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中国企业讲述中国故事|给医生更多选择,惠及更多病患

记者 唐小丽
2022年12月07日16:08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党的二十大擎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报告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的总体目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付于行、见于效。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创企业活跃于国际舞台之上,成为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名片。

为展示中国企业敢为先锋、创新突破的探索精神,从11月开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人民网上海频道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科创企业的发展故事,挖掘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共享经济等领域的中国企业案例,共话中国科创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研发创新和生产销售的企业,‘给医生更多选择,惠及更多病患’,是天臣医疗一直以来的使命所在。”公司董事长陈望宇说。

作为科创板吻合器领域“第一股”,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近20年来,坚守创业梦想,有效突破了国外医疗器械巨头在外科手术吻合器领域垄断多年的知识产权壁垒。

天臣医疗研发的微创腔镜吻合器

锚定吻合器,立志做有长期价值的企业

2000年,34岁的陈望宇决定“下海”,和弟弟陈望东一起开始创业。

创业之前,哥哥陈望宇端的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他曾在外汇管理局、开发区管委会任职12年,弟弟陈望东曾在飞利浦消费电子公司任职8年。但他们一直有创业的想法,希望做一些对社会大众有意义的事,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在开始的两三年里,兄弟俩拿出所有积蓄,以50万元的启动资金尝试不同的行业,一路摸爬滚打。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望宇认识了上海一家知名医院的老教授,老教授对他说,要创业,就要敢于去啃硬骨头,做一些对国家、民族有更大价值的事。并推荐了两个当时中国严重依赖进口,而临床需求潜力很大的领域:一是人工心脏瓣膜,二是吻合器。

当时,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领域主要被美国两大公司垄断,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公司研制。吻合器售价高昂,两大“巨头”平分市场,使得吻合器技术更新缓慢,平静的市场静待打破。而对于国内老百姓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等癌症的高发病率,吻合器的国产化更是迫在眉睫。

综合考量之下,兄弟二人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商议,从临床需求出发,创立一家自主创新的吻合器企业。2003年8月,兄弟俩注册成立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外科手术吻合器的研发和生产,去做那条搅动市场的“鲶鱼”。陈望东是理工科专业背景,他当时判断,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应该能够突破技术壁垒。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那位老教授看来,吻合器的技术壁垒太高,建议兄弟俩先破解和模仿美国的产品,这样风险较小,并能快速收回投资。当时这种做法确实很流行,花一两年产品便可上市销售。

“当时,放在我们眼前的路有两条,一是‘解剖’国外产品,进行复制;二是打破专利壁垒,从底层的技术去突破。”陈望东回忆道。

但兄弟二人考虑再三,坚持认为,只做复制粘贴的事,企业便失去了生命力。创业一定要做正确的事,只有进行底层技术突破,自主创新,实现进口替代,才能成为一家有长期价值的企业。

首代产品问世,品牌一举打响海外市场

天臣医疗最初的创业团队只有7名员工。弟弟陈望东负责研发,团队成员来自不同行业,而且没有相关专业的人才。但是这样一来,倒也不全是弊端,大家可以不受既有产品和技术的限制,展开想象的翅膀。

因此,团队从一开始就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先行,专利布局”的思路,踏上了技术创新的探索历程。

“吻合器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对产品和技术精细打磨,始终以医生和患者需求为导向。”陈望东表示。

由于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研发团队遍访名医,了解外科医生的需求,将国外文献、教科书、国际两大医疗器械巨头的产品专利一一仔细研读,以学习了解先进技术。“最初读完一篇文献需要两个月,渐渐地,理解和认识有了提高,读完一篇文献的时间也从两个月缩短到一个星期,现在一天研读好几篇已经不成问题了。”陈望东笑言。

2007年,天臣医疗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安全可靠的外科手术吻合器CSC(一次性使用管型消化道吻合器)问世。此时,公司专利申请量已突破200件。而自主创新也成了天臣医疗不断成长的一张王牌。

虽然天臣医疗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研发出创新产品,但作为初创企业,拓展市场、建立品牌的过程同样艰辛。尤其是面对海外客户,在了解到天臣医疗是中国品牌时,通常会犹豫。

2008年,天臣医疗的一位瑞士合作伙伴非常认可公司的产品,便隐去铭牌标签,将其与国外“巨头”生产的同类产品交给一位享誉欧洲的医生进行比对。这位医生在工艺和技术革新上对这款来自中国的产品给予了极大认可,表示天臣医疗首创的旋转切割技术,解决了外科医生一直以来的痛点。

此事让兄弟俩和天臣医疗团队备受鼓舞,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位医生还积累了之后几年在手术中应用天臣医疗产品的数据,在医学期刊上发表了相关学术文章,点赞天臣医疗的吻合器创新。

这次“双盲实验”不仅促成了天臣医疗的第一笔销售收入,更一步一步打开了欧洲市场,结束了7年没有业务产出的历史。陈望宇感慨道:“我们大概是这个行业里所有公司中走得最慢的,直到2013年,我们花了十年才实现盈亏平衡。”

慢行,却也一步一步走得踏实。没有选择赚快钱的天臣医疗不仅在行业的大浪淘沙中存活了下来,还于2020年完成了科创板上市,成为在吻合器细分领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2020年,天臣医疗在科创板上市。

“天臣的两位创始人都是中欧校友,虽然他们并非医疗背景出身,不是医学专家,但他们是真正的企业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中欧卫生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东生认为,“在产业创新和发展中,企业家的重要性不亚于科学家,有好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策略,才能让技术创新成果惠及更多人。陈望宇、陈望东兄弟俩有情怀,有远见,有商业头脑和战略思维,还有不言弃的心态。天臣通过专利布局、良好的现金流管理、充分利用有利的政策等,使得企业能够从无到有走到今天。虽然经历过很多挫折,但最终生存下来并成功上市。”

为医生提供更多选择,惠及更多病患

陈望宇、陈望东兄弟二人的创业之路并非坦途,曾深陷“研发困境”中达10年之久。从2003年到2013年,兄弟俩为了研发出一款能够实现进口替代的吻合器,抵押变卖房产、辗转海内外。

在最艰难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看好的情况下,兄弟俩依然坚守着最初的梦想:总有一天,会打破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做出中国真正自主创新的吻合器,让医生有更多选择,惠及更多病患。

天臣医疗成立之初,由于国外两家“巨头”长期掌控市场话语权,在吻合器方面的专利申请已经停滞了四五年。2005年,天臣医疗开始慢慢取得创新成果并申请专利,随着专利一年比一年多,最高峰时达到了一年100多件。2009年,不仅是两大“巨头”,全行业的专利数都出现了巨大增长。

2015-2024 年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

陈望东认为,这才是健康的竞争状态。“大家都注重知识产权,注重技术进步,增加科研投入,才能有这么多专利产生,也说明我们这条‘鲶鱼’做得还不错。”

随着垄断被打破,吻合器的价格明显下降。十年前,一支吻合器在中国的售价约一万多元人民币,这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难以负荷,而如今,集采后的吻合器价格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切切实实惠及了更多病患。

随着产品逐渐被市场接受,天臣医疗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回望来时路,稍显内敛的弟弟陈望东用了“靠谱”二字来形容公司的文化。“天臣的路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有底气。我们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依然还是为全球医生提供更多选择,惠及更多病患。”

(图片均由天臣医疗提供)

(责编:唐小丽、金煜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