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江入海口極目遠眺,巨輪滿載貨物駛向全球﹔向西回望,林立的高樓勾勒出城市美麗天際線。這片熱土,就是中國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
2020年9月29日,上海自貿區迎來挂牌七周年。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貿區在浦東新區呱呱墜地。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1個自貿區先后成立。中國的自貿區建設,從7年前的“一枝獨秀”發展至如今的“百花齊放”,也從初期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區。
7年的堅守與執著,上海自貿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據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成果顯示,上海自貿區位居全國自貿區制度創新總體排名第一、省級綜合排名第一。
上海自貿區供圖
見証歷史,他們與自貿區一起成長
上海應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
當時針撥回7年前——2013年9月28日,外高橋保稅區2號門基隆路9號,上海自貿區挂牌前一天,記者來此採訪時遇到專程趕來拍照留念的游客趙先生。盡管7年過去了,這一幕仍讓趙先生記憶猶新。
2013年9月28日,上海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牌匾被摘下。葛俊俊/攝
2013年9月28日,趙先生(左)與同來外高橋二號門參觀的市民交流。 葛俊俊/攝
平時就關注國家政策改革的趙先生是渭南市人大代表也是一位企業家,在上海自貿區揭牌之際,從陝西坐了3個小時飛機趕到上海,將外高橋區域裡裡外外都逛了個遍。盡管自貿區改革尚處於“摸著石頭過河”階段,但他覺得“春江水暖鴨先知”,從大西北特意趕來就是想親眼目睹這一歷史性變遷。
與自貿區有著“不解之緣”的畢方方,2013年10月入職了一份新工作——香港特區政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職責就是關注上海自貿區的最新發展。迄今為止,她仍保存著當時親手制作的一大摞自貿區政策手冊。
畢方方保存的2013年9月28日報紙 受訪者供圖
也正因此,與自貿區在同一“成長起點”的她,見証了上海自貿區從最初的總體方案和23條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到2015版深化方案、2017年版全面深化方案﹔從190條的負面清單縮減至目前的30余條﹔從上海的4個片區,歷經全國5輪擴容,直至擴展為整個1+3+7+1+6+3……的陣型。
上海自貿區挂牌之初,外界非常關注自貿區的走向,常常有一些誤讀:是否將走過去改革開放的固有模式,通過打造包括稅收政策在內的“政策窪地”吸引更多外商投資?
不少北上考察的外資企業代表一到上海就要求安排去參觀上海自貿區,並且紛紛打探自貿區裡最新“優惠政策”力度有多大,到底有沒有傳說中的“零關稅”﹔更有成批的職業黃牛到外高橋尋覓注冊公司的”商機“。
彈指一揮間,上海自貿區挂牌成立至今,已歷經7個年頭。在同濟大學經管學院經濟與金融系教授,同濟大學國家創新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專家石建勛看來,從初期摸索前行到如今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區,開啟新紀元,上海自貿區一直以來都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
快速成長,他們是嘗鮮者和受益者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企業,是上海自貿區改革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品牌和名片。截至2020年8月底,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立企業6.7萬戶,7年來新設企業數是前20年同一區域企業數的1.8倍。
從“一間實驗室”到擁有獨棟辦公樓,兜兜轉轉幾年時光,安源醫藥卻始終扎根在浦東。“感謝現在的大環境,這幾年的變化翻天覆地,尤其對生物醫藥的極大關注。而且,在張江,人才的集聚程度超乎想象,開車半小時就可以跟最頂尖的人才面對面交流,這在美國也是無法想象的。”安源醫藥董事長李強博士感慨不已。
上海自貿區寬鬆的創業環境及鼓勵企業創新創業的機制,使得創業企業達觀數據快速成長。2018年,達觀數據斬獲了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獎”,並連續三年蟬聯“中國人工智能創新企業50強”。
“作為在自貿區成長起來的企業,達觀數據受到了各界的支持與認可,非常榮幸也很感恩在這片土地發展成長。”達觀數據創始人陳運文表示,未來,在自貿區環境中將繼續把企業做大做強,爭取早日上市,成為上海大數據企業的一面旗幟,在智能化發展的浪潮中貢獻科創企業的力量。
企業家的自信和底氣從何而來?——不要政策優惠,不搞稅收窪地,強調制度創新,是上海自貿區一以貫之的方向。
從2008年“藏身”在小區民房裡的辦公室,到2019年搬入南泉北路的S空間,支付寶已在浦東扎根發展了12年,早已與自貿區建立了深刻的聯系。扎根浦東發展的十余年間,支付寶不僅見証了自貿區的發展,也成就了自身的進階。
“浦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收錢碼推出之初,得到了浦東新區商務委的大力支持,讓浦東數十個大型菜市場成為第一批掃碼付菜場。”支付寶商戶業務負責人馬榮華說。如今,吃飯掃碼、買菜掃碼……付款二維碼已經貼遍了大街小巷,這幾乎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革新。
站上“風口”,他們是參與者和貢獻者
7年來,上海自貿區成為開放創新“風口”,得到一批全球頂尖創新資源的青睞。截至2020年8月底,上海自貿區累計新設外資企業1.2萬戶,約佔浦東新區新設外資企業的77%,佔比從自貿試驗區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
2013年,作為中國首個自貿試驗區的“001號”挂牌企業,百家合是一家中外合資的游戲公司。但正是這家游戲企業的誕生,打破了中國市場“海外游戲進不來,國內游戲出不去”的長久沉寂。
百家合公司設立后,上海自貿區在報審流程中給予了公司極大的協助,原來需要兩到三個月的工商審批備案時長,現在隻需要兩到三個工作日即可完成﹔此前困擾游戲發行方的二次批文在自貿區海關的協助下永久取消﹔自貿區使用的離岸匯率結算模式更是為國內游戲產品在海外發行降低了時間與匯率轉換的雙重成本。
