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写之“暖”,基层之“智”正奋笔疾书

2022年12月26日16:35 |
小字号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基层创新力量必不可少。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赋能下的社区“民生图景”不仅够“新”,也要够“暖”,使得居民充分感受到生活便利升级,幸福升级。

快到家时手机一点,就能定位附近闲置停车位,首批高位视频管理智慧道路停车场也已亮相,收费标准更人性化;寒冬,老人出行想打车,“一键叫车”按键就装在居委会门口;小区门禁系统要更换等公告信息、邻里互动、事务咨询,居民在“云上”一目了然……

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杨浦正聚焦数字空间、智能医疗、智慧社区等场景建设,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

附近闲置停车位,用手机即可定位——按分钟阶梯收费,在停车场体验“全自动的聪明”

“快到家时,手机一点,就能定位附近的闲置停车位,再也不用开着车到处找车位了!”住在控江路社区的王女士,对街道研发推出的“智慧停车治理平台”赞不绝口。

控江路街道所辖的60个自然小区中,有近70%的住房房龄超过三十年,“老龄化”严重。不少老小区初建时,并未给机动车停车位的设置留下充足空间,车位配建泊位基本在0.1个/户。然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数量飞速增长,停车位显得局促。“小区地少车多,要是加班回家晚了,就要绕着小区周边一圈圈地找车位。”居民胡先生说。

老旧小区的困境还不止于此。停车信息不透明,是另一“痛点”。小区停车的情况涉及各物业公司,居民、居委会和业委会对包月车辆信息、社会车辆停放信息等无法完全掌握,监督起来较为困难。一旦物业公司对停车管理不上心,也会加剧居民的“停车难”。

“智慧停车治理平台”成为“破题利器”。据悉,街道在25个小区安装车辆识别微卡口设备,或在已安装的视频设备中加装车辆识别功能模块,采集每个进出口的车辆信息。同时,加强与物业的协调沟通,汇总了小区业主的包月停车信息和小区停车位数量,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小区停车数据库。此外,街道在辖区8条道路上安装308个地磁,采集道路路测停车位信息,了解车位实时情况;再通过区建管委向市交通委申请,直接接入辖区及周边16个商业场库和园区的停车数据。

如今,居民需要停车时,直接进入“控江多代屋”微信公众号,点击“走进控江”,在上拉框中选中“智慧停车”,进入“社区停车治理平台”小程序,即可查看附近的闲置停车位,并直接导航到点位。屏幕上会显示周边车位是“充足”“紧张”还是“已满”,剩余车位数量、与车位的相隔距离、收费标准等信息也一目了然,停车资源的共用共享在社区真正实现了。

“控江路街道智慧停车治理平台”已入选本市“十佳创新展示项目”。停车“智慧化”了,收费管理也快步跟上了节奏。

首小时按分钟阶梯收费,“15分钟内收费2元,15分钟至30分钟内增加2元,停放半个小时以上但在一小时内再增加3元”……近日,在政熙路(国年路-国权路)西侧、政肃路(国权路-国年路)北侧两条道路的34个泊位上,利用高位视频智能感知设备,实现“视频监管、人工巡查、限时停放、超时处罚”的智能化管理以及“短停优惠、长停累计、电子缴付、征信管理”的差异化收费。

车辆驶入停车路段后,可看到路口标识上的温馨提示:“您已进入智慧道路停车场”,通过高位视频智能感知设备应用,能自动识别进出车辆的车牌信息,自动计费并生成账单,收费标准也更加人性化。

将收费信息数据通过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或收费POS机内置软件提供给驾驶员或收费员,停车人可在线自主缴费并开具电子票据;在现有停车欠费征信系统基础上,接入欠费证据信息,并按照市级停车平台征信接口要求传输至停车平台,提供市征信平台;按照停车催缴管理流程,实现道路停车现场催缴和信息通知功能……

在这样的智慧道路停车场场景,全部数据采集、分析、结算链路均可自动完成,集数据分析、信息交互、缴费、票据、运营、征信管理于一体,车辆信息和视频数据可通过市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开放接口数据共享。

据悉,下一步,杨浦区交通委将继续推广利用高位视频、地磁设备提供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服务。2023年,杨浦将对辖区其余道路停车场进行全覆盖智慧化建设。

一键叫车,智能设备“生手”也能轻松操作——社区数字化项目“成系列”,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寒冬,老人出行想打车,却不懂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怎么办?在长白新城居民区,“一键叫车”智慧屏早就上线了,而叫车按键就装在居委会门口,老人如不知道如何使用,居委会工作人员会帮忙操作,等车时老人还可进入居委会休息。

长白新村街道服务办负责人表示,对于老年人来说,无法熟练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一直是阻碍他们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数字鸿沟”。

长白新村街道作为上海市级“新基建”试点社区,先后实验并落地了“智慧电梯”“一键叫车”和“智能水表”等数字化项目,帮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社区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提高生活品质。

民治路居民区位于军工路附近,周边公共交通线路较少,居民日常出行要沿着民治路走800多米,花20多分钟才能到公交车站。“我们这里比较偏僻,附近没有公交和地铁,手机打车软件又不会用。”过去,家住民治路居民区的张海勤总是骑自行车出行。最近,她所在的居委会门前多了个“一键叫车”机器人,“按照指示简单操作了几步,车子10分钟后就来了”。

张海勤第一次使用“一键叫车”机器人是在紧急情况下。“那天中午,我带老母亲去医院检查心脏起搏器,约好了下午1点钟的专家门诊。眼看就要到点了也没有出租车经过,我就想起了平时散步路过居委会门口看到的‘机器人’。”

