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從破命案到反詐騙,上海刑警803這樣追凶護民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巨雲鵬
2022年08月04日15: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8月3日是第四個上海刑警803主題日,幾天前,上海警方向媒體披露了近期刑警803牽頭偵破的3起命案積案。

1996年4月,南匯蘆潮港地區一個雜貨店裡,店主夫妻被殺害,店內現金被洗劫﹔2001年5月,浦東周家渡地區一間民居裡,69歲的趙老太在家中遇害身亡﹔2001年12月,閔行區馬橋鎮一幢民宅裡,房主在家中被殺害,周邊都是農田,沒有目擊証人。

3起案件發生的20多年后,正義沒有缺席。今年以來,分別涉3起案件的4名犯罪嫌疑人,相繼被上海警方抓獲並刑事拘留,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3起積案告破,將人們的記憶帶回90年代熱播的《刑警803》,劇集裡,這樣的疑案、懸案不斷,上海刑警抽絲剝繭、破案追凶,使盡渾身解數﹔近30年過去,隨著社會治安變好、偵查手段更新,重特大案件的告破已經以小時計算——截至2021年,上海連續7年實現當年命案全破,連續4年實現搶案全破。

每一起命案的告破,都是一次對事實的還原,都是一次對死者的告慰和家屬的慰藉,都是一次對犯罪分子的震懾,都是一次上海刑警對真相與正義永不止息的追尋。

26年,線索代代傳承抓獲真凶

1996年4月2日深夜,蘆潮港的雜貨店夫妻被殺害,店內現金洗劫一空。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會同原南匯分局刑偵支隊展開專案偵查。

彼時的蘆潮港還是農村,地廣人稀。案發地點偏僻,又時值深夜,現場遺留的有效線索較少。經大量走訪調查,專案組發現曾有兩名外地口音男子在附近出現過,案發后卻銷聲匿跡。

蘆潮港案黑白的案卷資料

在沒有監控、生物信息技術不發達、計算機技術不普及的當年,尋人如同大海撈針。但“案件不破,專案組不撤”,專案組將現場所有查找到的與兩人相關的物品固定,提取生物信息,線索和物証資料26年一代代傳承,並在不斷更新的生物信息庫中比對線索……

2022年5月下旬,案件偵查工作取得突破。根據相關生物信息比對,專案組發現有犯罪前科的外省男子武某某有重大嫌疑,隨著調查深入,武某某的多年好友耿某某也進入偵查視線。掌握固定証據后,專案組在河南警方大力協助下,一舉將兩人抓獲歸案。

面對周密的証據,兩人交代了埋藏26年的秘密,開始只是搶劫,得手后害怕行蹤敗露,將雜貨店老板夫婦殘忍殺害。

“案發時,兩人才20多歲,到上海闖蕩,身上錢財揮霍一空,心生歹念搶劫”,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一支隊副支隊長葉阿忠說,兩人搶了兩三百元,一路幾乎靠兩條腿走回老家,20多年來一直務農、打工,仍然窮困。“案件偵破,一來是刑偵技術進步,如大數據、生物信息等技術發展﹔二來是刑偵民警一代代堅持和傳承,一切証據始終完好保存,兩人最終落網。”葉阿忠說。

另外兩起命案積案告破,也基於刑偵技術發展和對破案使命的代代傳承:2001年5月發生在浦東周家渡地區的趙老太遇害案,時年17歲的犯罪嫌疑人21年后進入警方視野,被抓獲歸案﹔2001年12月發生在閔行馬橋鎮的農宅命案,21年來,辦案民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翻出案卷重新梳理分析,犯罪嫌疑人劉某某最終落網。

過去3年,上海警方破獲百余起歷年命案積案,源自技術更新進步,更離不開幾代刑警的共同努力。

165次,將一枚指紋“印在腦中”

各類刑偵影視劇中,最廣為人知的生物信息是指紋,在各類懸案、疑案中,往往是鎖定犯罪嫌疑人的關鍵。

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刑技中心痕跡檢驗高級工程師劉志雄從1990年開始就和指紋打交道,在他眼裡,僅一平方厘米左右大的指紋,內有大文章,每一枚都獨一無二。

