次次親歷失速試飛的副總設計師。當飛機進入失速試飛階段,會產生劇烈的抖振並進入無指令偏軌。這類試飛在民用飛機試飛領域屬於一類高風險等級,即便對訓練有素的機組而言,都是極具挑戰的任務。作為一名年紀不小的“60后”,趙克良卻一定要冒著危險登上一架還在試驗中的飛機,他說:“我的飛機我負責,我為飛機負全責。隻有親身登上飛機,才會有最直觀的感受。”

中國商飛C919項目高級顧問、試飛中心高級試飛專家錢進曾帶領團隊完成C919首飛這一舉世矚目的歷史重任。當時還有一個“小插曲”——C919首飛那天,2017年5月5日,當日氣象條件關鍵要素處於臨界狀態,飛與不飛都有充足的理由。作為有著40年飛行和應急處置經驗的老飛行員,錢進在綜合評判機組技術和飛機狀態后,信心滿滿地下定了決心。“我們飛!保証安全完成任務!人在機在!確保萬無一失!”正是這一基於科學分析的果敢抉擇,C919首飛如願圓滿完成。

這些小故事都在影像展中呈現。據悉,此次影像展以職工為主體,講大飛機“人”的故事﹔以歷史為線索,講大飛機“史”的故事﹔以精神為靈魂,講大飛機“魂”的故事﹔以發展為導向,講大飛機“夢”的故事。

影像展共分為九個篇章,依次為:艱難歷程、夢想起航、匠心獨運、一飛沖天、追冰逐日、圓夢藍天、大國展翅、繼往開來、再鑄輝煌,採取時間軸形式,以視頻、音頻、圖片、實物、模型等內容,聚焦了C919大型客機從立項到取証的十五年歷程,匯聚了123位政治過硬、信念堅定、業績突出、具備一定榮譽基礎的勞模先進,其中有全國勞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獲得者13人、中央企業勞模1人、上海市勞模2人、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22人、大國工匠2人、上海工匠3人。

影像展設在市工人文化宮三樓,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時至12時,13時至16時30分,每周一閉展﹔20人以上的團體觀眾安排專人講解,須提前在上海市總工會官方微信“申工社”預約平台進行線上預約,超50人分批預約﹔體溫正常、“隨申碼”綠色、持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証明的,方可參觀。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