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长宁区人民法院公开发布“十个典型民事案例”

2022年11月09日16:34 |
小字号

看似不起眼的“小案”折射出哪些道理?如何以案释法讲好新时代中国《民法典》故事呢?11月8日下午,长宁区人民法院精心挑选、公开发布十个典型民事案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

继去年首次发布“小案大道理 司法正能量”系列典型案例赢得群众好评,今年,长宁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再次选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并集结成册,以讲解案情、法官释法、法条解读等清晰明了的方式,让案件解读变得有趣生动,令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以公正裁判确立行为准则,以阳光司法弘扬社会价值。案例作为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的具体载体,享有‘动态法典’之誉,而以案释法则是让《民法典》走到人民群众身边、走进人民群众心里的重要方法。”在发布会现场,法官表示,两年来,长宁区人民法院坚持把《民法典》的法律理念、体系、思维贯穿民事审判全过程,覆盖讼前、诉后的社会面全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房东以疫情为由延期过户或违约”到“公司以‘竞业限制’向离职劳动者索赔应负证明责任”,从“保安正常履职维持秩序不应为他人的过错‘买单’”到“业主可依法申请撤销业委会决议”......在4000多起民事案件中,挑选出10个民事案例,向社会传递出“诚实守信、权利保护、规范经营、公平公正”的价值导向,同时让《民法典》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容易地融入群众的日常行为中。

实际上,为了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长宁区人民法院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创新。随着居民对《民法典》的了解和运用不断深入,法官也在努力更新裁判理念,组建专业的审判团队,确保《民法典》统一适用。同时,在司法裁判中,法官深入阐释法律法规所蕴涵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的说理。在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时,长宁区人民法院以“社区法官工作室”为基点,辐射周边街道、社区、园区、楼宇、校园,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讲好群众身边的“法治小故事”。

(来源:上海长宁)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