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杨浦滨江岸线 杨树浦路变身“露天博物馆”
贯穿5.5公里杨浦滨江岸线,曾被誉为“沪东第一路”
杨树浦路变身“露天博物馆”
■本报记者 黄尖尖
一条杨树浦路,贯穿5.5公里杨浦滨江岸线,这条有着150年历史的“沪东第一路”经过改造后实现大变样。
日前,杨浦区建管委邀请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及人民群众代表,现场参观体验杨树浦路(大连路—黎平路)综合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全方位、多角度向群众代表介绍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工程,并听取群众代表对项目的意见建议。杨树浦路(大连路—黎平路)综合改造工程全线4.9公里,路幅宽度为19.5米到22.5米,原状为双向两车道机非混行,改造后拓宽至28米到32米的双向四车道,并设置非机动车专用车道,全线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结合工程同步实施。
注重环境空间提升
杨树浦路始建于1869年,自1927年以来,道路未进行过彻底的扩建改造。由于杨树浦路是上海最早拥有完善市政配套管网的道路,曾被誉为“沪东第一路”。150多年间,百年工业兴盛褪去,留下杨树浦路完整的街道空间与风貌,也留下得天独厚的历史印记。如今,杨浦滨江开发注入新动能,老工业区焕发新活力。随着杨浦滨江开发进程加速,“百年工业锈带”向“多彩生活秀带”转型,杨树浦路道路通行能力及市政管线等配套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区域发展需要,提升能级迫在眉睫,综合改造工程随之展开。
在项目规划研究至工程实践的一次次头脑风暴中,管理者、设计者、建设者的整体设计理念有了突破,从“以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同时对杨树浦路改造工程的定位也从“单一工程建设”向“环境空间提升”转变。深挖杨树浦路的文化底蕴,着重打造宜漫步、可阅读、保障出行、面向未来的高品质杨树浦路。
工程难点在“地下”
经历百年的道路,改造更新历经重重困难。首先,本次综合改造是杨树浦路多年来的首次拓宽,沿线共涉及59处腾地点,约528产、近4.5万平方米土地征收,需协调多家央企、市企以及改制企业腾地,协商多个住宅小区退让,整个腾地工作于2018年逐段启动。项目以“能做即做”为准则,兼顾工程投资控制,见缝插针地逐段启动各路段管线及道路主体施工。
工程难点不仅在“地上”,更在“地下”。杨树浦路全线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其中老旧管线居多且基本都在运营,管道老化严重,均已超龄服役。为适应滨江区域未来发展需要,打造韧性安全城市,提前消除地下安全隐患,建设团队在地下空间不足、排水系统提标难度大的情况下,尽力压缩出窗口期由各管线权属单位实施增容及更新工作。
杨树浦路沿线涉及江浦路越江隧道、轨道交通18号线、杨树浦水厂深化改造、丹东排水系统、松潘排水系统、大定海排水系统及滨江区域路网建设等多个市、区重大工程同步施工,杨树浦路工程作为全线收尾工程,需待各大工程基本完成并移交施工断面后方能进场,这对总体施工筹划也是挑战。
沉浸式感受沿线历史
杨树浦路综合改造是杨浦区“双十”工程,也是服务及助力杨浦滨江地区发展的重大民心工程。自工程建设之初,就以综合性改造工程定位,而不仅仅是对道路进行更新改造,并以此为契机,对地下管线进行全方位更新。通过改造更新,让道路与周边景观融合,打造一个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沿线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露天博物馆”。
杨树浦路横穿提篮桥、平凉路、大桥、定海路4个街道,是滨江地区重要的交通干线。杨树浦路综合改造工程极大提升道路平整度,提升人民群众出行舒适度,对进一步织密滨江地区交通路网具有关键作用。
在杨浦滨江地区,目前已更新完成国际时尚中心(原国棉十七厂)、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等历史建筑,杨树浦港桥及全线景观提升工程建设还在进行中,计划年内基本完工。江浦路104号文保建筑也在修缮阶段。年内,杨浦还将针对杨浦水厂、国际时尚中心两个历史建筑较为集中区域的人行道分别以“水之源”“纺之梦”为主题进行特色铺装,使人行道与历史建筑呼应。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