2000年11月,上海楊浦區發生一起凶殺案,受害人中午在一處高層住宅遇害,犯罪嫌疑人逃之夭夭。根據現場証據,民警們判斷這是一起入室盜竊被撞破,竊賊心生歹念導致的命案。

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九支隊政委錢世平當時參與了該案偵辦,綜合各方証據,認為罪犯應該身材瘦小,一路攀爬至受害人房間,“現場非常慘烈,罪犯窮凶極惡,令人發指。”

最終,破案的關鍵指向民警在現場提取的一枚特殊指紋。

劉志雄在工作中

對這枚精心提取的指紋,劉志雄一“看”就是11年,從成千上萬的指紋信息中尋找它的主人。每一年在全國公安機關相關業務交流中,他都要招呼外地指紋專家留意,根據各地搜集的疑似指紋信息,共查找對比了165次,每一次都像對待一個新的指紋一樣查看特點,探尋可能。

“2011年,一個大連同行說,有一個挺像的指紋”,劉志雄一拿到指紋樣本,幾乎立刻肯定是自己要找到那個,“11年裡,那枚指紋印在我腦子裡,一看我就知道,是了,找到他了!”

在當地警方配合下,指紋主人被找到,確如上海刑警所分析,身材瘦弱。經審訊,此人交代了2001年的罪行:在上海謀生的他,因貪財物,通過爬樓實施入室盜竊,被撞見后將受害人殺死。

“信息技術不發達的時候,找人的過程就是大海撈針”,劉志雄說,一些案子可能要花很多年,可能找到犯罪嫌疑人時,受害人家屬已不在了,甚至犯罪嫌疑人都不在了。但對每一起案件的執著,是刑警的職責所在,“找到罪犯,告慰逝者,給家屬一個真相,為法律提供一個事實,對自己也是一種交代。”

1.4億余條,攔截電信詐騙有害短信

錢世平所在的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九支隊,專門負責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與20年前在案件現場與窮凶極惡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相比,他和同事們則是和一條條電信網絡詐騙“產業鏈”做斗爭。

今年5月,公安部公布五類髙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分別是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這5種詐騙類型發案,佔比近80%。

“作為侵財型犯罪,詐騙犯罪看起來危害性沒有暴力犯罪那麼惡劣”,錢世平說,但這只是表象,詐騙犯罪一旦得手,受害人往往遭受大量財產損失,社會危害性極大,特別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工明確,廣告發布、資金流轉、軟件開發有時均由不同主體進行,打擊難度極高。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在一起案件中,一個以公司業務郵件為幌子的詐騙團伙落網后,專案組審訊調查發現還有受害人正准備匯款,好在是周五下午,銀行相關業務休息。“民警電話過去,受害人是一個外企高管,問起最近有無異常情況,對方完全不知道,也不認為自己會受騙”,后經民警提醒,該外企高管想起最近要給總公司匯的一筆款,經聯系核實才發現原來是詐騙。“盡管這個團伙被抓,但境外資金流轉仍有人操盤,一旦匯出,很難追回”,錢世平說。

與面對暴力犯罪分子時,多數是公安民警沖在一線不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需要多部門單位的協同配合,打、防、管、控一體推進。坐落在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803”號大院裡的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除刑偵民警外,還有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互聯網公司統一入駐,對全市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統一受理、統一查詢、統一封堵、統一查處。”

2021年,上海警方累計阻斷詐騙電話4200萬余通,攔截有害短信1.4億余條,日均發送勸阻短信14萬余條、撥打勸阻電話1.1萬余通,避免群眾財產損失11.98億余元。

錢世平說,對於電詐案件,快破案不如不發案,多追贓不如不受騙,與一般印象不同,在騙子營造的環境中,大學教授、醫生、公務員、大學生一樣會被騙,“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在抓獲更多詐騙犯罪嫌疑人的同時,提高更多市民的反詐騙意識。”

從勇斗歹徒、除暴安良,到不斷勸說、阻止詐騙,時代變遷,市民眼中的“刑警803”有了更豐富的形象,但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打擊犯罪分子的目標始終不變。

(圖片均由上海公安機關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