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經歷考驗和洗禮,磅礡力量生生不息

人民日報記者曹玲娟、季覺蘇 人民網記者唐小麗、王文娟
2022年06月30日12:06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6月25日—27日,黃浦江畔,世博中心,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在此舉行,各方矚目。

這是中國共產黨開啟第二個百年新征程后,黨的誕生地上海召開的第一次黨代會。這也是在艱苦卓絕的大上海保衛戰后召開的一次黨代會。今年3月以來,面對空前膠著反復的疫情形勢,上海全市上下展開夜以繼日的奮戰,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挺過一個又一個極限挑戰,實現和鞏固了社會面清零的成果,打贏了大上海保衛戰。

6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在世博中心開幕。陳正寶攝

6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在世博中心開幕。陳正寶攝

經歷過考驗和洗禮的上海,磅礡力量生生不息。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新征程上,上海必須把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作為最集中的工作導向和最鮮明的奮斗指向。

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

——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世界影響力”

這五年,極不尋常。歷經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經受住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考驗,上海在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征途上,始終保持排頭兵姿態和先行者擔當。

盤點過去的五年,上海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連續跨過3萬億元、4萬億元兩個大台階,2021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達到4.32萬億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

陸家嘴金融中心。人民網記者 王文娟攝

陸家嘴金融中心。人民網記者 王文娟攝

再看一組數據:2021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突破2500萬億元,口岸貨物貿易總額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超過4700萬標箱,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1%,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萬家,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城市發展到這一能級,要繼續做大做強,隻能在高質量發展上下苦功。報告中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直接體現,是構筑上海雄厚物質基礎和綜合實力的關鍵所在。

上海今后五年的目標是,更深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使更多的“上海指數”“上海價格”成為世界市場的晴雨表,更多的“上海標准”“上海方案”成為國際規則制定的參照系,更多的“上海創新”“上海品牌”成為享譽全球的金名片。

應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五年來,上海開放型經濟優勢更加彰顯。截至2021年底,外資企業超過6萬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到831家,外資研發中心達到506家。

報告中強調,開放是上海的最大優勢。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和深度鏈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上海要堅定不移融入經濟全球化體系,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說:“世界級的影響力,要有世界級的金融、科創、產業集群。未來新片區將著重培育上述功能,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應有的貢獻。”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

——創造高品質生活,打造人民城市

新征程,上海將朝著怎樣的目標努力,建設什麼樣的城市……黨代會上,大家爭相發言,描摹心中的理想之城。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

報告中也明確提到,創造高品質生活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上海,萬商雲集,市列珠璣。但高樓大廈背后,也有逼仄狹小的舊裡陋室﹔燈火輝煌的繁華之外,百姓柴米油鹽的煩心事也必須聽得真切。

外面陽光明媚,一進樓梯“伸手不見五指”,每天早上還要倒馬桶……在上海老城廂,還有一些居民深受“住房難”困擾,絕不能讓他們被高速現代化的城市發展落下。

舊區改造,民心所盼。當報告講到“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裡以下房屋五年累計已實施改造308萬平方米,這一困擾上海多年的民生難題今年將歷史性解決”時,全場掌聲雷動。

曾經的寶興居民區金陵東路地塊,與附近外灘建筑群形成鮮明對比。資料圖片

曾經的寶興居民區金陵東路地塊,與附近外灘建筑群形成鮮明對比。資料圖片

“沒有住過的人,很難體會到二級舊裡的居住條件是多麼窘迫。舊改的陽光,不僅照進我們寶興裡,也照在更多居民的心上。”黃浦區外灘街道寶興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徐麗華激動地說。

一條黃浦江,見証上海從開埠到改革開放的百年歷程﹔溫婉秀氣的蘇州河穿城而過,盡顯人文魅力與煙火氣。上海,因水而興,依水而建,“一江一河”為主軸,6300多平方公裡土地上,星羅密布著大小不同的水港、河道。

