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自貿區挂牌八周年:肩負新使命,引領新征程

董志雯 葛俊俊 軒召強
2021年09月30日11:07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時代的大潮奔騰不息。2021年9月29日,上海自貿區迎來挂牌八周年。

2013年的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在基隆路9號挂牌。自此,聳立於上海浦東外高橋保稅區的那座醒目的“海鷗門”,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和使命。

一場探索改革開放的新征途在這片28.78平方公裡的熱土上開啟新篇章,“自貿區”的概念也從這裡“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標志格外醒目。柏可林攝

八年間,從“破冰之旅”出發,上海自貿區的探索實踐打造了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生動樣板,一大批制度創新試點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為我國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改革試驗田,制度創新成就高質量發展

上海自貿區供圖。

2021年9月26日,全球最大的山姆在浦東外高橋揭幕開業,這是山姆在中國的首家旗艦店。該項目創造了從簽約到開工僅用78天、從開工到落成使用僅用16個月的“山姆速度”。通常情況下,國內同等規模商業綜合體開工到開業至少需要24個月。

上海自貿區保稅區管理局規劃建設和環境管理處處長趙峰表示,山姆項目創造諸多“奇跡”的背后,是上海自貿區在面對項目體量大、工期緊、協調主體多等諸多困難,從項目前期審批、建設管理、綜合驗收等多個維度一一破局的結果。這也是浦東為企業提供高品質服務供給的生動案例,展現了浦東改革創新的力度和服務企業的溫度。

讓企業經營者們紛紛點贊的“自貿區速度”,正是緣於上海自貿區成立以來致力攻堅的核心任務——制度創新。

做強科技創新引擎,深化自貿試驗區與科創中心建設聯動發展﹔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全力打造“放管服”改革浦東樣板﹔深化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率先強化開放樞紐門戶功能﹔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著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如今,上海自貿區這片試驗田上,已結出制度創新的累累“碩果”。

國務院先后推出的六批向全國復制推廣的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改革經驗中,約一半為上海自貿區首創,累計已有300多項改革經驗向全國分層次、分領域進行復制推廣。

其中,浦東率先探索開展的“一業一証”改革,2020年11月經國務院正式批復從區級自主改革上升為國家級改革試點,首批31個試點行業已全部落地實施,實現 “一証准營”、全國有效。

高水平改革開放激發了市場活力,區域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數據顯示,企業設立方面,截至2021年8月,自貿區累計新設企業超過7.27萬戶,其中累計新設外資企業1.2萬戶,累計吸引實到外資超過450億美元。外貿進出口方面,今年1—7月浦東新區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4.7%。

八年的堅守與執著,上海自貿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也為上海乃至中國的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不斷提升賦予了更多的底氣和自信。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上海在10個一級指標、46個二級指標中,6個一級指標中的7個二級指標得分最高,排名或並列排名全球第1位。

在復旦大學企業發展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上海產業結構調整社科創新研究基地專家、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明宇看來,這個排名的取得,主要體現在投資便利度、法治環境和經營要素成本方面,前兩個指標的高排名,與上海自貿區加大開放力度,提升與國際接軌的治理能力的示范效應密切相關。這也與國家設立自貿區的初衷一致,即探索與更高水平開放相匹配的治理方式與治理經驗,並將“種苗圃”擴散開來,成就更大的一片綠茵。

“頭雁”效果凸顯,全國“雁陣”引領開放新格局

2021年5月10日,在浦東陸家嘴,長三角自由貿易試驗區聯盟成立,上海自貿區的“朋友圈”正越來越大。

隨著2020年9月安徽自貿試驗區啟動建設,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都先后建立了自貿試驗區,全國自貿試驗區戰略布局實現了長三角全覆蓋。目前,長三角自貿試驗區實施面積共705.34平方公裡,涉及城市11個,分別約佔長三角區域總面積和涉及城市總數的1/500和1/4,承載了長三角區域核心經濟功能。

如今,我國自貿區建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覆蓋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形成了67個自貿試驗區片區。

在“頭雁”效應的引領下,自貿區“雁陣”正“振翅翱翔”,不斷推動我國高水平開放新格局。這不僅是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向深入的創新舉措,也是推動自貿區改革深化的創新舉措。

