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普陀曹楊新村:新中國先行者,新時代再出發

唐小麗
2021年11月13日09:25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提起曹楊新村,上海人都不陌生。

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建設的第一個工人新村,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始建於1951年。日前,曹楊新村迎來70歲生日,讓這個承載著記憶和榮光的名字,再度吸引了不少關注的目光。

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普陀區新聞辦供圖

這裡是人民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地,“鄰裡單位”規劃理論在這裡首次落地,全市第一家工人新村商業網點、室內菜場、學校、衛生所,全國社區商業示范街蘭溪路,全市首個高線公園百禧公園等相繼落成。

這裡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成果匯聚地,曾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中國街道之星、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等諸多榮譽,走出了一大批全國和市級先進典型。

這裡也是基層管理服務的創新探索地,曾被上海市委、市政府命名為上海市“十面紅旗”之一,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社區黨員服務中心,並率先探索試點區域化黨建、垃圾分類等改革破冰工作。

……

這裡,擁有太多的“第一”和“首次”,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和榮光,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傳統,在這裡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風雨七十載,老房煥新生,這是歷久彌新的工人新村

上世紀50年代,為了解決工人階級住房難問題,上海市開始規劃工人新村建設。1952年6月30日,陸阿狗、楊富珍、裔式娟等勞動模范和大批先進工作者、工人,手捧鮮花,懷揣著市政府頒發的居住証,敲鑼打鼓,搬進了新居。

今年已經91歲高齡的裔式娟,身子骨依然很硬朗。從舊社會工廠的苦日子裡熬出來,對於當下的生活,裔式娟覺得很滿足。

解放前,裔式娟家裡八口人,父親四十歲就去世了,母親裹了小腳無法勞作,全家的重擔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1949年,上海解放。解放后的裔式娟也終於有了盼頭,工人階級不再被壓迫,而成了國家的主人翁。

裔式娟(右)與工友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在工廠,裔式娟1951年參加了共青團,年底就加入了共產黨,還是紡織小組第一個入黨的。1952年6月底的一天,曹楊一村大門口鞭炮齊鳴,那一天,22歲的裔式娟帶著一個裝了兩件舊衣服的破舊手提箱,來到了這片新落成的樓房,隨風飄揚的橫幅上寫著“歡迎先進生產者入住曹楊新村”。

包括裔式娟在內,新中國第一個社會主義工人新村的首批住戶,是光榮和自豪的。他們是經過層層選拔的一線工人、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上海,住房條件普遍較差、“滾地龍”遍布,曹楊新村無疑極具吸引力。盡管三個家庭共用廚房和廁所,但裔式娟還是感到,自己過上了夢想中的生活。這裡的房內鋪著木地板,有煤氣可用,出門綠樹成蔭,流水潺潺。

圖為1952年7月1日,工友們湊在一塊兒在草地上下棋。普陀區新聞辦供圖

曹楊新村是一個樣板,這種分配方式背后是示范的力量。首批住戶就是最真實的榜樣,向身邊的工友們展現著生活的光明前景:讓我們一起好好生產建設,大家將來都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但是,70年來,隨著歲月變遷,當年的代表性建筑日漸老化,住起來也不那麼舒服了:廚房、衛生間三家合用,似乎也不那麼方便﹔磚木結構的房屋,樓上走路,樓下“咚咚”作響……

改造前的曹楊新村。普陀區新聞辦供圖

2019年12月,曹楊新村啟動舊住房成套改造簽約,至2021年4月初,居民已全部簽約搬出。目前,改造施工已經基本完成,居民正在陸續回搬中。改造后的曹楊新村,仍然保留了“白牆壁、紅屋頂”的建筑風貌,實現了廚房、衛生間的各戶獨用,還加裝了多功能路燈等智慧應用,成了鬧市區裡的“小洋房”。

“沒想到我年紀這麼大了,還能再住進‘新房子’裡,國家始終沒有遺忘我們。”裔式娟覺得,曹楊新村“老房新生”就是黨踐行初心使命,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的體現,曾經黨教育他們要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這也是他們這麼多年能夠堅持奮發圖強,以身作則服務群眾的理念支撐。

老房加新梯,建人民城市,這是高品質生活的工人新村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曹楊新村建村70周年。70歲的工人新村其實已經不“新”了:曹楊的房子老了,是整個普陀區合用戶住房最多的街道﹔曹楊的配套設施老了,服務功能逐漸無法滿足居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曹楊的人也老了,老齡化程度已經達到43.94%,在全市“名列前茅”。

