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之王》在上海路演,试飞员精神感动观众

《长空之王》来沪路演,试飞员精神感动观众
高空之上,他们一次次与死神过招
本报讯(记者 钟菡 张熠)五一档上海出品《长空之王》将于明天与全国观众见面。昨天,导演刘晓世、编剧桂冠、主演王一博等来沪参加上海首映礼,与观众面对面交流。《长空之王》由上海亭东影业出品,在上海立项,得到市委宣传部、市电影局支持,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电影中出现的新型战斗机,正是在上海起飞的。
“今天早上,我去了上海的一个地方,看到络绎不绝的人在排队,那里不是外滩,不是东方明珠,而是中共一大纪念馆。”桂冠感叹,“上海真的是红色革命的摇篮”。《长空之王》在上海市场受到欢迎,目前在上海影院排片居首位。
《长空之王》首次聚焦新时代空军试飞员,揭秘最新型战机的诞生幕后。王一博饰演试飞员雷宇,在胡军饰演的队长张挺的带领下,参与最新型战机的试飞。高空之上,他们一次次与死神过招,只为获取最极限的数据。不少观众被试飞员的精神感动,“观影时哭了,觉得心里充满力量。电影让我们意识到国防力量的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人冒着生命危险一步步试出来的”。
上海首映礼上,剃着平头、肤色黝黑的刘晓世很容易被误认为影片的军事顾问。“我虽是学电影出身,但一直在航空系统工作,到今年7月正好15年。”在刘晓世的职业生涯中,他多次参与拍摄战斗机、航母宣传片。电影中,张挺带领队员祭拜烈士公墓的情节是不少观众的泪点。刘晓世透露,创作过程中,主创多次祭扫试飞员烈士公墓,既为缅怀,也是体验生活。
《长空之王》中,有一个细节令观众会心一笑。战机研发过程中,张挺与田壮壮饰演的魏总工有个约定,当两人意见不合打赌时,输的人要在头上扎个小辫子。桂冠说,这一设计灵感来自采访中的观察,把“抓住小辫子不放”具象化表现出来,体现出工程师的严谨作风和生活情趣。
作为张挺带队的新一代试飞员,雷宇沿袭了这个传统。“刚开始,雷宇看到两人打赌。后来,他扎着辫子去看张队,其实也有带张队一起上飞机,一起试飞的含义。”王一博说。
刘晓世是影片编剧之一,他把采访和平日观察到的细节写入剧本。片中,魏总工把公式写在烟盒上的细节,让人物一下子鲜活起来,这也来源于采访得来的真实细节。
如果说影片中表现的第一代试飞员是“勇气型”,第二代是“技术型”,试飞小队则是新一代“专家型”试飞员的缩影。王子宸、芦鑫等演员饰演试飞小队年轻队员。芦鑫介绍,在100多天的拍摄中,演员们几乎24小时在一起,晚上收工后,还会在房间里聊天,复盘当天的拍摄。
电影中也有对试飞员家属的表现,从侧面展现了试飞工作的危险和不易。饰演雷宇母亲的姜宏波和张挺妻子的赵子琪也来到现场。影片中,雷宇等年轻试飞员来到张挺家吃饭时,张挺指着妻子说,“郑重介绍,这是我的‘僚机’。”这句颇具浪漫色彩的台词同样来源于生活。片中,雷宇父母希望孩子能换一份安稳的工作,无法割舍试飞事业的雷宇说,“我不得不飞”。当时,姜宏波饰演的母亲脸上一串泪珠划过,感动了不少观众。“拍摄时,我看着一博的眼睛,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里也充满了泪水。”姜宏波说。
回想起那一幕戏,姜宏波仿佛又回到拍摄现场,“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也会争取做一个试飞员,像雷宇一样,去搏一下”。话音落下,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