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推出《老上海飲食文物展》 又見圓台面上的“老底子”年夜飯

2021年01月22日18:33  來源:新聞晨報
 
原標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推出《老上海飲食文物展》 又見圓台面上的“老底子”年夜飯

  一桌1980年代式樣的上海人家年夜飯,赫然出現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西樓一樓展廳,一張圓台面上擺出了八寶飯、炸春卷、涼拌皮蛋、糖醋小排、咸雞、烤麩、響油鱔糊、鬆鼠桂魚、水晶蝦仁、紅燒蹄、八寶鴨等,在牛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看到這樣一桌年夜飯,實在令人心馳神往。這是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於今日起至3月28日全新推出的“年味大餐”——《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飲食文物展》中的一個場景。

  《老上海飲食文物展》上,有從晚清至1980年代上海飲食發展變化中留下的歷史文物、生活用具。其中,有鴻運樓等老字號的金字招牌,邵萬生、杏花樓、冠生園、梅林等老字號的廣告款、菜單和股票等,還有裘天寶的銀茶壺、老大房的包裝紙、天曉得文魁商標、各種西餐餐具,還可以從諸多老照片和明信片中體會當年人們孵茶館、飲咖啡的悠閑時光。

  展覽分為“弄堂口額點心”“酒館裡吃大餐”“屋裡廂吃夜飯”“茶余飯后”四個板塊,集中展示了上海飲食文化的來歷、脈絡和生活趣味,從“吃”的角度,揭示了海派文化源於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不同飲食習慣的匯聚,生動講述了海納百川的精神氣質在飲食上的呈現。比如現場展出的1930年代的駱駝擔,是蘇州小吃攤販創造的一種流動食擔,因外形猶如駱駝而得名,在上海主要售賣鮮肉小餛飩。老上海弄堂口的小吃點心,除了“四大金剛”,還有林林總總好幾十種,它們大多來自外省,從肩挑擔賣到設攤立店,點心小吃在上海的興盛,從一個側面見証了上海的開放包容。

  還有很多老字號的文物,講述了它們從外省到上海生根的故事。比如一塊邵萬生廣告牌匾,告訴我們糟醉食品老字號邵萬生的來歷。有一位相傳名叫“邵六百頭”的寧波漁民,起初在上海虹口黃浦江邊擺攤經營寧波、紹興鄉土風味糟醉食品和南北特產,后在吳淞路上開出邵萬興南貨店,1870年從虹口遷至南京路,更名為“邵萬生”。

  一塊鴻運樓招牌,也讓我們了解到昔日上海規模最大的、專辦婚喪喜慶宴席的酒家鴻運樓,當時被飲食業稱為“筵席酒家”。如今,鴻運樓隻留下傳說,但依然可以看到它昔日的輝煌店招和精致的鍍銀餐具。

  從1912年出版的《上海指南》中,可以看到對當時滬上各幫餐館的介紹。當時的餐館都被稱作“酒館”,主要的酒館分為京館、揚州館、徽州館、寧波館和廣東館五種,可見當時上海的主要移民構成,也成就了今天上海本幫菜的底色。開埠以來,各類菜館紛紛涌入上海,各種風味越聚越多,最多的時候,上海有十六個菜幫。展廳裡列出了當年上海各大菜幫菜館的名稱,今天大概還剩下不到一半,但當年各大菜館的名菜,已經成為上海本幫菜的常規品種。各幫菜系、西餐大餐雲集於此,上海本地菜吸收借鑒眾味之長,發展出本幫菜,如腌篤鮮、炒鱔糊、八寶鴨、羅宋湯、炸豬排等,都是融合創新的結果。因此,食在上海,就好比食遍全國,嘗遍天下。

  展覽中還有80多年前上海人家的經濟菜單(一周不重樣的平民家常菜單)、各種代價幣、代價券以及計劃經濟時代的上海副食品票証。尤其是1963年上海獨創的“半兩糧票”,半兩糧票的出現,不僅體現了上海人的精打細算,也是當年上海人民與國家同心協力、共克時艱的見証。

  展覽中的打卡場景也值得推薦。有弄堂石庫門、駱駝擔、老虎灶、小吃店、年夜飯、咖啡館,還有趣味食玩牆、仿真食品玩具以及互動體驗等,多種手段呈現“上海味道”,成為今年過年期間獨特的文化體驗。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