長三角、自貿區兩大國家戰略的疊加,將進一步拓展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功能。在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朱寧看來,這是必然的。“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產物,上海自貿區是全國其他自貿區追趕的目標,同時也希望是差異化競爭的目標,這也鼓勵全國自貿區更精准定位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很期待,在這塊市場活躍度、創新度、開放度都頗高的土壤上,能夠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倍增效應和溢出效益。”

隨著臨港新片區的火熱建設,上海自貿區這塊試驗田始終堅定不移地實施國家戰略,推動各項改革任務全面落地,在建設國際一流水准的自貿區道路上勇往直前。

一次次對標、一次次突破,更是一次次刀刃向內的改革——自貿試驗區是國家的試驗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制度創新的高地,不是優惠政策的窪地﹔是“種苗圃”,不是“栽盆景”。

今年9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的若干措施》,賦予自貿試驗區在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更大的改革自主權,以期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助力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自貿試驗區更好發揮改革開放排頭兵的示范引領作用。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系教授鐘寧樺指出,上海自貿區建設為國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路,向世界亮明中國堅持貿易自由化和積極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態度,為全球化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肩負新使命,再扛引領區建設新“壓力”

上海自貿區供圖。

今年上半年,浦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163億元,同比增長13.7%,以大約佔全國陸地國土面積1/8000的區域面積創造了1/80的GDP、1/15的外貿進出口總額。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表明,上海蟬聯全球第三,穩居“紐倫滬”頂級金融中心之列。

這背后,離不開上海自貿區的金融開放支撐。

今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發布,賦予浦東改革開放新使命。在隨后出爐的《浦東新區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中,提出要在更高水平改革開放上提升“領先度”,其中就包括在自貿試驗區和臨港新片區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

《實施方案》還提出了全球營運商計劃(GOP)、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計劃等功能引領六大行動計劃。其中的GOP已於去年12月啟動,首批簽約總部企業達41家,來自涵蓋英國、德國、日本等的11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首批簽約企業之一,維蘭德金屬(上海)有限公司已經享受到了該計劃帶來的紅利——針對企業全球業務的發展瓶頸,維蘭德第一時間向GOP企業服務專班進行了反饋。“不少客戶著急提貨,隻能選擇最快的空運服務,但如果從海外集團總公司直接發貨,上海維蘭德就無法承接這單生意,原因是空運跨境貿易收付匯之前一直沒有走通。” 維蘭德總經理高桂花說。

經過溝通,GOP企業服務專班迅速一對一服務、協調,最終破解貿易便利化難題,實現了“空運跨境貿易收付匯”。

短短兩個月,就打通了全球業務的“堵點”,壓在高桂花心裡的石頭落地了,更讓她欣喜的是,僅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就增長了近30%。“全球營運商計劃帶給我們新的成長,給予企業貼心、管家式的服務,將我們的難點逐個溝通解決。”已在外高橋扎根20年的高桂花表示,得益於良好的營商環境,企業將在外高橋持續深耕。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陳彥峰曾在全球營運商計劃第六次領導小組會議上表示:“GOP要做到的就是突破能突破的,而目前尚沒有解決路徑的難點,就是我們今后制度創新的‘源點’。”

根據最新數據,首批41家培育企業今年上半年的業務規模,同比增長已超過40%。目前,浦東也已經形成了GOP第二批培育企業53家的名單。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保稅區管理局經濟發展處處長李曉紅表示,下一步將以打造引領區為契機,加快發展全球性的更高能級總部,強化上海自貿區全球資源配置和開放門戶樞紐功能的推進力度。

今年3月,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指出,要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制度創新,構建世界級開放型產業體系,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快馬加鞭,狠抓推進,推動上海自貿試驗區和臨港新片區建設向縱深發展。

使命在肩。未來,上海自貿區將進一步對標最高標准、最高水平,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更好發揮在全國自貿試驗區新格局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黃浦江畔,東海之濱,揚帆遠航,時代將給出答案。

 

相關鏈接

專題: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八周年實踐

(責編:嚴遠、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