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6月24日電 今日,全球500強企業聯合利華在食品領域布局,確認將在太倉打造一座全新的工廠,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家集自動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於一體的冰淇淋工廠。上午,聯合利華太倉生產基地擴展升級奠基儀式在太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行,聯合利華將斥資1億歐元,在太倉建設全新的生產基地,並升級為聯合利華中國的食品生產基地。第一期冰淇淋工廠項目預計將於2022年初建成投產。
對標連通端到端價值鏈的“燈塔工廠”、 LEED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標准、首創冰淇淋柔性生產線、人工智能高度參與的無人工廠……加注在太倉全新生產基地的每一個標簽,都是面向未來的工業場景。
“中國市場在高速增長,隨著原工廠的年齡增長,僅靠疊加式的升級換代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的發展需求。”聯合利華北亞區總裁龍嘉華表示,全新的工廠將採用最高標准來建設,達到智能化、數字化、柔性化的目標,以適應未來品類繁復的個性化定制、跨界生產的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更新鮮、健康的食品,為中國消費者的品質生活加分。
此次升級,也是聯合利華20多年來在冰淇淋領域的最大一次調整。據了解,1996年,聯合利華旗下和路雪品牌在太倉投資建設了一期項目,可實現42000噸的冰淇淋年產能力,此后,聯合利華分別於2003年和2013年對原工廠進行設備改造和擴容升級,以進一步提升冰淇淋的產能。
“我們會把世界一流的冰淇淋生產能力與中國的數字化智能技術相結合,將全新的太倉生產基地打造成全球首家集自動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於一體的冰淇淋工廠。到 2039 年,我們所有產品從原料採購到銷售過程實現淨零排放。這同樣也是太倉生產基地努力的方向。”龍嘉華透露,目前整體設計方案已經處於細化階段,聯合利華希望把這個工廠打造成為食品領域的標杆性項目。目前,冰淇淋的柔性化定制在全球范圍內仍無先例。
據悉,項目新址位於太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路北、人民路西地塊,項目佔地面積近100畝,包括生產車間、倉庫、辦公及輔房等,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冰淇淋15萬噸的規模。記者獲悉,一期項目仍以和路雪冰淇淋為主,目前預留的100多畝地未來或引入茶包、調味料、食品、個護等品類的生產線,整體項目可支撐聯合利華未來5到10年的擴產和投資。
斥資一億歐元,聯合利華總部近年來在食品領域最大的這筆投資。背后,正是這家全球500強企業看好中國消費市場、看好中國發展的縮影。
對中國聯合利華北亞區食品、冰淇淋和茶品類業務副總裁徐宇淙透露,食品是中國市場成長焦點之一,這幾年聯合利華旗下和路雪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冰淇淋銷售額每年呈兩位數增長。此前,“拳頭”產品可愛多的年銷售額已率先躋身聯合利華中國“10億元俱樂部”,今年,高端產品夢龍也將成長為該品類第二張進入“10億元俱樂部”的“王牌”。
聯合利華北亞區供應鏈副總裁韓芳珺透露了一個小細節,每年上半年都是冰淇淋的生產和銷售高峰,受疫情影響,位於太倉的工廠在春節期間“停擺”,3月10日開始復工復產,為了趕“進度條”,工廠24小時開足馬力。剛剛復工復產之初,很多員工還未回歸,聯合利華甚至採用了“共享員工”的方式,當地酒店、餐廳的服務人員,來自上海的包裝供應商員工都“培訓上崗”,終於把產量提了上來,搶回“失去的一個月”。
“中國是聯合利華全球率先復工復產的市場之一,聯合利華全球第二季度的重心是持續增長,太倉的這個項目將成為鼓舞士氣的絕佳案例,為全球傳遞和提振信心。”龍嘉華表示,聯合利華始終看好中國業務,未來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在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長遠扎根中國市場,“未來十年的發展中,中國市場的增量會佔很大比例,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對中國消費者、對行業發展充滿信心。”
20多年過去,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同心圓效應”日益顯現。位於上海的聯合利華北亞區總部及全球研發中心、位於太倉的冰淇淋及食品工廠、位於合肥的日化工廠……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從原材料到供應鏈體系,從產品到物流體系,聯合利華在長三角的發展矩陣已日趨完善,它不僅支撐著長三角地區以及中國市場的銷售,不少產品甚至出口到全球。
“上海是‘大腦’,長三角地區是延展出去的‘身體’,缺一不可。”龍嘉華巧妙地形容上海與長三角城市間的聯動效應。他表示,位於上海的北亞區總部主要承擔技術研發、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等職責,而上海也是測試市場的絕佳舞台,“2018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我們從全球市場調集了30多個品牌進場測試,其中一半的品牌去年已經進入中國,包括花漾星球、花木星球等一批品牌甚至實現了本地化生產,而承接生產的就是合肥工廠。”
“太倉生產基地升級為聯合利華中國的食品生產基地后,聯合利華在長三角的布局將更加深入,有助於我們充分利用所有的資源,更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龍嘉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