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復工先期,我們主要是培養觀眾的信心。”
昨天(25日),市民楊瀟瀟點開“淘票票”軟件時發現,多家影院已顯示可購買3月28日的電影票,除此前公布的《流浪地球》《戰狼2》等5部影片外,《美人魚》《紅海行動》《尋龍訣》等影片同樣顯示為可購票。
“看來上海的影院周末就能復工了!”作為資深影迷的楊瀟瀟興奮不已,但他也坦言自己可能不會第一時間前往影院:“影院是否安全?可選擇的電影多嗎?”
昨天,記者實地走訪本市部分影院發現,多數影院工作人員已經復工,調試保養設備,調整全新的觀影規范,積極為影院重新開門迎客做准備。
購票軟件上可購買3月28日電影票
“安全”要讓觀眾看得見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位於南京西路嘉裡中心的百美匯影城嘉裡中心店。售票處前已拉起軟隔離帶,大理石地板上貼了醒目的黃色標志。“隻要按照隔離帶的柱子和腳下的黃色標志站,觀眾就能在購票時與其他人保持安全距離。”在百美匯影城主管經理劉嘯辰的指引下,記者發現無論是售票櫃台的選座屏幕旁,還是自動取票機邊,都放上了免洗手消毒液:“需要觀眾觸碰的地方,我們都會放上消殺用品供他們使用。”
百美匯影城影城嘉裡中心店隻要觀眾可能觸摸之處都擺有免洗手消毒液
一旁的小賣部裡,爆米花、冰淇淋這樣需現場制作食品已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瓶裝飲料和袋裝食品,顧客可自行打開櫃台取用,付款時可選擇掃碼:“購買食品飲料可以全程自助無接觸購物。”
百美匯影城影城嘉裡中心店購買食品飲料可“全自助”
原先的檢票櫃台前移了一米,影院開業后,這裡將會有專門工作人員負責檢查觀眾的隨申碼,確認佩戴口罩並進行測溫:“進入影院,這三樣缺一不可。”
經過檢查,觀眾才能進入檢票通道,領取3D眼鏡。記者看到,原先放在工作區域的3D眼鏡消毒櫃,被挪到了檢票櫃台邊。拉開消毒櫃,一層能擺上百副眼鏡同時消毒。消毒后的眼鏡會被裝進轉移櫃,再現場分發給觀眾,整個操作流程工作人員必須佩戴手套,全程觀眾都能看到。
百美匯影城影城嘉裡中心店3D眼鏡消毒櫃被放到了觀眾可以看得的地方
“我們想讓觀眾看到,進入影院是安全的。”劉嘯辰告訴記者,檢票櫃台上的消毒棉片會和3D眼鏡一起發給觀眾使用。“如果觀眾還不放心,可以在票房購買3D眼鏡,“眼鏡在其他影院同樣的銀幕下是通用的。”據了解,這一標價10元的3D眼鏡,待影院重新開放后還會更優惠。
與3D眼鏡同步發放的還有消毒棉片
百美匯影城影城嘉裡中心店共有5個放映廳726個座位,首批將恢復開放最大兩個廳。步入可容納213人的1號廳,記者看到,每隔一排,座位就被繩索封閉。“按照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提供的指南,疫情期間影院恢復需‘隔排’或‘隔座’,我們採取既隔排又隔座的方式,但隔座不是簡單的‘一人一座’。”記者在座位圖上看到,放映廳開放1-3人不等的連續座位,兩側再各空出一個座位,“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
百美匯影城影城嘉裡中心店不開放的座位已被臨時封閉
不過,並不是所有電影院都如此。在位於汶水路上的紅星電影世界汶水路超級店記者看到,影院暫時取消情侶座,進入放映廳后,影院還會安排工作人員場內引導,避免觀眾任意就座。紅星電影世界上海城市高級經理葉華告訴記者,“這樣主要是考慮安全,特殊時期希望觀眾理解。”
每天為放映設備報“平安”
“從1月24日接到電影院臨時關閉通知到3月28日,一共64天。”香港百老匯院線上海區域經理高蓉告訴記者,影院接到臨時關閉通知后,就在香港公司的協助下儲備了一批消殺物資。如今疫情緩解,消殺物資相對不再緊俏,影院一般常備一個月的用量:“我們針對放映廳、票房和小賣部不同區域採用不同的消毒用品和消殺頻率。放映廳一般情況我們排片間隔隻有15分鐘,但重新開放后間隔會達到30分鐘以上,留下充足的時間保潔消毒。其他區域消毒頻率維持在每小時一次。”
