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這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關鍵時期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一項跨時代的國家戰略。30年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面對國際環境風雲變幻,面對全球產業結構和分工面臨重大調整,面對國際社會對社會主義中國改革開放何去何從的疑慮,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打出開發開放浦東這張王牌,向世界宣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掀開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篇章。3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各地大力支持下,上海歷屆市委、市政府貫徹“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意圖,舉全市之力推進浦東開發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浦東發展的意義在於窗口作用、示范意義,在於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於排頭兵的作用”的定位要求,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與時俱進開展創新探索,努力使浦東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回首波瀾壯闊的30年,浦東之所以能從過去以農業為主的發展相對滯后的區域,快速發展成綜合實力強、開放水平高、創新活力足、產業基礎較為雄厚的區域,靠的就是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30年來,浦東始終以先行改革闖新路,探索資本、土地、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設立上海証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產權交易所等新的要素市場平台,率先推開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率先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率先推進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証照分離”改革等制度創新,在先行先試中為面上改革積累經驗。始終以擴大開放添活力,誕生了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出口加工區、第一家外商獨資貿易公司、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個自貿試驗區等一系列“全國第一”,構建起高起點、寬領域、全方位的開放格局,建成了浦東國際機場、洋山深水港等現代化基礎設施,成為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的重要載體。始終以銳意創新強動力,從無到有興建了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中心等一批世界級大科學設施,培育了“中國芯”“創新藥”“智能造”“藍天夢”等新興產業集群,基本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經過30年的努力,浦東地區生產總值從1990年的60.24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27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2.91萬元,折合3.32萬美元。特別是陸家嘴金融城、張江科學城等重點區塊已建成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浦東開發開放的成功實踐,深刻詮釋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旺盛生命力。
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實踐是在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展開的,今后30年的發展正好切合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在這個新征程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交給上海新的重大任務,並要求上海“勇挑最重擔子、敢啃最難啃的骨頭”,對我們發出“奮力創造新時代新奇跡”的時代號令。上海要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就必須繼續把浦東開發開放這面旗幟舉高、舉穩,把這張王牌打好、打活,以排頭兵的姿態和先行者的擔當,全力推進新時代高水平改革開放,努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引領區,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邁向新征程,我們要將浦東打造成為我國推動和引領經濟全球化的開放旗幟。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開放合作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向世界宣示了中國堅定擴大開放的決心,並宣布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在上海証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黨中央立足外部發展形勢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也賦予了新時代上海改革開放新的使命。浦東地處我國對外開放最前沿,是上海實施上述三項新的重大任務的核心地區,必須堅持面向全球、面向未來,率先推進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成為我國引領經濟全球化的一面旗幟和重要標杆。這當中,核心是全面拓展開放的內涵:一是從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全面拓展,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為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累經驗﹔二是從投資貿易便利化向自由化全面拓展,高水平建設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三是從面向主要經濟體國家為主向“一帶一路”國家全面拓展,當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四是從擴大對外開放向統籌推進對內對外開放全面拓展,更好地引領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以及全世界其他地區。
邁向新征程,我們要將浦東打造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窗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上海是世界觀察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從上海,可以看到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浦東發展之於上海,就像上海發展之於全國一樣。浦東過去的成功,充分折射出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在通往現代化道路上所具有的世界價值。未來浦東的窗口意義,並不完全在於發展有多快,也不在於總量規模有多大,而是要向世界充分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旺盛活力。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兩個階段戰略安排中,浦東都應當發揮重要窗口作用和示范意義,率先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率先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發展的高質量、生活的高品質上走在全國前列,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公共服務水平、環境品質、治理能力,生動詮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向全世界集中展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的輝煌成就。
邁向新征程,我們要將浦東打造成為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格局的功能高地。縱觀全球,經濟高地一定是功能高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上海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高端產業引領功能、開放樞紐門戶功能,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把強化“四大功能”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浦東是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的核心承載區,以外高橋港、洋山深水港為主體的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全球第一,浦東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全球第三,建成了陸家嘴金融城、張江科學城、上海自貿試驗區等重要功能區,匯聚了330多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以及“上海金”“上海油”等一大批要素市場,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集聚輻射功能。面向未來,關鍵是提高國際影響力和帶動力,更好地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重點是在匯聚高端要素上下功夫,進一步集聚高能級的市場主體、跨區域的機構、高層次的人才、全球性的資金,打造國際頂級金融中心核心區,建設具有全球服務能力的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在強化創新引領上下功夫,加快形成創新性的成果、關鍵性的技術、引領性的產業、國際化的標准,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布局一批國家級科創基地,打造世界級創新創業集群﹔在暢通流量通道上下功夫,加快建設樞紐型的大交通、綜合性的大市場、開放型的大平台、智能化的大設施,打造輻射全球的供應鏈貿易樞紐,大力發展離岸貿易、轉口貿易、數字貿易,為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戰略通道。
邁向新征程,我們要將浦東打造成為我國超大城市的治理樣板。全國80%以上的經濟總量產生於城市,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一直要求上海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會治理新路子。去年,又在上海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論斷,進一步要求上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聚焦以人為本、系統治理、科技賦能、重心下移、建章立制等五個方面,積極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浦東自開發之初就確定了“小政府、大社會”的目標,近年來率先組建城市運行中心,推進智能化、精細化管理,一直在城市管理方面走在前列。我們將把浦東的城市治理作為樣板打造,堅持人民城市的屬性,既突出共享,又強調共建共治,加快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超大城市治理之路,向世界展現“中國之治”新境界。理念上,堅持把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貫穿全過程,率先構建以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統籌推進和系統集成為特點的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載體上,抓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兩張網建設,不斷提高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服務城市高效運行,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障上,加強黨建引領下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持續推動管理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深化基層自治共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城市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我們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始終高舉浦東開發開放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當標杆、敢為闖將,奮力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奇跡,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