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戰“疫”關鍵時刻,他們這樣彰顯黨員本色!

葛俊俊、董志雯

2020年02月17日23:57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我是黨員,又是科長,我先上!”

“居民需要我們,就該挺身而出!”

……

新春伊始,面對突然來襲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場全民戰“疫”就此打響。

上海,2400多萬人口、6000多個居(村)委會、1.3萬多個居民區,如此龐大的人口密度,面對“疫情防控、企業復工”的雙重大考,如何做到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關鍵時刻,上海廣大基層黨組織迅速行動起來,無數共產黨員勇敢站出來,帶頭沖鋒,將生死置之度外,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一句句質朴的“我是黨員我先上”,勝過千言萬語,他們用黨性和信念牢牢筑就疫情防線,用“暖心”行動凝聚起群防群治群控的強大合力,關鍵時刻,彰顯共產黨員本色。

在救治前線,撐起生命健康保護傘

“我尤其要感謝感染科沈喜護士長和張煜護士,之前我對這個新型冠狀病毒認識不深,確診感染后非常絕望,感覺世界已經崩塌了。作為白衣天使的沈喜護士長和張煜護士在我隔離后,對我耐心開導……”

2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收到了一封來自已治愈新冠肺炎患者發來的感謝信。這位患者於春節期間在仁濟醫院南院發熱門診被確診,后轉至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治療,目前已康復出院。

 

沈喜和同事在戰“疫”一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供圖

在戰“疫”之初,沈喜就戰斗在醫院防疫工作的最前線——發熱門診。“我是感染科護士長,這是我的工作。我又是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我當然要以身作則,沖鋒在前!不僅是我,院領導們親赴一線,全院各部門共同努力,日班專職財務、專職藥房人員駐扎,24小時保安、保潔、運送,24小時接診的醫生和護士,在發熱門診,我們是團隊作戰,我就像是大管家。”

從防護用品的供應,外線電話的跟進,遠程心電圖的落實,信息系統的優化,到疑似病人處理流程不斷改善,傳真機、病史打印機一一到位,疑似標本交接、流調工作人員接待等細節,都要沈喜考慮周全,積極對接,確保高效解決相關問題。

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期,沈喜連續8天沒有回家,除夕春節都在醫院過。“那段時間,我們都希望沈喜在我們身邊,有問題隨時可以詢問和解決,她在,我就很心安。”同事張煜回憶說。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洶洶來襲,“防”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中之重。1月26日,靜安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隔離觀察點正式啟用,收住的人員為密切接觸者和重點地區來滬人員。啟用之初,沒有舊例可循,1月29日成立的臨時黨支部在工作過程中創新了以“三封信、一慰問”關愛模式為代表的工作方法,即:收住時感謝信,過半時慰問信,解除時祝賀信,每晚一次電話談心,盡力讓觀察對象解除顧慮,順利完成觀察隔離。

臨時黨支部黨員,覆蓋了駐點工作的衛生、公安、彭浦鎮工作人員以及賓館服務人員,形成強大的黨建凝聚力和戰斗力。在隔離觀察點啟用初期形成了黨建引領下的非常“4+1”工作模式,在健康觀察、消毒防護、安全穩定、綜合保障、人文關懷等方面讓觀察對象在隔離觀察期間也能全程感受到溫暖和多方“陪伴”。

截至2月17日,隔離點共計入住隔離觀察對象92人,受到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九指導組的高度肯定。

在道口防線,嚴字當頭做好入滬“安全員”

在G2高速公路花橋道口處,來自長風生態商務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黨委副書記兼志願者李以霞,在連續6個小時的執勤中,幾百次高高舉起示意牌、測溫槍,耐心地詢問登記解釋。

 

李以霞在G2高速公路花橋道口執勤 普陀區供圖

2月的上海,春寒料峭,外面罩著統一發放的防護服,一個班次下來,忙得連衣服都濕透了。然而,這位60后的黨員志願者,連續兩天都與一群80后、90后的年輕人並肩作戰,堅守在疫情防控前線,沒有叫一聲苦,一聲累。

其實在志願報名時,看到報名表上李以霞今年已經50多歲了,考慮到道口執勤的工作強度,工作人員就以年齡偏大婉拒了她。“沒問題,我行的。”李以霞堅定地說。

站在上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的道口,她們要攔下一輛輛駛來的汽車,詢問司乘人員行車路線等情況,並為車上人員逐一測量體溫並進行登記。當她帶著滿身的疲憊與酸痛,干啞著嗓子回到家中,快80歲的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然而她卻說:“和一線的醫務人員、街道居委的干部、社區工作者比起來,這點累真不算累。”

“疫情結束后,我最想做的,就是飛到武漢去,看看那座美麗的城市、英雄的城市。” 李以霞說,她盼望著這天早日到來。

除了高速公路、機場、水路等入滬通道以外,鐵路防守也至關重要。為了替上海市民守護“陸路北大門”的第一道防線,“鐵路上海站管委會”成立了3個防控口岸工作組臨時黨支部,組長全部由黨員干部擔任,機關黨支部團結帶領黨員干部,實行全員上崗、全天候無縫交接的工作模式,全體投入戰“疫”一線。