紅星電影世界汶水路超級店在對放映廳消毒
記者在百美匯影城影城嘉裡中心店看到,從主管經理到保潔人員均已基本就位。“從了解到影院不會那麼快重新開放開始,我們就組織所有員工在線培訓學習,了解他們的動向和情況,主管和保潔人員還要定期到影院工作。”高蓉告訴記者,他們專門推出了上海地區的“員工培訓指南”,正對疫情升級服務規范和話術:“現在情況特殊,工作人員跟觀眾打招呼的方式也不一樣了。”在指南中記者看到,“提醒觀眾佩戴口罩時,身體語言為微笑,聲量適中,語言規范為‘不好意思!先生/女士,疫情期間,請您佩戴口罩觀影,謝謝您的配合’。”
影院將延長拍片間隔,預留足夠時間保潔和消毒
昨天記者趕到紅星電影世界汶水路超級店時,正趕上工作人員在對影院設備進行檢查。“收到停業通知之后,我們的放映員每兩天就會進一次單位,把放映機全部打開,讓機器運轉3個小時,以測驗設備是否正常。”葉華說,“這裡有全國首家CINITY廳,見証過電影技術的變革,可現在隻能放映專門的廣告片。”
紅星電影世界汶水路超級店正在檢查設備
放映設備必須定期維護保養,停放越久越容易出故障,為此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曾在全國率先推出《放映設備檢查保養指南》,包括“數字放映機工作環境須滿足在溫度0℃∼35℃,濕度10%-85%”“每3-5天開機一次,每次開機3-4個小時”等措施。
每天,紅星美凱龍技術安全中心高級經理沈志敏都會盯著紅星技術管理微信群,“全國各地的紅星影城放映員會把TMS(影院管理系統)監控畫面發群裡,畫面中顯示具體的拍攝時間,按時打卡。不管設備有沒有故障,我們都要求大家拍照証明自己到了現場。這樣才能確保機器能迎接影院全面復工。”
影院開放先期重在“恢復信心”
百美匯影城嘉裡中心店的票房前,《流浪地球》《戰狼2》等影片的海報已經挂出。有年輕上班族中午時趕來打聽,《花木蘭》等電影近期能否上映。
“復工先期,我們主要是培養觀眾的信心,讓他們看到,來電影院是安全的。”劉嘯辰告訴記者,三天前,他和復工的員工一起趕拍了兩部短片《我們復工啦》和《復工指南》:“前一部預備在影院重新開放后上線,主要是讓觀眾了解員工幕后的工作流程,請他們放心﹔后一部在票房和休息廳播放,讓觀眾了解目前進入影院的注意事項。”
百美匯影城影城嘉裡中心店員工趕拍了一部重新開放后觀眾如何觀影的影片
“紅星影院有一個專門的排片群,每個星期所有影院排好后發到這個群裡,大家討論是否合理,可以的話再發出去。”葉華也表示,接下來上映的電影更多是為了促進市場回暖,“讓觀眾了解到影院復工已經准備到位,增加觀影信心。”
高蓉坦言,疫情對電影市場造成的影響很大,國際疫情若未及時控制,影院重新開放也將面臨缺少新片接檔的問題。“我們會根據片庫的電影,計劃推出主題活動和影展,吸引觀眾回歸。”
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認為,由於電影生產周期很長,疫情導致的片源緊缺問題可能會在后期表現更明顯,“但這也可以迫使行業換一個角度思考和探索市場新的可能。比如大家過去打破頭搶檔期,現在不如在有限的電影數量中把排片潛力做足,讓效益從管理上產生,而不是從量上產生,把更多銀幕集中在效益好的影片上。”
《阿凡達》等重磅影片可能重映的消息讓不少觀眾十分期待
不過讓楊瀟瀟興奮的是,越來越多的消息傳出,將有更多經典影片回歸銀幕。“比如《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阿凡達》和《復仇者聯盟》4部曲,有好些是當年根本沒搶上票的,能重進影院也是觀眾的幸運。”
“希望疫情進一步穩定后,票房可以盡快恢復。比如五一小長假是不是能把春節檔拉回來了?”葉華說,這是不少影院和觀眾共同的希望。(攝影:蔣迪雯 王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