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群体 上海今年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聚焦重点群体,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面对用工紧缺的情况,政府需要主动“走出去”,与更多劳动力输出地建立劳务协作新模式
■要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大力挖掘岗位,提高就业工作成效
■“技能与岗位更好地匹配,毕业生的就业就能更稳定。”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应更多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考虑市场需要,培养出企业更需要的人才
■本报记者 吴頔 周程祎
“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继去年首次将以往延续多年的5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目标提高至55万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对这一重要的民生保障目标提出高要求。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历来都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今年上海两会,代表委员继续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为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建言献策。
克服困难,总体形势企稳向好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5年,上海年均新增就业岗位58.5万个,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4.7%左右,帮扶32.5万名就业困难群众实现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保持全国领先。
而在过去一年,即便是在遭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不利局面下,就业的基本盘也依然保持了总体稳定,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根据人社部门的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正规就业人数达到1082.25万人,已恢复至2021年年末的规模;新增就业岗位56.35万个,不仅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55万个既定目标,与往年相比差距也并不明显。此外,2项市政府实事项目超额完成,帮助10167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支持培养14769名企业新型学徒。
“可以说,上海的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着企稳向好的态势。”市人大代表、市人社局局长赵永峰说。
成绩来之不易,风险与挑战也依然存在。“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各类矛盾向就业领域持续传导。”赵永峰表示,当前人力资源市场面临着供需两端的“双重挑战”,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特别是季节性、行业性缺工问题更趋明显。
“疫情以来高校纷纷扩招,这批学生这两年集中毕业,必然带来巨大的岗位需求。”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中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仇瑜峰指出,从供给端看,疫情期间的“人员精简模式”未来也有可能延续成为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稳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同时,随着各领域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陆续到期,政策对重点企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保障作用逐渐减弱。“建议将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延长至2023年一季度或上半年,给市场主体充分的休养生息时间。”仇瑜峰认为,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会因首轮感染高峰的退去而消失。因此,前期缓缴社保、减免房租、稳定就业补贴等政策也不宜在当下全面退场。
平衡供需,支持重点群体
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行业却面临着招工难、用工荒的情况。
“近年来,全国包括上海的劳动年龄段人口不断下降。”市人大代表、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方研翔说,这一趋势反映在今年春节前后,就是全市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的缺工问题。“根据我们的调研,重点工程主要面临的是短期性、季节性缺工,节后应该可以缓解;但大型工厂、邮政快递、城市运营维护等重点企业的缺工问题是长期存在的,甚至连迪士尼都有很大的用工缺口。”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大量的岗位空缺,看似是求职者的利好,实则同样是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供需两方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带来连锁反应。劳动力紧缺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一旦企业业务收缩,整体岗位数量就会相应减少,保企业、稳就业向来密不可分。
在方研翔代表看来,面对用工紧缺的情况,政府需要主动“走出去”,与更多劳动力输出地建立劳务协作新模式。“以前我们主要关注东西部劳务协作,多去云南、贵州等地招工。现在可以开拓思路,到安徽、江西、四川等劳动力人口大省做工作,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把有意愿来沪工作的劳动力成批量地、有渠道地输送到上海,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与部分重点领域和企业用工紧缺相对的,是要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
方研翔代表认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他举例说,这些年,当就业促进中心的职业指导师询问前来求助的大学生“想做什么工作”时,听到最普遍的回答就是“文员”。“对很多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来说,端杯星巴克、出入写字楼,不管工资高低,就已经实现了人生理想。”
这样的观念恰恰是亟待调整的。“相信同学们只要放平心态,不好高骛远,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岗位,是一定没问题的。”市政协委员、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说,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在线下完成足量的实操课程,更需要在接下来回到校园后尽可能补足短板,注重提升自己的本领,增强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方研翔代表则建议,要加大力度将职业理念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成体系、前置性地送进中学校园,“让学生在填报志愿前就有一个基本的职业认知,而不是随大流选专业,到毕业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做什么。”他还指出,要继续大力挖掘岗位,把分散的岗位集中起来,不断充实“岗位池”,从而为重点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就业工作成效。
提升技能,在“质”上下功夫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在促进就业的基础上,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表述的变化,折射出的是稳就业工作要求的进一步升级——不仅要在“量”上达指标,更要在“质”上下功夫。
“技能与岗位更好地匹配,毕业生的就业就能更稳定。”在市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看来,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应更多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考虑市场需要,教学与岗位“接轨”,就能培养出企业更需要的人才。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就是高质量的、充分的就业。”方研翔认为,实现高质量就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加速职业培训体系的建设是关键一环。“以前我们职业培训集中在劳动技能方面,近年来新职业不断涌现,应该推出更多针对电商直播等新领域的职业培训,提高从业者职业素养,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近年来,上海不断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去年更是克服种种现实困难,超额完成了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目标。
“当前上海打造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相配套的技能人才队伍还没壮大起来。”代表委员们表示,根据现行政策,部分企业虽然通过与高校、职校合作等方式,定点培养了一批技能人才,但总量依然不足,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与生产实践需求有所脱节,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适配度不高。与此同时,技能人才发展通道相对狭窄,职业“天花板”现象比较突出。
委员们建议,要强化政策举措,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还要通过各大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探索产业工人学历与非学历转换机制,助力一线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提升学历,拓宽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