鐵路上海站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黃翔表示,得益於區域化黨建打下的扎實基礎,使得各部門在戰“疫”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階段,都能接到命令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使得聯防聯控真正落實到實處。

在基層社區,全天候在線“守好門、管住人”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市民們可以在家“宅”著躲開病毒,但街道社區的黨員干部們卻“完全停不下來”,每天不僅要頻繁出入自家小區大門,還要經常“串門”到居委會、隔壁小區、隔壁樓宇。

 

微信排行榜,排名2、3分別是陳燕、韋炳臻 江寧路街道供圖

在江寧路街道,社區干部韋炳臻、陳燕每天的微信步數就超過兩萬步。他們需要監督檢查三星坊、武定坊、北京、蔣家巷等四個居民區的群防群治落實情況——這四個居民區總面積0.56平方公裡,涉及35個住宅小區。一天下來,陳燕和韋炳臻帶著兩張工作表格,檢查了88個門崗,調試了18扇電子門禁,檢查、步行一共花了7個小時,檢查完了所有門崗防控的落實情況。

在顓橋鎮,入黨積極分子喬怡聞剛新婚不久,便接到單位的緊急召喚,要求迅速歸隊,進入一線戰“疫”。喬怡聞絲毫沒有猶豫,毅然舍棄“小家”投入抗擊新冠病毒的“大家庭”中,連續奮戰。每天需要排查200多戶人家,同事們問他:“你累麼?”他回答:“累,但是值,我們都在盡自己一份力量!”

守好門,管住人,是此次疫情防控最關鍵的一項工作。曹路鎮兩批次266名黨員干部和鎮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增援一線。以“戰時”狀態,不論職務、不管崗位,所有一線增援人員統一接受村居調派,實行24小時輪班制,擔負起全鎮200多個道口值守的艱巨任務。

疫情當前,這些黨員同志們增援一線,或值守門崗、或監測體溫、或巡邏巡查、或登記傳達……他們,用實際行動,為熱愛的城市貢獻力量,共同織就嚴密的防控安全網。

在生產一線,防疫復工“兩手抓兩手硬”

隨著疫情的進一步發酵,延遲復工的通知一推再推,對上海數以萬計的企業而言,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如何實現防疫經營兩手抓,復工復產保經濟?

2月10日,江南造船正式復工生產,相較於往年,今年大門口的紅色告示牌和手持體溫槍嚴陣以待的保安顯得格外醒目。面對挑戰,江南造船在春節假期緊急召開多次專題會議討論並制定近二十項疫情防控方案。上班第一天,盡管很多人員沒有到位,但到崗人員便開始了忙碌。據了解,20余艘船的設計任務正在穩步推進中。

 

國網上海電力黨員加班加點工作 國網上海電力供圖

用電關系到千家萬戶冷暖,尤其在全民抗擊疫情的特殊時刻,用電更是一刻不能停。國網上海電力首創“智慧黨建+防疫保電+復工保障”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力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助力上海建設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頭兵而不斷努力。

為抗擊疫情,發揮“保民生、穩營商”的作用,央企中石化上海石油密切跟蹤市場需求變化,靈活調整油品採購、運輸計劃,合理擺布加油站油品庫存,同時加強易捷便利店商品備貨,確保民生消費品以及防疫物資貨源充足﹔國企靜安置業集團黨委會自籌伍仟萬設立新冠病毒防疫抗疫專項資金,保護集團旗下中微小企業平安度過疫情。

“國家有難,我必前行” 讓黨旗飄揚在戰“疫”一線

一次次消毒,一遍遍登記,一趟趟排摸、測溫、宣傳……如果不是對這座城市愛得深沉,為何會不顧個人安危,放棄休息,堅守崗位。

 

五裡橋街道黨員為困難群眾運送物資 五裡橋供圖

去年6月末,在上海“網紅”思政課——“面對面 新時空”We課上,一位白領曾在問答環節提問:“和平年代,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主持人何卿這樣回復:“加入中國共產黨,既是追求理想信念的升華,也是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更是踐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戰“疫”時期,“合格”二字更見真章。黨員們紛紛挺身而出,沖鋒在醫院、車站等最危險的一線。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他們頂著“熊貓眼”接續守崗,上演最動人的“接力賽”。

“20多天了,我們始終奮戰在社區防疫一線”“我們不怕苦,不怕累,隻希望能夠共同筑牢這面社區防疫網”“我是黨員,我用行動踐行入黨誓詞!”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心聲,來自各行各業為防疫工作而默默付出的人們......

 

楊浦區婦幼所醫生給轄區兒童打電話 為寶貝們架起防“疫”傘 楊浦區衛健委供圖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有過不被理解的“酸”,有過各方關心支持的“甜”,有過奔波勞累的“苦”,更有過想破腦袋、做好社區事的“辣”。正如90后的眼科護士陳嘉儀所說:“自從入黨以來,就清楚自己的身上有責任,國家有難,我必前行。”

全民戰“疫”打響,它可能是社區高齡黨員捐獻的一筆筆“特殊黨費”,是年輕黨員舍小家為大家的毅然決然,是基層社區工作者在一線崗位和重要點位上的一次次“逆行”、一輪輪馳援、一番番接力……越是艱險越向前。這場防疫戰,沒有旁觀者,都是參與者。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正是這樣一群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