2017年,黃浦江兩岸45公裡公共空間貫通開放,灰扑扑的“工業鏽帶”變成五彩繽紛的“生活秀帶”。2020年末,蘇州河42公裡濱水岸線也基本實現貫通開放。一江一河,還江於民,還河於民。

“報告蘊含著濃厚的為民情懷,我深深體悟到,人民是城市的根本。”長寧區華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白燕說,“6月1日起,中山公園的‘打開工程’全面復工,居民們又會有更多休憩去處。”

6月1日起,武康大樓外拍照打卡的年輕人多了,這成為上海“重啟”的標志之一。從百年歷史建筑到“網紅打卡地”,武康大樓經歷了架空線入地,能工巧匠考究細節、修舊如舊,底層商鋪優化業態,周邊街區微更新等多個工程,最后舊貌換新顏,成為撬動城市旅游的流量入口。

武康大樓煥發時尚魅力。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武康大樓煥發時尚魅力。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不因事小、事難而不為。截至目前,上海依托“建筑可閱讀”,已開放建筑超過1000處,基本實現建筑的可讀、可聽、可看、可游,建筑、街區、城市融為一體。

走出一條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新路

——實現高效能治理,探索一直在路上

繪好超大城市治理“工筆畫”,更加注重在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超大城市治理必須發揮人民主體作用,要堅持問計於民,汲取群眾智慧……大會期間,與會代表熱切關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報告中明確提出,實現高效能治理是發揮和彰顯我國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是超大城市抵御風險挑戰、永葆生機活力、始終安定有序的根本支撐。一次次先行先試的實踐表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探索高效能治理,上海一直在路上。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調研,首次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

古北市民中心牆上的“彩虹橋”。人民網記者 唐小麗攝

古北市民中心牆上的“彩虹橋”。人民網記者 唐小麗攝

“總書記囑咐我們,一定要把老百姓大大小小的事情辦好,要把他們的操心事、煩心事一件一件地加以解決。”虹橋街道榮華居民區黨總支第一書記盛弘回憶起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的情景仍很激動,“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次提出地,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逐步探索如何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真正實踐好、發揮好。”

這次疫情,讓盛弘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小區門怎麼開,團購怎麼開展,每日疫情怎麼報告,核酸怎麼檢測……都需要集思廣益,我們還召開了線上信息溝通會,問計於民,收集大家意見。”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考察指出,要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智慧“治”城。上海以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和卓越心,求解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世界性難題。“選擇城市管理的應用場景時,重點要關注市民的急難愁盼。”浦東新區張江鎮黨委書記王慶說。

合租房內外安裝“四件套”。浦東新區張江鎮供圖

合租房內外安裝“四件套”。浦東新區張江鎮供圖

在張江,共有5萬多套住宅,其中1.2萬套是合租房。“調研發現,合租房存在燃氣泄漏、治安等多方面安全隱患。”王慶說,張江通過三方共同推進的辦法,在合租屋內安裝了燃氣、煙感,屋外裝了可視探頭、緊急報警按鈕,以消除安全隱患。“這三方是政府出資購買數據信息,企業負責安裝並提供數據信息和保險服務,居民也承擔一部分費用。”

“今后五年,上海要搶抓新發展機遇,成為數字文明的先導者、開拓者。”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城運中心主任徐惠麗坦言,“這次疫情,給大家觸動很深。在極端情況下加強協同抗風險的能力,不是簡單的應急體系建設問題,而是整個政府職能的提升。要建設好數字政府的‘底座’,政府各個部門打通數據壁壘,逐步實現業務協同,在一個平台上實現資源流動。隻有夯實了數字政府這個‘底座’,大家在一個平台上,才能真正發揮最大效能。”

在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權衡看來,這次黨代會對疫情后提振信心、穩定預期有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通過對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讓大家更有信心﹔對未來五年工作的整體部署,讓大家充滿希望。打贏了大上海保衛戰,我們要團結一致向前看,重整行裝再出發。”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