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樓今揭牌 明起對外開放

2021年04月30日18:32  來源:新民網
 
原標題:《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樓今揭牌 明起對外開放

百代小樓今天揭牌.jpg

  圖說:百代小樓今天揭牌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 袁瑋)今天上午,經過精心修繕、布展,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地”即首張唱片灌制地——百代小樓揭牌,明天起將以主題展形式對外開放。這也拉開徐匯區“探尋梧桐樹下的紅色印跡”系列活動的序幕。

  徐家匯公園綠樹叢蔭之下,位於衡山路811號的紅色百代小樓格外引人注目。最早,這幢小樓作為百代唱片的辦公樓,底樓用作錄音、招待,二樓是編輯室,三樓是臥室。對比一張當年聶耳辦公室的老照片,壁爐的紋樣以及門上的裝飾線條和如今三樓朝南的大房間一模一樣。然而,歷經多次修繕的牆面,黑、白、棕等多種漆色層層疊加,已然失去了最早的樣貌。

當年聶耳辦公室的老照片.jpg

  圖說:當年聶耳辦公室的老照片

  2018年,百代小樓啟動修繕策展。修繕過程中,展館二樓的牆面,經過5遍脫漆,才恢復到了最初的木紋原色。百代小樓的每一層都設有壁爐,風格各異,一樓採用木質框架,二樓採用大理石材質,三樓的木質小壁爐更顯精巧。本著“修舊如舊”原則,布展方根據區文保部門提供的老照片,對壁爐進行了釉面顏色以及風貌修復。木紋的牆面、鐵質的門窗、復原的壁爐,一並呈現出百代小樓的最初風貌。百代小樓於2004年被公布為徐匯區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公布為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筑,2021年被公布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

《義勇軍進行曲》唱片的“出生証”.jpg

  圖說:《義勇軍進行曲》唱片的“出生証”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九·一八”事變后的上海,是1935年攝制的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1935年5月3日,時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部主任的任光,在小樓錄音棚內,為電通公司七人合唱隊演唱的《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唱片,唱片上的錄音后被轉錄到影片《風雲兒女》膠片上,同年5月24日,《風雲兒女》首映,7月,首版《義勇軍進行曲》唱片由百代唱片公司出版。歌曲一經問世,就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廣為傳唱,並在世界很多國家傳播,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義勇軍進行曲》以鏗鏘有力的詞句、伴著雄壯激昂的旋律,唱出了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的強烈心聲,激勵著中華兒女挺起脊梁、以血肉之軀筑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鋼鐵長城。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2017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獲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於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唱片在此誕生.jpg

  圖說: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唱片在此誕生

  經過精心籌備與修繕,百代小樓迎來“重生”,成為一處集歷史、建筑和音樂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多元文化空間,設有“唱片搖籃、時代強音、群英薈萃、歷史回聲”等專項展廳。最新主題展聚焦《義勇軍進行曲》蕩氣回腸的創作、灌制、傳唱歷史,全面呈現了以聶耳、田漢為首的國歌創作者們的風雲際會,以劇、以曲、以情演繹《義勇軍進行曲》從戰歌到國歌之路。通過文獻和實物,闡釋中國唱片工業在徐家匯壯大的歷史和淵源。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陳中,有一部實景全息短劇,以虛實結合的方式,藝術化還原當年在百代小樓錄音、灌制《義勇軍進行曲》的場景。在揭幕儀式上,該情景劇講述人——著名配音演員、上海譯制片廠廠長劉風和聶耳扮演者——青年演員張晚意也來到現場,以詩句融入國歌歌詞,帶來配樂詩朗誦《時間的入口》。

  如今,《義勇軍進行曲》灌制的歷史獲得了真實的還原。市民游客將通過對百代小樓的尋訪,挖掘城市的精神華彩,引發心靈的共振,讓它所承載的百年音樂歷史被庄嚴銘記,讓那些留在記憶裡的音符凝聚在此,讓心中久存的庄重而美好的紀念,化為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奮斗的強大動力。

  【打卡點推薦】

  唱片刻紋機:小紅樓大門一側的玻璃櫃內,放著一台由西德Neumann公司制造的刻紋機——立體聲翻片機(型號:VMS80)。立體聲翻片機主要由立體聲刻紋放大器和刻紋機組成。音頻信號先經過立體聲刻紋放大器予以放大,然后將放大后的輸出信號輸入至刻紋機的刻紋頭,隨著信號頻率和幅度的變化,刻紋頭在膠片上進行不同的縱向與橫向運動,從而刻錄出無數條載有音樂信息深度與寬度均不盡相同的紋槽。

  百年香樟樹:現在的百代小樓地處徐家匯公園內,公園建設規劃過程中,還保留了一棵樹齡超過百年的香樟樹(編號0858)。根據部分中唱公司老員工回憶,以及文化學者撰文探究歷史,當年陳歌辛、黎錦光等作曲家和周璇、姚莉等歌星,在錄制唱片之余,時常會在這棵香樟樹周圍散步放鬆,尋找靈感。

  徐家匯公園:徐家匯公園建於2001年,保留了大中華橡膠廠煙囪、中國唱片上海公司辦公樓,傳承歷史記憶。大中華橡膠廠1927年在徐家匯路1102號租地建廠,1928年投產,是上海最早的橡膠工業企業,也是中國最早制造輪胎和出口輪胎的工廠,醒目的紀念煙囪,原為大中華橡膠廠的排煙設備。

  希望之泉:2005年5月16日,上海友好城市法國馬賽市政府送來的中法文化交流年禮物——“希望之泉”大型雕塑,雕塑高9米,寬6米,坐落在面積達240平方米的噴水池內。雕塑為1999年馬賽建城2600周年紀念,由著名設計師貝爾納·於埃設計。公園內的雕塑是根據馬賽市的同名雕塑,在上海特別復制的。

  【參觀須知】百代小樓——《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09:00至17:00 (16: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國定節假日除外)

  門票:免費,通過徐匯文旅雲預約參觀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衡山路811號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