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在線新經濟,你會想到什麼?
5G、大數據、人工智能……似乎很抽象,也很遙遠。但大江東工作室探訪了一圈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上海雲展館的科技企業們,最大的感受是,接地氣!
在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開幕式上,李克強對活動作出批示,以更強競爭力拓展市場,更好滿足消費升級和國家發展需要。
如何開拓市場,滿足消費升級?雲上展、VR館、交互游戲、派券……為了吸引你來線上看展,平時深耕高新科技領域的程序員小哥哥們真的很拼!
如何滿足國家發展需要?“國家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成為疫情期間網絡熱詞,而這背后,是滬上科技品牌們十幾年來,用匠人精神,一點點挖掘出的核心技術護城河所賦予的自信:5天之內研發的方艙CT﹔遠銷海外、全球抗疫的消毒機器人﹔宅家經濟催生的“自來水”式買菜……中國品牌、滬上智造的名號逐漸打響。
上海雲展館,好看、好玩、好用
擲骰子、前進5步,收集一枚品牌像章,得200積分,再擲骰子……
在上海雲展館裡,最近很多人愛上了這款互動小游戲。正是因為簡單、重復、每次都有小驚喜,所以特別容易上癮。獲得的積分還可以兌換品牌優惠券。
積分兌換處下拉,可解鎖多個品牌優惠券。
東妹試玩了10分鐘,共獲得積分2500分,兌換了一張叮咚買菜5元優惠券,於是順手把游戲鏈接發到了家庭群中,收獲長輩一致好評!
“我最喜歡國潮老字號主題館!”群裡的大姨說,像大白兔、三槍、古今、冠生園這些老品牌,全家已經買了十幾年了,現在如果要買齊,還真有點費勁,在雲展館裡,不僅能看介紹片,還能直接點進淘寶進行購買。
負責此次上海雲展館設計運營的東浩蘭生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這次雲上展覽好看、好玩、好用,他們嘗試用游戲化思維,提升派券的體驗感。在此次雲上2020中國品牌日期間,恰逢“五五購物節”,此次品牌方一共會提供2000萬元的優惠券。
線上看展,也可以很精彩。點進上海雲展館,首先看到一個360度的環形球廳,球廳幕牆外是上海浦江兩岸的璀璨夜景和美麗的城市天際線。球廳幕牆內,參觀者可以瀏覽上海城市形象的宣傳片、回顧2019年中國品牌日活動、感受上海企業在全球戰“疫”中的品牌力量,領略眾多參展品牌企業的創新創業故事。
品牌的VR館不容錯過。《慶余年》《琅琊榜》《盜墓筆記》,如果你是這些IP的粉絲,一定要去體驗閱文集團的VR館,在品牌打造的“IP時光隧道裡”,有無數上下浮動的“踏板”,每個“踏板”代表一個IP,點擊跳上“踏板”,你就可以進入這個IP的世界中,並且可以在不同小說的時光中穿越。
閱文集團的“IP時光隧道”
“入侵梵高臥室”則是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營造的AI+藝術的世界,在這裡,你可以近距離接觸19世紀梵高臥室裡的物件、家具﹔
“入侵梵高臥室”VR館。
《大白兔甜蜜河》VR體驗館裡,宛如一出“大白兔夢游仙境”:你可以在“甜蜜河”裡盡情游泳,眼前就是“大白兔山”,藍色的天空裡懸浮著各種甜美可愛元素,有氣球、漂流瓶、冰淇淋、雪糕、當然還有最難忘的大白兔奶糖,一切甜蜜都是如此觸手可及,大白兔的奶味也仿佛已出現在你身邊。“喂,醒醒!”如果真想奶味就在身邊,不如點擊右下角購物車標記,直接進入下單環節……
用戶還可以通過騰訊、B站、抖音、天貓等各大平台發起熱點話題、論壇直播和品牌帶貨等各種體驗。“雲消費”、“雲醫療”、“雲服務”、“雲話題”、“雲直播”,活動期間可獲得一站式體驗。
慢熱的人工智能,實現“倍速播放”
每當夜幕降臨,城市入睡,在上海南京西路的興業太古匯,一個250斤的“胖子”出來活動了。
這個“胖子”其實是上海高仙自動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清潔機器人。從東到西,由外向內,機器人每途徑一處就延伸出一條半米見寬的濕漉漉的長條。這個長條便是機器人噴洒出的消毒液,地上的樹葉碎屑也順帶被機器人的底盤吸附上去收集起來。
中途,清潔機器人會自動去中轉站加消毒水,然后再回到原點辛勞地“工作”。凌晨4點城市醒來,清潔機器人也“功成身退”,不見蹤影。
機器人所到之處,便會引出一條“長帶子”。季覺蘇攝
高仙科技是上海雲展館的參展企業之一。“今年一季度我們清潔機器人的訂單是去年同比4倍!”高仙科技市場部門負責人尤鑫告訴記者。疫情剛發生時,城市被按下暫停鍵,但各公共場所消毒任務加重,這類型的服務需要現場完成,當時大量保潔人員滯留外地,無法到崗,清潔機器人正好彌補了這一市場空缺。
機器人在這場防疫大戰中成為技術防疫的主角之一,越來越多的醫療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投入到疫情一線、隔離區及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中,組成了一道特殊的防疫戰線。
伴隨著5G和AI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人產品不斷成熟,新冠疫情催化市場需求凸顯,給各行業帶來大洗牌,在此背景下,AI企業將迎來新的機遇,機器人生態系統將更加完善,技術創新將發生巨大變革。