幾十年前建造的住宅小區,大多沒有裝電梯。眼下,“一鍵回家”成了老人們最期待和最關注的事兒。

在曹楊新村北梅園居民區,7台加梯工程已開工。這裡是曹楊轄區第一台電梯的誕生地,“全市最快加梯速度”的加梯“神話”也誕生於此。自2018年開始,北梅園便啟動了加裝電梯項目,並且在全市創下幾個第一:上海市居民區加裝電梯意見遵循時間最短,上海市居民區電梯手續申請最快,上海市首個應用節能技術項目的加裝電梯。

加裝電梯竣工儀式。曹楊新村街道供圖

老房加新梯並非易事,從民意征集、資金籌集、方案設計到電費公攤、流程審批、進場施工等等,道道環節都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使加梯這盤棋陷於“死局”。

針對難點問題,北梅園黨總支本著將惠民利民工作落到實處的原則,充分發動黨員志願者的先鋒模范力量,將難點問題進行“個性化”解答,做到信息反饋的“全覆蓋”,有效推進社區加梯工作。

如今,在曹楊新村,老房加梯已是“遍地開花”。

近年來,曹楊新村街道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堅持開放、集約、共享、樞紐的原則,以滿足群眾需求為首要條件,打造一站式便捷服務綜合性功能融合、因地制宜實用為王的人民城市客廳。人民城市客廳集紅色教育、社區服務、娛樂休閑等功能為一體,是名副其實“家門口的好去處”,服務區域覆蓋轄區20個居民區和周邊樓宇園區。

今年中秋佳節,隨著紅色幕布的開啟,曹楊新村人民城市客廳·桐柏片區“幸福飯堂”正式開張!走進“幸福飯堂”,抬頭可見菜品價目表,從早餐“四大金剛”到上海炸豬排、上海炒面、老上海雙檔等,充滿媽媽味道的幸福記憶油然而生。點心、餛飩、面條、炒面、炒飯等,品種豐富、價格親民,讓人忍不住想點上一份,在品味間找到家的幸福味道。

“幸福飯堂”頗受居民歡迎。曹楊新村街道供圖

與此同時,街道持續優化“15分鐘社區生活圈”功能布局,積極構建完善“域-片-線-點”四級人民城市客廳體系,針對原先的布局盲點,進行再優化、再布點。

截至目前,曹楊新村已開設多個社區食堂、助餐點,為社區居民提供方便、便捷、安全的“舌尖上美食”。通過一系列升級改造項目,持續優化社區環境、提升服務品質,為生活、工作在曹楊的老百姓,打造更加多元、更具特色的 “家門口”好去處,進一步深化“15分鐘社區生活圈”。

人民好聲音,治理新引擎,這是海納百川的工人新村

始終為了人民,始終依靠人民。傾聽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對於推動民主立法意義重大。而基層立法聯系點是實現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有效形式,是保障重大立法決策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的重要途徑。

2020年4月1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曹楊新村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在全市第二批25家基層立法聯系點中率先揭牌設立。

基層立法聯系點。曹楊新村街道供圖

一年來,這裡組織開展了50余場立法建議座談會,聯系點聽取了逾千人意見。共提出立法修法意見建議366條,被採納66條,年度採納率全市第一,有效發揮了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用,成為社情民意表達“直通車”。

行走在普陀區曹楊路蘭溪路口,市民會看到一塊大理石碑,上面寫著“鐵路曹楊農貿集市”,大理石表面斑斑駁駁。旁邊,還有一塊嶄新的景觀石,上書“禧”字。這就是被譽為城市更新“神來之筆”的百禧公園,見証著一段跨越二十年的歷史變遷。

建筑結構“上天入地”,多維立體空間“全打造”﹔“3K”展廊各有千秋,多元藝術體驗“軟著陸”﹔菜場舊牆“古為今用”,承載老曹楊人的“獨家記憶”……作為世界第三的高線公園,百禧公園自開放以來,就憑借設計獨特、功能豐富、服務過硬等特點,吸引了日均過萬的人流量,成為了曹楊城區有機更新的“新名片”。

這一昔日的違建農貿市場舊址,華麗轉變為居民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在得到居民朋友廣泛贊譽的同時,也收獲了一些真知灼見。街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公眾開展意見征集,旨在進一步提升居民朋友們的體驗感和參與度,優化公園管理,持續改善社區服務。截止今年9月30日,共收到各類建議132條。