65岁的张海勤平时并非智能手机的“熟练用户”,然而,点击“一键叫车”按钮,在屏幕上刷脸,机器人马上识别出张海琴的支付宝账号,点击确认后,屏幕显示“车辆已在呼叫中”。

“这个装置的好处在于操作很简单,按照语音提示就能完成,消除了我们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的心理障碍。”张海琴作为第一批“尝鲜”的用户,还开始教小区里其他老人使用智能设备叫车。

在长白新村街道,这样的“一键叫车”目前共安装了11台,散布在9个居民区及社区为老服务综合体门口,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便利。

地面未设置非机动车充电区域,地下停车点进入的坡道狭窄又陡峭,导致很多年事已高的老人推车下得去、上不来。而且小区电瓶车充电桩只有100多个,电瓶车总量却有300多台,很多居民把车推进电梯运到家门口飞线充电,安全隐患令人担忧……说起长白新城的“旧貌”,居民区党总支吴永康有些无奈:“每层楼的楼道水管上都锁了几辆车,我们这边刚把锁剪开,转个身那边就换个更粗的链子重新锁上,到处飞线充电,楼道里走路都下不去脚。”

针对这一情况,居委会一方面跟物业积极协商,将小区地下非机动车充电桩扩充至260多个,同时在地面上设置了20多个非机动车智能充电桩优先供老年人使用;另一方面,在电梯中安装阻车系统,一旦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系统智能识别,电梯门开启,语音报警重复提示,直到电动自行车离开,电梯才恢复正常运行。

运用科技手段,加上疏堵结合,小区的这一顽疾最终得到了彻底根治。

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数占比39.6%,其中有独居老人2200多人,纯老家庭老人2000多人,长白新村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社区,如何优化为老服务,保障老年家庭的安全,是街道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个“智能水表”,在危急时候或许可以挽救老人的性命。

据介绍,“智能水表”是在普通水表基础上安装了智能监测功能,当感知供水数据出现异常时,将触发预警,并第一时间将信息分派到相关机构,通知老人家属和社区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为独居老人提供帮扶救助,排除风险隐患。经过征询后,街道与老人家属签署同意书和服务协议,开通水表的监测功能,并将其连接到社区的后台大数据库,实现实时监测。目前已有一百多户独居老人家庭正在推进智能水表家庭照护安全监测项目。

微信里的一个小程序,她每天都要点开看看——小区动态“尽在掌握”,“云”上实现良性互动

家住公交新村的刘阿姨,今年65岁,独居。喜欢逛市场,喜欢看电视,平时很少碰手机,可唯独微信里的“社区云”小程序,她每天都得点开看看。哪天清洗自来水箱等小区动态,她比对门的小年轻都清楚。“这个小程序挺方便的。每天它一弹消息,我就去关注一下内容。”刘阿姨告诉记者。

社区云是2020年上海市民政局推出的社会治理线上综合平台,集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于一体。今年9月,社区云2.0版在杨浦推广,刘阿姨所在的公交新村是试点之一。短短两个月,公交新村在全市的“社区云”互动指数排行榜上登顶榜首,居委会主任胡云更成了互动榜第三名。胡云说,这与2.0版的良好使用体验有关。

首当其冲的,就是它适应了用户的使用习惯。社区云1.0版是一款APP,2.0版是微信小程序。居委会干部上传新公告后,居民们的微信会自动弹出阅读提醒。楼组长还能借助分享功能,将消息转发至楼组群。

“对老人来说,手机其他软件不一定会用,但微信基本没问题。将社区云内嵌微信,让他们更有熟悉感,浏览频率也更高。”胡云表示。

其次,2.0版还省去了不少操作步骤。在1.0版本中,居民申请加入社区云,需要自主选择所在社区,而2.0版本可以通过数据库比对,确认使用者“户在人在”的情况下,自动将其划入对应社区。

此外,居委会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互动性都增强了。居委会干部登录账号后,可通过“找居民”功能与居民线上联系,居民们也可通过“找邻居”功能找到楼栋里的邻居,发起会话。

“王阿姨,你‘上云’了吗?”“明天小区门禁系统要更换,我在‘云’上看到了!”小区公告、邻里互动、事务咨询、意见反馈……一应事项,都可在“云”上完成。如今,公交新村的1597户居民中,超1200户家庭中至少一人持有社区云账号,“上云率”超75%。最热门的一条社区公告,收获了1300多个点击量。胡云说,最近她再给居民们打电话,告知新消息时,不少人都直接告诉她,“我们已经在社区云上看到过了!”

胡云投身居委会是2018年开始的。此前,她一直在互联网公司市场部门工作,如何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云端体验,是她一直在摸索的。“流量从一级转化到二级转化,再到终级转化,能留下多少?我这一条信息传上去,转化率能达到多少?没想到上一份工作的经验在社区云账号运营上,给了我不少帮助。”胡云说,“在发布时,通过图片的引导、标题的吸引、内容的精简,都可以更好地为市民传递信息。另外,微信群和一些楼组长群的二次转发,也会增强用户粘性。”

精准化服务、智能化治理,效果究竟如何,居民“说了算”。“现在,在我们社区云的后台上,已经有居民开始与我们对话。比如,他们认为某次活动办得不错,或是提出建议,希望小区哪里进行调整,我们都会了解情况并予以解决。”胡云表示,“如何让老百姓更好地使用社区云,与居委会形成良性互动,让这个平台成为桥梁,这是我们始终在探索的。”

(来源:上海杨浦)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