高仙機器人CEO程昊天在接受採訪時提到:疫情讓更多人更直觀感受到機器人對於社會的價值,原本“慢熱”的市場開始火熱起來,此前機器人多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這次走上一線的智能機器人參與了抗疫的不同環節,獲得了更多的市場認可,不僅用事實教育了市場,讓人們意識到AI賦能的價值,更是下一輪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的導火索,企業看到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晝伏夜出”的清潔機器人在疫情期間幫了大忙,但生活中我們很少能接觸到,而全球研發總部落地上海的商湯科技的AI產品則可感知得多。拍照、測溫、刷臉、游戲,甚至取快遞,搭載著商湯核心技術的各類人工智能終端設備遍布我們身邊。
商湯科技實現地鐵裡的臉碼互通過閘。可以避免乘客在閘機前停留和擁擠,減少了不必要的接觸。
商湯科技供圖
今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慢熱的5G、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由“0.5倍速”撥向了“1.5倍速”,甚至更高倍速,與制造、醫療、出行等領域深度融合,在全社會運用顯著提升,各種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正如商湯科技副總裁張少霆在一次直播中介紹的,好的AI技術應該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核心技術,讓中國品牌“有芯有魂”
利用品牌日的媒體探營活動,東妹走訪了多家滬上科技公司,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各家企業的程序員們最熱衷於介紹自家公司的核心技術。
“我們的優勢在於研發和生產。”高仙科技軟件項目經理婁碩裕說,除了上海,他們在北京、新加坡同樣設置了研發中心。並且擁有8000平自建工廠,生產體系完善,滿足定制化生產。
在高仙科技上海研發中心的辦公室內,十幾名工程師在一片開闊的空間內共同辦公。不同的研發團隊彼此相鄰。“負責建圖的SLAM團隊和負責目標檢測、追蹤的團隊緊挨在一起,他們可以隨時討論機器人避讓功能的研發,實現高效溝通。”婁碩裕說,研發和生產並不是兩個獨立的部門。“我們在張家港的工廠常駐100多位工程師,可以實時傳遞需求,完成對接,做到軟硬件配適。”
叮咚買菜春節期間訂單量增長了300%,新增用戶的速度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0%。“自來水”式的線上買菜方式方便快捷,在疫情期間收獲了一眾伢叔阿姨的青睞,而這背后也有大數據的支持。
叮咚買菜副總裁張奕介紹,目前僅上海地區,叮咚買菜設置了超過250個前置倉,但這些前置倉“不吃大鍋飯”,每個點位都根據周邊居民消費習慣、商業環境設置不同的品類和菜品推薦,做到個性化定制需求。大數據也讓送菜小哥更“悠然自得”,系統充分計算、規劃取菜、送菜路線,“我們叮咚買菜的快遞小哥還受到了上海交通部門的表揚。”張奕說。
硬核如聯影醫療,在疫情發生第一時間,僅用5天時間,緊急研發出了方艙CT,就像一個集裝箱一樣快裝快拆,插電即用,解決了醫院的迫切需求。隨著疫情的發展,聯影研發和創新的腳步沒有停下,智能化的CT、具備可視化曝光功能的移動DR,人工智能的輔助分析應用,以及基於5G的遠程醫療技術都獲得長足發展。
能根據市場需求,快速做出反應,創新技術和產品,這也和聯影長期以來用匠人精神深耕自己的核心技術有關。聯影董事長薛敏介紹,連續9年,聯影都投入了全部的心力和大量的資金在產品研發與核心技術的攻堅上。“回想SARS時期,那時醫院裡的設備清一色都是國際品牌。如今,我們國產的智能化CT已經廣泛應用在了全國的各大醫院、社區衛生中心,甚至遠銷海外。”薛敏說。
上海是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企業超過1000家,企業數量居於全國第一梯度,呈現應用主導、技術支撐、多領域全面賦能的特點。目前,微軟、亞馬遜、SAP、科大訊飛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在滬布局,商湯、寒武紀等獨角獸企業落地發展,依圖、深蘭、優刻得、流利說等本土企業加快成長。
東妹在採訪中獲悉,在很多高端技術領域,行業壁壘確實很高,十幾年前,市場上90%的高端設備都依賴進口,國產設備由於缺乏核心技術護城河,國際話語權空間有限。但這十幾年來,整體行業都獲得了普遍發展,中國智造“有芯有魂”。
商湯科技副總裁張少霆提出“逃逸速度”的概念:在核心技術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如果不進步,很快就會被追上,但如果自己進步速度足夠快,達到了“逃逸速度”,擺脫地球引力束縛,飛出星球,則讓別人無力追趕。
“要打造中國品牌,一定要掌握核心技術,以工匠精神保証產品質量。此外,還要進行設計、服務、市場等全方位的創新。以超越和引領為目標做長遠布局。”薛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