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盲盒不盲,銷售不能“打悶包”

上海出台《指引》:隱藏款概率須公示 單價不得超過200元

2022年01月15日09:29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近年來火爆的盲盒在產生一系列社會負面影響后,引發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昨天發布《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規范盲盒經營活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不是法外之地

盲盒經營活動,是指經營者在事先不告知商品具體型號、款式或服務內容、提供方式的情況下,以消費者隨機抽取的方式銷售特定范圍內商品(包括服務)的經營模式,包括互聯網、實體店、自動販賣機等銷售形式。

“盲盒絕對不是法外之地。”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競爭處副處長吳艷東表示,盲盒經營活動應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經營范圍一般在生活消費、文藝娛樂等領域內。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禁止銷售、流通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進行銷售。

《指引》明確,對銷售資質、存儲運輸、使用條件等方面有嚴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進行銷售,如特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體動物等。

保護未成年人

雖然《指引》並非強制性文件,但其中多項條款有上位法律法規的依據,盲盒經營者如不執行,可能有違法違規風險。

吳艷東指出,市場監管部門在調查中發現,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盲盒產品普遍存在“打悶包”現象,不標示商品種類、抽盒規則、商品投放數量、隱藏款抽取概率等信息,涉嫌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尤其是知情權。

監管部門認為,消費者最關注的盲盒抽盒規則、投放數量、隱藏款抽取概率等都是要向消費者公示的必要信息。《指引》明確要求盲盒經營者公示這些信息,並保留完整的概率設定、抽取結果、發放情況記錄以備查。

一些將目標瞄准幼兒和金融市場的盲盒也需要引起高度警惕。《指引》設立了未成年人保護機制,要求盲盒經營者不得向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應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方式確認得到監護人同意。盲盒經營者如不落實《指引》的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將涉嫌違法。一些打著“証券盲盒”“理財盲盒”等幌子的涉金融類營銷活動,也在法律法規和《指引》的禁止范圍內。《指引》要求盲盒經營者不得開展涉金融類營銷,不得有介入二級市場的做市行為,不得開展天價炒作、過度營銷、飢餓營銷。

提供保底機制

近期因涉及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額消費,造成食品浪費等問題,肯德基與泡泡瑪特聯名款盲盒套餐陷入輿論漩渦,對於這類行為,《指引》也提出了多條倡導性建議。

此外,市場上有些盲盒更是別有用心,用精美又稀有甚至根本不存在的“隱藏款”來吊人胃口,誘使部分消費者失去理性,花重金反復消費。

參與制定《指引》的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郭衛紅表示,《指引》特別增設了相關公平交易條款,建議盲盒經營者發現同一消費者在購買同一系列盲盒商品支付達到一定金額或者一定的量(次數、盒數)時,提供合理的途徑使其可以獲得隱藏款商品或者整套系列商品,簡單說就是保底機制。

即使隻購買了一兩個盲盒,消費者也有權主張法律保護的公平交易權。《指引》明確,經營者不得以盲盒形式抬高普通商品價格。盲盒內商品實際價值應與其售賣價格基本相當,單個盲盒的售價一般不超過200元。

(責編:鄔迪、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