百禧公園。曹楊新村街道供圖

在充分聽取市民意見建議后,曹楊·梧桐市集正式進駐百禧公園,為社區居民的晨起生活“解鎖”一項新功能。逛個公園,順便把菜也買好了,這讓不少居民翹起大拇指點贊。

人民群眾的“好聲音”,就是城市治理的“新引擎”。讓人民群眾的“金點子”搭上直通車,變成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在曹楊新村,聽取一條好建議,完善一項政策,改進一項工作,已成常態。這裡的“人民”屬性越來越強,且全方位、全過程滲入城市的肌理與血脈,力爭讓每個市民都感同身受。

數字化治理,智慧化養老,這是邁向新時代的工人新村

怎樣讓“老”村煥“新”?曹楊人不僅用新一輪城市更新來“新”面貌,更重要的是,用數字化全面轉型來“新”動能,為“老”村賦予新的生機活力,力求把曹楊新村打造成為數字化時代的工人新村數“治”樣本。

電動車入戶進樓充電,是不少住宅小區管理的難點之一,消防隱患大,且電梯危險系數高。為徹底杜絕這一現象,曹楊新村街道在星港景苑等21個小區、170個高層住宅樓內安裝“梯控系統”,並將其接入“一網統管”大數據管理平台。一旦發生電動車進入電梯的情況,電梯裡的梯控將立即發出警示,電梯門將無法關閉,“一網統管”也會同步收到預警,相關工作人員可實時從監控中查看該電梯的內部情況。

電動車進入電梯,梯控系統立即發出警示。曹楊新村街道供圖

不過,雖然這一利器有效阻止了居民們在高危情況給電動車充電,但居民們給電動車充電的日常需求又該如何解決呢?為此,街道推出了“充電寶寶”四件套,即小區地下車庫充電樁、沿街花壇充電樁、小區快捷充電櫃、路邊隨心換快速換電櫃,為居民帶來“家門口”的充電安全。

“一網統管”+梯控系統+“充電寶寶”,曹楊這一整套數字化方案,有效治理了電動車充電難題。

城市生活在歲月流轉間更新換代,不少社會治理難題也漸漸浮出水面,但曹楊一直在持續攻堅的道路上:能夠精准捕捉、追溯、舉証高空拋物的“曹楊眼”﹔可以向垃圾投放行為不規范的居民隔空“喊話”的語音呼叫系統﹔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對居家醫學觀察對象進行實時監控管理的智能門磁系統﹔為居民創造“適老化”便民途徑,推出支持刷身份証代替掃健康碼的智能終端……

從“天上”到“地下”再到“人心”,從普適便民到關護特殊人群,這一條數字化社區治理之路,曹楊一步一個腳印,從未停止探索。

前文已提到,曹楊新村老年人口佔戶籍人口的43.94%,因此做好為老服務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數字化轉型發展期,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數字紅利在最大程度上惠及老年群體的需求極為迫切,而這也是街道的重點努力方向。

略舉一例,街道針對老年人的居家安全以及精神生活需要,推出了集緊急呼叫功能、實時通話功能、語音播報功能、數據收集功能為一體的“曹楊精靈”。這個神奇的“精靈盒子”最大的優點在於,它是聲控驅動和使用的,對於老年人來說非常便捷。假如老人在家跌倒,不需要借助任何硬件,僅需呼喚“曹楊精靈”,即可與居委干部實時通話尋求幫助。

正如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磊所言:“老人們有時候可能跟不上,但我們一定要拉他們一把,積極探索創新,讓科技不再冰冷,把可感、可知、可及的智慧養老服務帶到他們身邊,一起擁抱數字時代。”前些日子,曹楊新村街道還獲得了“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街道”榮譽稱號。

煥然一新的曹楊新村。曹楊新村街道供圖

從70年前開建工人新村,到如今“一戶一方案”推進舊住房改造,從“懸空老人”望樓興嘆,到老房加梯遍地開花,跨越70年的光陰,曹楊新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未變。

日前,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專門對剛剛慶祝完70歲生日的曹楊新村作出重要批示。而在剛剛閉幕的普陀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曹楊新村打造成為人民城市建設示范點的要求也正式寫進了黨代會報告中。

“對於曹楊而言,這是重大機遇,是殷切期望,更是特殊責任。”曹楊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許春輝表示,曹楊要聚焦高質量,跑出新速度﹔要對標高顏值,展現新氣質﹔要立足高品質,創造新生活﹔要追求高效能,激發新活力﹔要著眼高素質,展示新面貌。

如今,站在新的起點上,曹楊新村整裝再出發,新時代的新篇章如何續寫,不妨拭目以待!

(責編:唐小麗、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