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耳背你真的了解吗?来看看这些误区你踩雷了几个
很多人认为,老人听力下降很正常,甚至觉得耳背治不了。那么,老年人耳背真的没办法了吗?当然不是!市健促中心介绍,预防和干预可控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等,可以让老人听力下降来得更晚一些。详见↓
误区一:年纪大了一定耳背
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发病率确实很高,也有些人老了仍耳聪目明;同样年龄的老人,有的听力下降较轻,有的则较重。
由此可见,年龄是危险因素之一,但并非唯一的危险因素。目前,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不可控因素
包括性别、年龄和遗传等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下降的比例逐渐增高、程度逐渐加重。
据统计,65岁、70岁、80岁以上人群分别有1/3、1/2、2/3听力下降,90岁以上人群几乎都有听力下降;其中男性较女性更为严重。
可控因素
包括环境噪声暴露时长、抽烟、肥胖和使用耳毒性药物等。
其他因素
很多慢性病可能会加重年龄相关性耳聋,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
预防和干预可控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等,可以让听力下降来得更晚一些。
误区二:年纪大了耳背不需要治
有的老年人由于听力下降比较严重,逐渐失去与他人交流的欲望,久而久之,会产生自卑、孤僻、抑郁等心理疾病。
近年来研究发现,年龄相关的听力下降不仅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还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其实,老年性耳聋不仅可防,也可控。如何进行医学方面的干预呢?
第一
尽量避免接触可控性危险因素。
比如戒烟、控制体重;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减少接触噪声,跳广场舞时音响声音开小一点。
第二
如果听力下降已经影响日常生活交流,建议及时配戴助听器。配戴助听器不仅有助于改善交流,还有助于延缓认知障碍。
不少老人觉得戴助听器有点难为情,其实这和戴老花镜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第三
重度耳聋患者配戴助听器改善听力的效果有限,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误区三:即使治了效果也不好
有些老年人的听力下降不单单是“听不见”,还会出现“听得见但听不懂”。他们常常表述为:我听得见说话声或音乐声,但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作“听力下降程度与言语识别率不符”。
也有些老年人来就诊时说:“我用了助听器,但还是听不见。”“我花好几万买了助听器,效果也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出现上述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听力下降程度较为严重,错过及早干预的最佳时期。
第二
听力下降不严重,但言语识别能力明显下降。言语识别能力下降是由中枢听觉功能的衰退所导致,部分老年人大脑处理语言的功能衰退得比听觉器官更厉害。
因此,老年人在验配助听器前后,除了常规听力检查外,建议再测试一下言语识别率。
第三
助听器市场目前良莠不齐。验配助听器,应到正规医疗机构或有验配资质的单位,且助听器后期需要进行调制。
结语
总之,年龄大了,耳背需要治,也可以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跟老年人打交道时,建议适当降低语速、吐字清晰、提高音量。
资料:市健促中心、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