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全國三線建設學術研討會在四川綿陽舉行

2021年10月25日11:57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2021年10月22-23日,由中國國史學會三線建設研究分會、上海大學和西南科技大學主辦第三屆全國三線建設學術研討會在四川綿陽西南科技大學召開。來自國務院參事室、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信部、國防科技工業局、四川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等60多位專家學者和三線建設親歷者參加了會議,就“四史”和三線建設等議題行了學術交流和探討。

國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朱佳木指出,三線建設的工業遺產作為三線歷史文化和精神的載體,是弘揚革命傳統、文化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同時應該特別重視要按照學術研究的規范深入廣泛持續地研究三線建設。

曾在四川綿陽參加三線建設18年的國務院參事室原副主任蔣明麟認為,三線精神永不褪色,而是在新的歷史環境中,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三線精神必須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發揚光大,為實現偉大奮斗目標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國史學會三線建設研究分會會長、當代中國研究所原副所長武力指出,中國工業化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三線建設的定位與意義包括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區域平衡發展,人力資本培育與發展和精神支持。

作為三線建設的親歷者和領導者,原國家計委三線辦主任、國史學會三線建設研究分會高級顧問王春才回顧他在重慶江津三線建設歷程,包括第六機械工業部的廠址選擇與青江廠的脫險搬遷的艱辛曲折,體現了三線人“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

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星結合四川綿陽地區三線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問題認為,工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推動工業文化發展需要做好八個重點任務。

國史學會三線建設研究分會副會長陳東林指出,三線精神形成於1964-1983年三線建設時期和1984-2006年三線企業調整改造時期,升華結晶於十八大以來廣泛弘揚民族精神、奮斗精神時期。

西南科技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四川省委“軍民融合發展研究智庫”首席專家張勇介紹了四川省原綿陽地區三線建設的中央直屬項目,同時對推動三線建設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提出了建議。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大學中國三線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有威指出,1980年代調整改造之后的后小三線企事業單位值得關注,研究這些有著原小三線背景的企業在改革開放時期的貢獻,將成為改革開放史研究的出色案例。(徐有威、喻雙全)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