“都與上海自貿區的改革探索密不可分。”時任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張煒告訴記者,如今7歲的百家合已與國內外知名游戲開發商如完美世界、育碧等進行合作,將優秀的游戲內容引入Xbox平台。同時,百家合還積極開展與獨立開發者在游戲內容上的創新與落地,引領國內的主機游戲走上世界舞台。
作為上海自貿區發展的積極參與者和貢獻者,渣打銀行積極參與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創新,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帳戶、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人民幣境外借款等創新制度,取得了豐碩成果。渣打中國現金管理及貿易董事總經理安必杰表示:“在政策的支持下,渣打銀行將積極開拓人民幣金融產品的創新,以支持自貿區的金融改革,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人富起來了,財富管理的需求迅速增長,財富管理人才缺口日益凸顯。”瑞士人菲利克斯·霍拉赫是瑞伯職業技能培訓有限公司的投資方——瑞士金融理財規劃商學院院長。
然而,之前由於管制等原因,外資難以進入中國金融培訓領域,上海自貿區給“菲利克斯們”開了一扇窗,由於不在負面清單限制內,他的申辦計劃很快通過審批。
“上海自貿區商務委批文,兩天就下來了。社保局審批,一周內辦妥!”瑞伯公司總經理鐘科很驚嘆,“就連現在我們租用的這塊場地,也是在上海自貿區金橋管理局的引薦下快速找好的。”
申請、批准、授權、興建......每個環節都高效對接與服務,打消了外商投資者們心中的疑慮,促成了投資。“感謝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截至2020年8月底,上海自貿試驗區率先試點的54項擴大開放措施累計落地企業項目近3400個。
對標國際最高標准,不斷“升級”營商環境
自貿區“雁陣”中,上海“頭雁”效應明顯。
在國家層面向全國或特定區域復制推廣的260項制度創新成果中,有124項為上海自貿試驗區首創或與其他地方共同總結形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証照分離”改革、自由貿易賬戶等,已經成為上海自貿區深化改革開放的亮麗名片。
從全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到第一份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上海在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為我國全面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改革千頭萬緒,必須抓好其中“牽一發而動身”的地方。從上海自貿區1.0方案中的“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到3.0方案中的“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先行區”,政府自身的改革始終是自貿區建設的核心內容。
上海自貿區供圖
在上海自貿區企業服務中心,有一項獨特的“窗口無否決權”制度:工作人員“說YES不請示,說NO要報告”。不設障礙設路標、不打回票打清單、不給否決給路徑——這一窗口讓更多創業夢想成真。
上海在線新經濟企業盒馬鮮生是這項制度的受益者。盒馬的“新零售業態”有賣場、餐飲服務,還有網絡下單配送。面對這種“四不像”,上海自貿區沒有簡單說NO,而是和企業認真探討,將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同時納入經營許可証,並首次把互聯網功能業態加入其中。“自2016年在浦東率先落地以來,盒馬已在全國的數十個城市開出60多家門店。”盒馬鮮生總裁侯毅告訴記者。
“自貿試驗區是國家的試驗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制度創新的高地,不能成為優惠政策的窪地﹔是苗圃,不是盆景。”
從2013年挂牌之日起,上海自貿區就通過對標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不斷推出營商環境的“升級版”。
7年多來,上海自貿區的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但建設者們一門心思“再創業”的勁頭沒有改變,跑出了營商環境“自貿區速度”。
上海自貿區供圖
服務雙循環新發展,上海自貿區未來可期
“每一次上海自貿區開放新政公布后,我就會一字一句地與原有政策比對,確認開放的新空間對企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盡管2019年已經離職,畢方方仍格外留意自貿區的動態,保留著曾經制作的一大摞自貿區政策手冊。
畢方方保存著當時親手制作的自貿區政策手冊 受訪者供圖
“在這些手冊的背后,凝聚著太多為了上海自貿區的發展殫精竭慮的智慧和汗水,從‘零’做起,不斷試錯,開創了自貿區從無到有的新局面,也証明了改革、開放和創新,是我們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畢方方感慨道。
“上海自貿區要在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充分發揮其他地方不具備條件的特殊作用,具體表現為——在內循環中引領帶動國內產業升級,在雙循環中提升要素市場的內外聯通效率。”
石建勛教授指出,未來,自貿區要成為全方位、高水平、多層次對外開放的主力軍,尤其是在疫情過后,在全球化面臨貿易保護主義侵襲、全球經濟恢復發力的時候,要盡快根據全球形勢調整布局,在構建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隨著臨港新片區的火熱建設,上海自貿區這塊“試驗田”始終堅定不移地實施國家戰略,推動各項改革任務全面落地,在建設國際一流水准的自貿區道路上勇往直前。上海自貿區將按照中央要求,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區,在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膽創新探索,系統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形成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乘風破浪,正當其時。
站在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窗口,上海自貿區創造了諸多敢為人先的記錄,為全國貢獻了“上海經驗”。深信,加速駛向世界經濟的海洋,自貿改革未來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